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389章 中宗子女——李裳秋 李季薑 李仙蕙等
李裳秋,宜城公主,唐中宗第二女,但母親不是韋後,所以待遇比其他公主低一等,原來只是義安郡主,在李顯登基後晉升為宜城公主。最著名的事跡是將和駙馬裴巽有染的侍女「耳鼻」割下,又將駙馬的頭髮割下,讓集屬官觀看,事後被貶。

李季薑,成安公主,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給了韋後的堂侄韋捷,李季薑在武則天時代是新平郡主,唐中宗即位後,封為公主,但沒有開府的待遇。但她強奪百姓的林園,不肯給錢,結果公主的奴僕遇到李朝隱,被痛打了一頓。韋捷在韋後失敗之後被殺,公主在開元年間去世,陪葬中宗定陵,她和韋捷所生的女兒韋氏,被唐玄宗封為東光公主,嫁給了奚族首領李魯蘇。

新都公主,李氏,隴西成紀人,唐朝時期公主,唐中宗李顯庶長女,生母不詳,下嫁武延暉,初封新都郡主。神龍革命後,冊封新都公主,實封1300戶,結黨營私,出售「斜封官」。公主死後,陪葬於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陵墓在今陝西省乾縣北梁山。

長寧公主,李氏,隴西成紀人,唐中宗李顯之女,母為韋皇后,初嫁楊慎交。唐中宗復辟後由郡主進封為公主,設府衛,開府置官屬,食實封二千五百戶,府不置長史,其餘皆同親王。倚仗母親韋後的寵愛,與安樂宜城二公主、韋皇后的姐妹郕國崇國夫人參與斜封官的不正之風。楊慎交逝世,改嫁宰相蘇良嗣孫蘇彥伯。

永壽公主,隴西成紀人,唐朝時期公主,唐中宗李顯之女,母為韋皇后。初封永壽郡主,嫁給右金吾將軍韋鐬,跟隨唐中宗安置於房州,卒於寓所。唐中宗返回洛陽,重新冊立為皇太子,追贈永壽公主。唐中宗複位後,修建永壽公主廟和永壽寺作為紀念,將永壽公主夫婦陪葬於定陵,女兒韋秀成為唐玄宗順妃。

李仙蕙,字穠輝,唐京師長安人,唐中宗李顯第七女,封永泰郡主,出嫁魏王武承嗣嫡長子武延基。李重潤和夫君武延基私議內幃之事,坐罪杖殺,導致公主受驚難產而死。唐中宗複位後,追贈永泰公主,以禮改葬,陪葬於乾陵,成為中國古代史上僅有一個號墓為陵的公主。

定安公主,唐中宗李顯第三女。庶出,嫡母韋皇后,嫁過三次。武則天時代初封新寧郡主,後改封安定郡主,嫁給陳侍中、駙馬都尉王寬的曾孫王同皎,二人育有一子王繇,後來也是駙馬都尉,娶唐玄宗長女為妻;二嫁韋濯,這是韋皇后的安排,韋濯是韋後的從祖弟,算定安公主的堂舅,標準的政治婚姻,二人育有一子韋會,時韋皇后禍亂朝政。她和新都公主、宜城公主、長寧公主、安樂公主、太平公主、金城公主為開府的七位公主。結黨營私,出售「斜封官」;三嫁太府卿崔銑,公主先於駙馬去世。

她與王同皎生的兒子王繇,爭取父母合葬,唐玄宗同意了,而公主的現任丈夫崔銑自然不同意,雙方都不肯讓步。給事中夏侯銛亦反對定安公主和王同皎合葬,他對王繇說:「公主,已經跟王家恩斷義絕了。她隻認自己是崔家的人,死了也應該是崔家的鬼,就算她肯跟你爹合埋,你爹只怕也不願意哩!」王繇氣壞了,跑去向唐玄宗告狀,崔銑不服,也去找皇帝上訴,玄宗要大臣們討論。絕大多數大臣認為夏侯銛話雖然說的刻薄,卻很有道理,於是玄宗判決:公主與崔銑合葬。同時為顯公平,貶夏侯銛為瀘州都督,以為王家出氣。最終,定安公主與崔銑合葬,並陪葬中宗的定陵,但是王同皎也是陪葬中宗定陵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