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事講將2》第534章 唐曹王——李皋
李皋,字子蘭,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宗室名臣,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孫、曹恭王李明的玄孫。出身隴西李氏曹王房,自少補任左司禦率府兵曹參軍,嗣封曹王,歷仕都水使者、秘書少監、衡州刺史、湖南觀察使、江南西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等。曾平淮寧叛藩李希烈之亂,練兵積糧,使淮西吳少誠畏服,性勤儉,能知人疾苦,為人多智數,常運心巧思,製造改進車船、欹器等。

李皋,唐太宗第十四子、曹恭王李明的玄孫,其父李戢亦襲封曹王,曾任右衛率府中郎將。李皋少年時,補官為左司禦率府兵曹參軍,襲封為曹王,授職都水使者,後經多次升遷,官至秘書少監,都與正職俸祿相同。他多智謀,善於利用事機使得辦事方便,侍奉母親鄭太妃恭敬體貼,憑著孝順而聞名。安史之亂時,李皋帶著鄭太妃逃往民間,藉機跑到蜀地,拜見南逃至此的玄宗,遷任左領軍將軍。

肅宗年間,天下發生大規模旱災,糧食歉收,李皋因自身俸祿不能養家,請求外出任官,不被允許,於是故意違犯輕法,被貶為溫州長史,旋即代管溫州事務。當時,溫州發生飢荒,李皋拿出官倉中的數十萬石糧食來賑濟饑民,僚佐都懇請他先奏報朝廷再開倉發糧,李皋回答:「人一天不吃兩頓飯,就要餓死了,怎能等待詔命而後再發放呢?如果殺我就能讓大家活下來,那麼好處就大了!」等到發放糧食完畢,他便上表請罪,朝廷優詔開釋,就地進授他為少府監,後被改授為處州別駕,代行處州事務,在任內以有良好治績聞名。

被征入京師,還未被召見,就因上書言理道一事,被外任為衡州刺史,之後因小罪,再貶為潮州刺史。當時,大臣楊炎被貶至道州,知曉李皋受誣的原委,待到他拜相後,重新調授李皋為衡州刺史。

鄭太妃逝世,李皋為母服喪,扶靈至江陵,適逢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舉兵叛亂,朝廷於是起複李皋為左衛大將軍,命他即刻返回湖南,旋即加散騎常侍。德宗升李皋為江南西道節度使、洪州刺史兼禦史大夫,以應對圖謀叛亂的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德宗命永平、宣武、河陽等軍節度都統李勉為淮西招討使,李皋與山南東道節度使賈耽充任副使。

李希烈叛亂時,南方諸鎮各自封鎖邊境,據守一方,只有李皋幾次派使者抄小路向朝廷進貢,李希烈攻逼永平軍、宣武軍,使江淮運道斷絕,朝廷的貢物都從宣、饒、荊、襄各州取道武關北上,頗耗財力。李皋修治驛站,平整道路,此後,使者都往來通行無阻。李皋屢次擊敗李希烈的進攻,收復數州,「江漢倚(李)皋為固」。

淮西亂事平定後,李皋請求將母親祔葬於東都洛陽,德宗允許,並派使者弔祭,追贈其父李戟為右僕射、鄭太妃為曹國太妃。葬事結束後,李皋入長安覲見,旋即奉詔回鎮,「出東都以拜墓」,為時人所榮,此期間又加檢校戶部尚書。

淮西亂事平定後不久,新任節度使陳仙奇即遭別將吳少誠殺害,淮西再度脫離朝廷掌控。德宗以襄、鄧二州為戰略要地,授李皋為山南東道節度、襄鄧郢安唐等州觀察使兼襄州刺史,另割汝、隨二州隸屬山南東道鎮下。李皋在鎮勤練兵卒、儲備糧草,又購置回鶻馬匹以擴充騎兵,定時舉行大規模畋獵以練兵,吳少誠對他很少忌憚。

李皋因急病於任上突然逝世,享年六十歲,德宗為其輟朝三日,追贈右僕射,並贈以助喪財物,賜謚號「成」。李皋死後不久,軍中大亂,鼓角將揚清潭等發動兵變,夜裏在城中縱火搶劫,唯獨不冒犯李皋一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