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350章 文昌右相——韋待價
韋待價,雍州萬年人,唐朝宰相,象州刺史韋挺之子,出身於京兆韋氏逍遙公房,歷任左千牛備身、盧龍府果毅都尉、蘭州刺史、涼州司馬、蕭州刺史、右武衛將軍、涼州都督,封扶陽侯。武後攝政時拜相,授天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後升任文昌右相,期間曾出任燕然道行軍大總管,率軍抵禦突厥。出任安息道行軍大總管,進爵扶陽郡公,率軍征討吐蕃,結果在寅識迦河兵敗,被除名流放綉州,不久病死。

韋待價,早年以門蔭入仕,授為左千牛備身,江夏王李道宗因牽連進房遺愛謀反案,流放象州。韋待價因是李道宗之婿,也受到牽累,貶為盧龍折衝府果毅都尉。戍守遼東期間,將軍辛文陵率軍招撫高句麗,在吐護真水遇襲,因無備而失利。當時,韋待價正與中郎將薛仁貴經略東蕃,便率部前去救援,在辛文陵的苦戰配合下,終於擊退敵軍,他在戰鬥中被流矢射中左足,身受重傷,但卻隱而不言,朝廷以為韋待價患有足疾,將他免歸鄉裡,後又起複為蘭州刺史。

吐蕃侵擾邊境,唐高宗便授雍王李賢為涼州大都督,韋待價出任涼州司馬,後又改任蕭州刺史,因防禦有功,被征拜為右武衛將軍,兼檢校右羽林軍事。吐蕃再次入侵,韋待價被任命為檢校涼州都督,兼知鎮守兵馬事,率軍抵禦吐蕃,但不久便被征回,進封扶陽縣侯。

唐高宗病逝,武則天臨朝聽製,韋待價升任吏部尚書,代理司空,並以山陵使之職營建乾陵。乾陵修建完畢,韋待價因功加為金紫光祿大夫,改任天官尚書。韋待價拜相,加授同鳳閣鸞台三品,他出身武職,不懂鑒別人才,以致典選工作雜亂無章,受到輿論的鄙薄,武則天任命韋待價為燕然道行軍大總管,讓他率軍抵禦突厥。

韋待價回朝,後升任文昌右相、同鳳閣鸞台三品,他心中不安,多次上表請辭,武則天每次都下詔褒獎,將他的請求駁回,後在韋待價的極力要求下削減其官秩,同時追贈其父韋挺為潤州刺史,作為補償。韋待價上疏朝廷,請求率軍征戰,武則天遂任命韋待價為安息道行軍大總管,統領三十六總管,征討吐蕃,並將他的爵位進為扶陽郡公。

武則天命韋待價征討吐蕃,鳳閣侍郎韋方質請求按照慣例,派遣禦史監軍。武則天道:「古時明君派遣將領,會將城門以外的事情全都委託給他。我聽說禦史監軍,軍中大小事務都要稟報於他。以下製上,將領怎能取得成功?」監軍之事因此作罷。

韋待價在寅識迦河與吐蕃交戰,結果先勝後敗。當時,副將閻溫古逗留不進,又恰逢大雪,糧草供給不足,唐軍死傷慘重,韋待價無奈,隻得率軍退回,屯兵於高昌。武則天大怒,命處斬閻溫古,同時將韋待價除名為民,流放綉州,不久,韋待價便在綉州去世。

韋待價起於武職,曾先後在唐朝對高句麗、吐蕃、突厥的戰爭中立有戰功。唐高宗去世後,韋待價又以山陵使之職全面負責高宗陵寢的營建工作,耗時近一年,將乾陵營建完畢。在擔任宰相後,還兼任吏部尚書,掌管官吏的選授、考課,後又主管尚書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日常工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