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466章 四大美女——楊玉環
江采萍,號梅妃,閩地莆田人,唐玄宗寵妃之一,在莆田亦稱江東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因擅使石斛珍珠漢方養膚,別號「斛珠夫人」和「祖姑皇妃」之稱。自幼聰穎,父親極賞識,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九歲時,就能背誦《詩經》中記載周文王后妃事跡的《周南》和《召南》兩部分詩。十四歲,善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不僅長於詩賦,還精通樂器,善歌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閩越,江采萍被選入宮,唐玄宗愛如至寶,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號梅妃。梅妃喜梅,氣節若梅,後被楊貴妃打入東京洛陽上陽宮,安祿山發動叛亂,唐玄宗落逃沒帶上陽宮中的梅妃,梅妃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江采萍,生長在懸壺濟世的醫道世家,父親江仲遜是秀才出身的儒醫,弟弟叫江采芹。江仲遜三十多歲的時候才有了這個寶貝女,所以對她疼愛有加,9歲的時候就能吟誦《詩經》中的《周南篇》和《召南篇》,還對父親說:「吾雖女子,當以此為志。」父親見女兒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的志向,便為女兒取名「采萍」。江采萍愛梅如狂,江仲遜不惜重金,尋各種梅樹,種滿房前屋後,在梅花熏陶下,江采萍烙下了梅的氣節,高雅嫻靜。因此,遠近的年輕人都感嘆道:「不知誰家兒郎有此福氣,能夠娶得江家女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後,太監高力士自湖廣歷兩粵為玄宗選美,高力士到了閩地後,探聽到江家有女清麗絕世,於是以重禮相聘,攜江采萍回長安。當時,宮中嬪妃幾近四萬,個個濃妝艷抹、盛裝俗飾,采萍的到來,彷彿為宮中送來一縷清風,她溫柔婉約,淡妝素裹,清爽宜人。最難得的是,采萍不僅容貌秀麗,而且才高八鬥,擅樂器、曉歌舞,還尤其喜愛梅花,她的住所周圍,梅樹隨處可見,花開時節,便徘徊其間,賞花作賦,悠然忘我。玄宗憐惜她這份對花的癡愛,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稱她為「梅妃」,命人給其宮中種滿各式梅樹,並親筆題寫院中樓台為「梅閣」、花間小亭為「梅亭」,梅妃的愛梅之情,惹得皇帝戲稱她為「梅精」。

梅妃得寵數年後,已到花甲之年的唐玄宗,未免喜新厭舊,招兒媳楊氏為貴妃,不務朝政,梅妃知情後覲見皇帝,贈詩諷刺。楊妃聽聞不悅,多番撒潑陷害,設法將梅妃打入冷宮上陽宮,上陽宮分為東西兩宮,梅妃所居為上陽東宮。

梅花綻放之季,趁楊妃不在,唐玄宗密遣貼身小太監,用梨園戲馬到上陽東宮,安請梅妃到翠華西閣。不料被楊妃知曉,不宣自闖,玄宗嚇得抱起梅妃藏到屋內夾牆中,對於楊妃的咄咄逼人姿勢,玄宗把楊妃趕回了娘家。皇帝回頭再去找梅妃,卻得知梅妃已被小太監送走,就將小太監賜死。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頭上插的釵飾封起來送去給梅妃,梅妃問使者說:「皇上是堅決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說:「皇上並不是拋棄妃子,實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說:「怕因為愛我會惹胖丫頭不高興,這不是等於拋棄我嗎?」。

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可當她失寵之時,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一問方知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的,而不是給她送梅花的,梅妃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梅妃為打動皇帝,贈高力士千金,請他找文人寫賦,高力士介於楊妃,借故推辭。梅妃便親自寫篇《樓東賦》,隨附白玉笛派人送給唐玄宗,楊妃探知,請皇帝賜梅妃死,皇帝沉默不語。

後來,唐玄宗對梅妃心有愧意,命人把外國使節進貢的一斛珍珠送給梅妃,梅妃回詩《謝賜珍珠》,不受,皇帝看完詩,指示樂府為這首詩譜一個新曲子,取名《一斛珠》。安史之亂髮生時,玄宗隻與楊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走。妃、主、墾孫在外者,包括困於冷宮的梅妃,皆棄之不顧,這一天,百官皆不知皇帝已出逃。

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下詔,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兩級,賞錢百萬。有一宦官獻了一幅梅妃畫像,皇帝說:「挺像,隻恨不是活的啊」,再在上面題了一首詩懷念梅妃。某天梅妃託夢給皇帝,梅妃說:「當年陛下逃難時,我死在亂兵的手上,有可憐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東邊的梅樹下」。最終在溫泉池邊梅樹底下,找到了梅妃屍體,外面用錦褥裹著,上面堆著差不多三尺厚的土,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聲大哭,以妃禮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種滿各種梅樹,並親手為她寫下祭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