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374章 恢復大唐——薛季昶
薛季昶,本名薛通,字季昶,絳州龍門縣人,唐朝時期大臣,名將薛仁貴從子。進士及第,起家監察禦史,遷給事中,授河北道按察使,徹查兵部郎中侯味虛兵敗契丹之事,遷定州刺史。入為雍州長史,威名甚著,遷尚書左丞,出任魏陝二州刺史。參加神龍革命,恢復唐朝社稷,授戶部侍郎,唐中宗複位後,貶為桂州都督,遷儋州司馬。得知宰相張柬之遇害,自殺身亡,葬於昭州,唐睿宗複位後,追贈左禦史大夫。

武則天時,兵部郎中侯昧虛率兵討伐契丹失利,為了掩飾敗績,妄稱契丹行軍打仗有蛇虎為先導,所以無法抵敵。武則天厭惡侯味虛的拙劣詭辯,特拜薛季昶為河北道按察使,去查處此事。薛季昶直驅侯味虛軍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侯味虛捉拿,落實罪狀後即刻斬首,一時威震前線各軍。薛季昶按察河北道期間,又將貪殘肆虛的槁城縣尉吳澤迅速逮捕,審定罪狀後即將其仗殺,薛季昶這一雷厲風行的舉動,又使他聲名大振,所至官吏望風懾懼。

薛季昶出使河北回朝後,遷升禦史中丞,不久,又因過失,貶遷定州刺,遷任雍州長史。雍州為唐都長安所在地,他在任期間,敢於懲治豪強,很有一番作為,是歷任雍州長生的佼佼者。之後,他還任過文昌左丞、魏陝二州刺史、洛州長史等職,所至,嚴肅為政,恪於職守。

薛季昶參加了由大臣張柬之、桓彥范,崔玄暐、敬暉、袁恕己等五人發動的一場宮廷政變,誅除武則天所寵幸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因功加封銀青光祿大夫、戶部侍郎。張柬之等人雖誅二張,迫使武則天下台,但卻沒有窮誅諸武,薛季昶認為:「二凶雖誅,呂產、呂祿猶在,去草不除根,終恐復生,建議張柬之等人對諸武採取行動。但張柬之等人不以為意,薛季昶從此深為自己的命運憂慮。

唐中宗復辟以後,諸武的代表人物武三思把持朝中大權,薛季昶被貶為儋州司馬,他在貶官之前,與昭州首領周慶立及廣州司馬光楚客不和,及接到貶黜儋州司馬的詔書後,覺儋州地近昭州,怕被周慶立殺害。想奏請朝廷去廣州,但又厭惡光楚客,就在他左右為難之時,張柬之等五人遇害的消息傳來,他知道自己也不能免禍,於是置辦棺槨,沐浴更衣,飲毒而終,葬於昭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