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566章 專擅西蜀——崔寧
崔寧,又名崔旰,貝州安平人,唐朝時期名將、宰相。出身博陵崔氏,喜好縱橫之術,早年生活落魄,追隨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授折衝都尉。授利州刺史、漢州刺史、西川都知兵馬使、西川節度使、檢校左僕射,入朝任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山陵使、禦史大夫。唐德宗即位,得罪宰相楊炎,出為朔方節度使,再入為右僕射、知尚書省事。涇原兵變,隨駕逃奔奉天,被宰相盧杞誣陷冤殺,年六十一,後得平反。

崔寧,其家族世代都學習儒學,但他單單喜歡縱橫家的學說,因為不受重用,就跑到劍南,給鮮於仲通當步兵。後又跟隨李宓征伐雲南,不勝,回到了成都。行軍司馬崔論喜歡他,推薦他當了牙將,先後侍奉崔圓、裴冕。裴冕遭誣衊,皇帝懷疑他,派使者來了解情況,崔寧部下士兵割下耳朵來申訴他的冤枉,使者將這情況彙報了,崔寧也一起到了京城,被留下擔任折衝郎將。

蜀中動亂,山中盜賊佔據險要,道路不通,嚴武推薦崔寧任利州刺史,他去後盜賊就逃跑了,他因此出了名。到嚴武任劍南節度使,經過利州,想要他一起到西邊去,但利州不歸他管,就要崔寧自己想辦法。崔寧說:「我所屬的節度使張獻誠忌妒我,所以不能馬上跟您去,但張獻誠貪財,如能送重禮給他,我就能跟您走了。」嚴武認為他說得對,就送錦緞珍寶給張獻誠,並要崔寧,張獻誠果然高興了,命崔寧自己稱病離職,嚴武就上奏任命他為漢州刺史。

吐蕃率領一些羌族部落入侵西山,攻佔了柘、靜等州,皇帝下詔要奪回。因此嚴武派崔寧率兵西征,抵達敵人據守的城下,城牆都是石頭築成的,無法攻打,只有東南角一丈多長是土築的,崔寧探明了這情況,就挖地道,第二天夜裏攻佔了此城,擴大疆域幾百裡,敵軍害怕地相互說:「崔寧軍是神兵!」得勝歸來時,嚴武大喜,用七寶車把崔寧迎進成都,向全軍誇耀。

嚴武去世了,行軍司馬杜濟、偏將郭英乂、郭嘉琳都請求任命郭英乂哥哥郭英乾為節度使,崔寧和部下請求任命大將王崇俊。兩份奏章送到朝廷時,皇帝已任命了郭英乂。郭英乂記恨這事,才上任就找罪名殺死了王崇俊,又派使者去召回崔寧。崔寧害怕了,借口抵禦吐蕃,不敢回去,郭英乂發怒了,因而派出軍隊,聲稱援助崔寧,實際想襲擊他。又把崔寧家遷到成都,和崔寧的妾私通。崔寧更害怕了,據險抵抗。郭英乂就親自帶兵去討伐他,遇到天降大雪,馬匹多數凍死,軍心離散,於是戰敗逃回。崔寧又聽說郭英乂削減兵將的軍餉,部下都恨他,又毀掉了唐玄宗的鑄造像,就對軍隊宣告說:「郭英乂反叛了,擅自佔據前代皇帝的宮殿。」於是,率軍逼近成都,郭英乂在城西列陣,派柏茂琳任前軍,郭英乂任左軍,郭嘉琳任後軍,與崔寧交戰,柏茂琳等戰敗,軍隊多投降了崔寧。崔寧就給投降的將領封官,派他們帶兵回頭進攻郭英乂,郭英乂戰敗,逃到靈池,被韓澄殺死了。

劍南大亂,楊子琳從瀘州起兵,和邛州柏貞節聯合討伐崔寧。唐代宗下詔命宰相杜鴻漸任山南西、劍南、鄧南等道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去平息動亂。杜鴻漸從駱谷進發,有人獻計說:「您不如駐紮在閬中,多次行文列舉郭英乂的罪狀,嘉獎崔寧的措施,將崔寧署奏的代理刺史任命為刺史,讓他們不疑心。然後和東川張獻誠和各路將領的聯軍騷擾崔寧,不到一年,崔寧的軍隊就削弱了,定會投降服罪。」杜鴻漸猶豫不決,遇到崔寧派使者來了,獻上幾萬匹錦緞,言語非常謙卑,杜鴻漸貪圖他的財物,就到了成都,把政事都交給崔寧,每天和部下杜亞、楊炎喝酒宴會。於是,上表任命柏貞節為鄧州刺史,楊子琳為瀘州刺史,來使他們和解,又多次向朝廷推薦崔寧。此前,崔寧和張獻誠交戰,奪取了張獻誠的旌節,不肯給他,因此朝廷任命崔寧為成都尹、西山防禦使、西川節度行軍司馬,杜鴻漸回朝廷後,崔寧繼任節度使。

崔寧到京城朝拜,崔寧本來名叫崔旰,到這時賜名崔寧。楊子琳襲佔了成都,皇帝就讓崔寧回到蜀中,不久,楊子琳戰敗。崔寧見蜀中地形險要,物產豐富,朝廷不大約束,就大肆收刮民財,派他弟弟崔寬住在京城,用厚禮結交權貴,極力巴結元載父子,因此崔寬很快升任禦史中丞,崔寬的哥哥崔審也任給事中。崔寧在蜀地掌權時間長了,軍隊逐漸強大,窮奢極欲,部將官吏的妻妾多被他姦汙,朝廷克制忍耐,不敢責問,崔寧累官至尚書左僕射。

崔寧進京朝拜,任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皇陵使。不久,加兼禦史大夫,他提議應由禦史大夫任命禦史,不用和宰相商議。並上奏任命李衡、於結等為禦史,宰相楊炎發怒了,因此沒能批準。楊炎當時正在詆毀劉晏,崔寧在皇帝面前幫劉晏說話,因為他一貫巴結元載,楊炎也是元載提拔的,因此楊炎雖然恨他,但不忍心發作。

南詔和吐蕃聯軍進犯文川、方維、邛崍,攻佔了一些州、縣城,人民都逃跑躲到山谷之中。崔寧正在朝廷,軍隊沒有主帥,唐德宗催崔寧回駐地。楊炎因已和他有矛盾,怕他到蜀地無法制服,就勸皇帝說:「蜀地是國內地形封閉的地方,自從崔寧擅自統管,國家失去這一地區已經十四年了。現崔寧雖入京,但他的全部軍隊控制著蜀地,賦稅交給皇上的和沒有差不多。崔寧本來和諸將平級,單靠作亂得高官,不敢專權,靠恩惠懷柔,因此沒有威信。現要他回去,必定不能建功,這是白派他回去了;如果他立了功,按道理不能奪他的權,那麼因為蜀地閉塞,戰敗了當然就丟了,戰勝了也不歸朝廷擁有。請皇上深思。」皇帝說:「你有什麼辦法呢?」楊炎說:「請不要讓崔寧回去。現朱泚率領的范陽精兵在近郊防守,讓他們和禁軍一起去,戰無不勝。利用這次作戰把禁軍派到了蜀地中心,那麼蜀中將領就害怕不敢亂動,以後再換派別的人統率,來收回他們的權力,就得到了千裡肥沃的土地,這叫作利用小災得到大利。」皇帝說:「好。」於是罷免了崔寧的西川節度使,改為兼任京畿觀察使,靈州大都督,單於、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鄜、坊、丹、延州都團練觀察等使。假託用重臣鎮撫北部邊境,但每道都派留後官,讓他們能自己報告情況,杜希全在靈州,王翃在振武,李建徽在鄜州,以及戴休顏、杜從政、呂希倩都是楊炎任命的,要他們窺探崔寧的過錯。

崔寧巡邊到了夏州,和呂希倩一起招撫黨項,很多人投降了,楊炎討厭這事,就上奏說呂希倩沒有安撫邊境的才能,派神武將軍時常春代替他。改封崔寧為尚書右僕射、知省事,仍任司空。

朱泚反叛,皇帝逃到奉天,崔寧過幾天來了,皇帝很高興,崔寧對親近的人說:「皇上聰明,從善如流,只是被盧杞等迷惑才到了這地步。」還因此流下了眼淚。盧杞聽說了這事,想找機會在皇帝面前誣陷崔寧。王翃說逃出長安時,和崔寧一起出延平門西行,崔寧多次下馬上廁所,時間都很長。王怕叛軍追趕,就喊道:「已到這裏來了,還想觀望嗎?」盧杞聽說了,就示意王翃告訴皇帝。遇到朱泚用反間計,任命柳渾為宰相,崔寧為中書令。當時崔寧的朔方掌書記官康湛任銩扁縣縣尉,王逼他偽造崔寧給朱泚的信獻上。盧杞於是上奏說:「崔寧起初就沒有效忠皇帝的心,先前聽說他已就任叛賊中書令,現果然後到,又查獲了他給叛賊的信,反叛行為很清楚了。

如叛賊從外進***臣在內響應,那麼國家就完了。」他接著跪伏哭著說:「我承乏當宰相,在危急時不能扶助皇上,罪該處死。」皇上令侍從把他扶起來,就召喚崔寧到大堂上,說是要派他到江淮去任宣慰使,一會兒宦官把崔寧領到帷幕後邊,命兩位力士勒死了他,終年六十一歲,崔寧死後,抄沒了他的家產,朝廷內外都認為他冤枉,皇帝就赦免了崔寧的親屬,歸還了他的家產。崔寧舊將夏、綏、銀節度使韓潭,請求以追封禮部尚書官銜來昭雪崔寧的罪名,皇帝於是下詔命崔寧家人收屍改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