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605章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出身河東柳氏,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柳宗元,祖上世代為官,其父柳鎮曾任侍禦史等職,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屬范陽盧氏,祖上世代為官,柳宗元只有兩個妹妹。四歲時,母親盧氏和他住在京西莊園裡,母親的啟蒙教育使柳宗元對知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幼年在長安度過,因此對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與動蕩有所見聞和感受。九歲時遭遇建中之亂,為避戰亂來到父親的任所夏口,年僅12歲的柳宗元在這時也親歷了藩鎮割據的戰火。

柳鎮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隨父親宦遊,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參與社交,結友納朋,並受到人們的重視。不久,他回到了長安,父親柳鎮長期任職於府、縣,對現實社會情況有所了解,並養成了積極用世的態度和剛直不阿的品德。能詩善文的父親和信佛的母親,為他後來「統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名聲大振,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去世,柳宗元在家守喪,後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26歲的柳宗元參加了博學宏詞科考試,並中榜,授集賢殿書院正字,被任命為藍田尉。柳宗元被調回長安,任監察禦史裡行,從此與官場上層人物交遊更廣泛,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萌發了要求改革的願望,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唐德宗駕崩,皇太子李誦繼位,改元永貞,即順宗。順宗即位後,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於與王叔文等政見相同,也被提拔為禮部員外郎,掌管禮儀、享祭和貢舉。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後,積極推行革新,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隨著順宗的病情加重,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朝臣聯合外藩聯合反對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壓力,要其引退。

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盈珍等立廣陵郡王李淳為太子,改名李純。王叔文被削翰林學士一職,宦官大臣請太子監國,王叔文因母喪回家守喪。順宗被迫禪讓帝位給太子李純,史稱「永貞內禪」。李純即位,即憲宗,憲宗一即位就打擊以王叔文和王伾為首的政治集團,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王伾為開州司馬,王伾到任不久後病死,王叔文不久也被賜死,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前後共180多天。

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貶為永州司馬,到職後的柳宗元暫居在龍興寺,經過半年,柳宗元的母親因病去世。柳宗元生活在永州10年,柳宗元在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並遊歷永州山水,結交當地士子和閑人,他寫下《永州八記》。後接到詔書,要他立即回京,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長安。在長安,柳宗元沒有受到重用,由於武元衡等人的仇視,不同意重新啟用,柳宗元被改貶為柳州刺史。柳宗元從長安出發,赴柳州。憲宗實行大赦,憲宗在裴度的說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不想柳宗元因病去世,享年47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