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526章 解圍寧陵——柏良器
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唐朝中期大將,獲嘉縣令柏造之子。早年學習劍擊,立志為父報仇,後從軍於朔方節度使李光弼麾下,率軍討平山越,並鎮壓袁晁、方清起義,二十四歲時官拜左羽林大將軍。唐德宗時,柏良器率浙西軍援救寧陵,擊敗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因功獲封平原郡王,繪像於凌煙閣,官至左領軍衛大將軍兼禦史大夫。柏良器逝世,年六十一,冊贈陝州大都督,累贈司空。

柏良器,十二歲時其父柏造時任獲嘉縣令,為安史叛軍所殺,柏良器立志為父報仇,於是學習劍擊。柏造的好友王奐對柏良器說:「你前額的紋路像臨淮王李光弼,臉上的黑痣像顏平原顏真卿,或許能夠立下戰功。」柏良器十七歲時,獲授汝州龍興縣尉。王奐在朔方節度使李光弼麾下任從事,將柏良器推薦給李光弼,李光弼命柏良器率軍討平山越叛亂,因功遷左武衛中郎將,率所部歸屬浙西,參與鎮壓袁晁、方清起義,獲賜錢五百萬,又擊破海賊張三霸,歷授左武衛將軍、左金吾衛將軍、都知兵馬使等職。

叛將潘獰虎、胡參等人分據小傷、蒸裡,柏良器率步卒三千、騎軍五百人將其擊破,斬首三千級,俘獲叛軍一千人。朝廷下詔,加其為檢校光祿大夫兼蘇州別駕,又加左羽林大將軍、試殿中監察禦史,柏良器二十四歲時,已經歷大小戰鬥六十二次。宰相楊炎曾召見柏良器,柏良器藉機進言,陳說浙西觀察使李道昌為政無能,應該馬上派人接代他。楊炎許諾,不久後便將宣、越州與浙西合併,命晉州剌史韓滉接替李道昌任職。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領兵五萬圍攻寧陵,引河水灌城,濮州刺史劉昌率兵三千堅守,鎮海軍節度使韓滉派柏良器及王棲曜、李長榮率軍救援,派數千名強健的弩手遊過汴水,乘夜入城。次日,弩手從城上射擊李希烈,箭矢射至叛軍帳幕中,李希烈大驚道:「宣、潤的弩手到了!」便解除寧陵之圍,自行離去。劉昌聚集城中軍民說:「如果不是浙西的援軍抵達,那此城已經遭受屠滅了。」戰後,柏良器因功獲授特進兼禦史中丞,封平原郡王,食邑三千戶。

李希烈被淮西大將陳仙奇毒殺,淮西平定,柏良器因功入朝擔任左神策軍將軍、知軍事。與太尉李晟、侍中馬燧等三十六人得以繪像凌煙閣,德宗親自前往觀看,並為其畫像作贊。

柏良器升任左神策軍大將軍,招募材勇之人代替神策軍中的商販,遭到左神策護軍中尉竇文場的憎惡。恰巧柏良器妻子的族人醉酒,違反禁令,在宮舍中過夜,竇文場借題發揮,向德宗進讒言,柏良器被改為右領軍衛大將軍,自此之後,神策軍政都由宦官掌控。

柏良器病逝,享年六十一歲,德宗為其輟朝,追贈陝州大都督,後因子柏元封、柏耆顯貴,累贈為司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