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496章 被逼謀反——僕固懷恩
來瑱,邠州永壽縣人,唐朝中期將領,右領軍大將軍來曜之子。崇尚名節,心懷大志,隨父鎮守安西四鎮十年,歷任太子左贊善大夫、殿中侍禦史,遷潁川太守兼任防禦使。屢次打敗安史叛軍,人稱「來嚼鐵」,遷淮南西道節度使。平定永王之亂並收復兩京,授開府儀同三司,禦史大夫、潁國公,歷任殿中監、涼陝襄州刺史兼節度使。由於部下裴奰陷害,受到肅宗猜忌和冷落,唐代宗即位後,誅殺裴奰,入朝請罪,授兵部尚書、同平章事等。後得罪權宦程元振、王仲昇,坐罪貶為播州縣尉,途中時賜死,部下樑崇義擔任山南東道節度留後時,上表請求朝廷以禮改葬,最終得以平反昭雪恢復官爵。

來瑱,其父來曜行伍出身,擔任鴻臚卿同正員、安西副都護、磧西副大使、四鎮節度使,在西部邊境地區很有名氣。後任右領軍大將軍、仗內五坊使等,最終病逝於官任上,因來瑱顯貴的緣故,朝廷追贈來曜為太子太保。來瑱年少時略懂典籍,重視名譽和節操,奮發有大志向,跟隨父親來曜在四鎮擔任重要官職,升任左贊善大夫、殿中侍禦史,伊西北庭行軍司馬。

朝廷詔令官吏們推舉有智謀善決斷、才能可以服眾的人,左拾遺張鎬、蕭昕推薦來瑱能決定大事,有抵禦入侵的才能,朝廷任命來瑱擔任潁川太守、招討使。恰逢來瑱的母親逝世,來瑱因而免職回家守喪,服喪期間以行孝出名。

安祿山與史思明起兵造反,太常卿張垍再次推薦來瑱,來瑱從守喪處趕來,朝廷任命他擔任汝南郡太守,來瑱還沒有上路,便改任潁川郡太守。叛軍進攻潁川,當時儲備的糧食很多,來瑱修好城牆做準備。叛軍來到城下後,來瑱親手射擊叛軍士兵,無不應弦而倒。叛軍派投降的將領畢思琛招降來瑱,畢思琛是來瑱的父親來曜過去的部將,在城下跪拜,哭著弔唁來瑱的父親來曜,來瑱不理,先後俘虜殺死很多叛軍,叛軍都很畏懼他,稱他為「來嚼鐵」。

來瑱因功加任銀青光祿大夫、代理禦史中丞、潁川郡防禦使,河南、淮南遊弈逐要招討使。當時魯炅在葉縣戰敗,退守南陽。朝廷於是調來瑱擔任南陽太守,兼任禦史中丞,山南東道節度、防禦、處置等使以取代魯炅。不久,嗣虢王李王巨擔任禦史大夫、河南節度使,於是上奏朝廷說魯炅正在堅守南陽,就恢復來瑱的舊有官職。叛軍圍攻南陽數月,很是急迫,來瑱和襄陽節度使魏仲犀合軍援救南陽,唐軍由於作戰不勝,軍心動搖。來瑱能安撫訓練士兵,軍容嚴整,叛軍不敢侵擾,再度調任淮南西道節度使。

永王李璘謀反,來瑱與淮南節度使高適、江東節度使韋陟在安陸會合,結盟誓師討伐李璘。叛軍將領田承嗣在潁川圍攻來瑱,叛軍敗退後,肅宗李亨下詔任命來瑱為河南節度使。不久,朝廷軍隊收復長安和洛陽,來瑱因功授任開府儀同三司,兼任禦史大夫,封爵穎國公,食邑兩百戶,其餘官職如故。來瑱與張鎬、魯炅、吳王李祗、李嗣業、李奐攻打河南、河東道的郡縣,全部收復,只有叛將能元皓佔據北海,高秀岩佔據大同,還未克複。

來瑱受徵召入朝,擔任殿中監,朝廷調來瑱前往河西,出任涼州刺史、河南節度經略副大使。來瑱還沒上路,唐軍在相州戰敗,於是朝廷下詔改任來瑱為代理陝州刺史,陝、虢、華等州節度使,兼任潼關防禦、團練、鎮守使。

襄州將領張維瑾、曹玠率眾作亂,殺死襄州刺史史翽,朝廷調來瑱任襄州刺史,兼任禦史大夫,山南東道十州節度、觀察、處置使,來瑱到達襄州後,張維瑾等人投降。在魯山打敗叛軍史思明余部,俘虜叛軍首領,接著在汝州作戰,繳獲馬、牛、駱駝,兩次戰鬥,共殺死叛軍上萬名士兵。

唐肅宗命令來瑱前來京師,來瑱樂意待在襄州,其部下也樂意受他管制,來瑱暗示部將官吏上表請求唐肅宗讓他留在襄陽,當他到達鄧州時,唐肅宗令他回到鎮所。後來唐肅宗得知來瑱的花招後,非常厭惡他,荊南節度使呂諲、淮西節度使王仲昇等人都說:「來瑱千方百計收買人心,不能留任,」唐肅宗便改任來瑱為鄧州刺史,山南東道六州節度使。

不久,王仲昇和叛軍在申州作戰,兵敗遭擒,王仲昇遭圍數月,呂諲在江陵生病,當時來瑱身在襄州,非常怨憤王仲昇,於是按兵不救。到來瑱率軍出發時,王仲昇已遭叛軍俘虜,來瑱的行軍司馬裴奰謀圖奪取來瑱的位置,多次秘密上表唐肅宗,說來瑱有勇有謀,恐怕日後難以節製,如果現在馬上動手,可以一舉將他擒獲,請求讓他率軍襲取襄陽,唐肅宗認為這個建議很正確。肅宗調任來瑱為檢校戶部尚書,兼任禦史大夫、安州刺史,淮西、河南十五州節度、觀察使,表面上表示對他寵幸重用,實際上是想要除掉他,同時肅宗秘密下令任命裴奰擔任襄陽、鄧州等州防禦使以取代來瑱。

唐肅宗去世,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來瑱聽說讓他前往淮西擔任節度使,十分害怕,便假託說:「淮西沒有糧食,請等到收麥後再動身前往。」同時暗示將領們挽留自己,唐代宗想息事寧人,於是任命來瑱為襄州節度使、奉義軍渭北兵馬使。

唐代宗秘密下詔讓裴奰攻打來瑱,裴奰率領部下二千人,從均州乘船沿漢江而下,到黃昏時分,哨兵報告來瑱,來瑱和眾將領商議,副將薛南陽說:「您奉詔命留任,而裴奰率兵強行取代,這是師出無名。他的智謀勇敢都不是您的對手,而且軍心不向著他。他如乘我不備,放火夜晚進攻,確實使人擔憂。如果等到天亮,就一定能打敗他。」裴奰率軍在谷水北岸佈陣,來瑱率軍迎戰,詢問裴奰率軍前來的原因,裴奰回答說:「你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所以我前來討伐。如果你接受取代的命令,我自當解甲而歸。」來瑱說:「我已經承蒙皇上的恩典,再次留下來鎮守襄陽,還有什麼要接受替代的呢?」說罷便取出唐代宗的敕令以及告身給裴奰看,裴奰部下士卒都說:「這是假的,我們老遠來討伐罪人,難道空手回去嗎?」就爭著用箭射過來,來瑱跑到大旗下。

薛南陽說:「請您堅守不動。」就率領三百名騎兵作為奇兵,沿著南山,從對方陣後殺出夾攻,將裴奰打得大敗,幾乎把裴奰的軍隊消滅殆盡,裴奰自己脫身逃跑。來瑱軍隊追擊,在申口追上裴奰,將他抓獲,押送京師。唐代宗判其流放費州,後在藍田舊驛站賜死。來瑱入朝承認有罪,請求恕罪,唐代宗因此對他沒有疑心,並對他很是優待,唐代宗任命來瑱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觀察使,並代替左僕射裴冕擔任皇陵使。

來瑱在襄陽時,宦官、驃騎大將軍程元振曾經請求和囑託他辦事,來瑱沒有答應,程元振因此很憎恨來瑱。正值程元振在朝廷當權,程元振誣陷來瑱說對唐代宗不恭敬的話,恰逢王仲昇回歸朝廷,他與程元振關係很好,便奏稱來瑱與叛軍合謀,致使自己遭叛軍抓獲。唐代宗的怒氣增加,下詔免除來瑱的官職和爵位,貶為播州縣尉,員外安置。第二天,來瑱走到鄠縣時,唐代宗再次下詔將他賜死,沒收他的家產,來瑱死後,府中門客都離開,他的屍體被埋在土坎中,校書郎殷亮獨自後到,到他屍體邊哭,給他準備棺材衣服安葬他。

後來,唐代宗知道了程元振的誣陷,因別的罪行把他流放到溱州。來瑱的行軍司馬龐充率兵兩千人駐守河南,到達汝州時,聽說來瑱去世,便率軍回來偷襲襄州。左兵馬使李昭抵抗龐充,龐充逃往房陵,李昭、薛南陽與右兵馬使梁崇義互不買帳,梁崇義殺死李昭等人。唐代宗任命梁崇義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留後、禦史中丞來代替來瑱。後來,梁崇義給來瑱修建祠堂,四季都去祭祀,避開來瑱的大堂不用,上奏請求按禮改葬,唐代宗下詔同意,並恢復來瑱的官職和爵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