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昭周》第九百一十二章 號角吹響
天下有周,已然二百多年了。

在這二百多年裏,大周時強時弱,但是不管怎麼樣,哪怕是在最荒唐的靈皇帝時期,大周依然能夠維持自己對天下的統治。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從范陽之亂後,朝廷對於地方的控制力,便開始急轉直下,尤其是在長安禁軍,直接被范陽軍打爛之後,全天下所有人,都看到了朝廷的孱弱無力。

當年三位節度使共掌長安的時候,地方上還懾服於三位節度使手中的兵權,但是現在,三位節度使先後離開長安,長安雖然重新組建的禁軍,但是很難說比先帝時期要強多少。

天下,歸根結底是弱肉強食的。

李周二百年的餘威,可以讓天下人望而卻步一年,兩年,乃至於三五年,但是現在,距離當年的范陽之亂,已經過去六七年時間了。

諸侯割據的局面,已經在實際上成型。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不可能一直靠「名位」來生存下去,那些如狼似虎的節度使們,已經觀望了六年時間。

現在,只等一個時機了。

面對這種情況,鄭涯無疑是幸災樂禍的。

他本來就對李周沒有什麼好感,這會兒更盼著李周早點覆滅,作為鄭溫的嫡長孫,他甚至有毀掉李周宗廟的念頭。

林昭坐在鄭涯對面,緩緩說道。

「幽州軍這一仗,打的雖然艱苦,但是效果總體還是很不錯的,在這種情況下,契丹人估計十年不敢動彈。」

「契丹人不動彈,突厥人成不了大事。」

銅錢衛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可以說已經密佈天下,不管是契丹還是突厥,都有林某人的眼線,根據銅錢衛的情報,已經腐朽不堪的突厥高層,基本上沒有了擴張的念頭,他們隻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繼續過自己的安生日子。

因此,打服了契丹人,北邊就不會再有什麼問題了,即便突厥人真要南下,林昭也有餘力可以從容應對。

「北邊沒有了後顧之憂,咱們接下來幹什麼事情都不會再有阻礙。」

「假如…」

林某人低眉道:「假如關中被破,咱們無非是再一次平叛而已。」

話說到這個份上,不管是鄭涯還是林昭本人,心裏都很清楚,如果平盧軍再一次打進關中,打進長安,那麼平盧軍就不可能再有退出長安的理由了。

即便林昭有這個想法,也很難實行下去。

個人意志,不可能完全違逆集體意志。

鄭涯笑了笑,他看向林昭,問道:「假如關中沒有被破,三郎願不願意當這個破關之人?」

「如果時機到了,自然當仁不讓。」

越王爺淡淡的說道:「最多,就是恢復古製,以二王三恪之禮,厚待李周皇室就是。」

所謂二王三恪,乃是賓禮之一,意思是厚待前朝皇族,從前兩朝皇族之中擇人封為王侯,前三朝後嗣之中擇人封爵,合稱為二王三恪,以示新朝興滅繼絕之仁。

即便是現在的長安城裏,也還保留著這種古禮,前朝的一支宗室,依舊是大周的世襲罔替的王爵。

鄭涯悶哼了一聲:「真要用二王三恪,也要封弘道天子後嗣為王,李周的其他皇族,該死就統統去死。」

弘道天子李玄通,近年來開始清算中宗皇帝的後嗣,雖然是為了一己私利,但是在實際上,也算是幫鄭溫報仇了。

因此,鄭涯還是比較欣賞這位大周天子的。

林昭沒有答話,而是開口問道:「河西節度使蕭承,收留的是哪一個藩王?」

「衛王李鈺之子,世子李兆。」

鄭涯呵呵笑道:「這個衛王李鈺,是中宗皇帝第四子,因為與衡陽王李璧通信,並且私下裏參與謀逆,已經被司宮台抓了,剛好他的兒子李兆不在長安,便被河西節度使收留在了節度使府中。」

「朝廷對此,裝作視而不見。」

說到這裏,鄭涯看向林昭,微笑道:「三郎要不要也收留一個宗室?免得將來動起手來,還要臨時找個借口,顯得麻煩。」

林昭搖了搖頭。

天下節度使當中,最不缺出兵借口的就是他,畢竟他在青州還養著一個六皇子李薊,這位六皇子,乃是當年皇位的熱門人選之一,可比其他的雜牌宗室,要好用的多。

唯一有些麻煩的是,李薊這個人,在明面上已經死了兩次,而且他的舅舅康東平曾經造過反,拿出來用不是不可以,就是會被別人罵一聲不要臉。

不過林昭也沒有想過以這種方式去起兵造反。

這樣不符合他的風格。

最好,等到朝廷支撐不住,求他出兵的時候,他才好整以暇的出兵,然後平掃天下,整頓乾坤,這樣才符合林某人的做事風格。

想到這裏,林昭看向鄭涯,搖頭微笑道:「這種事情我不屑去做,現在也懶得去想,咱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今天晚上的慶功宴辦好,讓幽州軍的兄弟們都吃上肉。」

鄭涯也跟著點頭。

他看向林昭,開口道:「聽說…聽說騎兵營這一次表現不好,被三郎痛罵了一頓,今天騎兵營的夥食,是不是……」

林昭搖頭。

「罵是罵了,但是該給他們的肉也要給,不然他們會生出意見的。」

「好。」

鄭涯笑道:「今天晚上的事情,我來安排,越王爺您放心就是。」

這句王爺明顯是玩笑話,林昭啞然一笑,沒有在意。

…………

就在幽州軍準備開始慶功宴的時候,遠在朔方的朔方軍大營裡,一身黑衣的齊家二公子齊屏,推開營帳,走進了老爹的帥帳之中。

齊屏看了老爹一眼,然後緩緩低頭:「父親,河西節度使蕭承,派使者來見您了。」

「蕭承…」

河西節度使蕭承,雖然在當年的范陽之亂中沒有怎麼出力,但是河西軍也有七八萬兵力,乃是正經的頂流節度使之一。

三年時間過去,此時的齊大將軍,頭髮已經白了近半,他回頭瞥了一眼自己的兒子,皺眉問道:「我與他素無交情,他派人來見我做什麼?」

齊屏看了看自己的老爹,欲言又止。

猶豫了一番之後,這位朔方軍少將軍咬了咬牙,開口道:「父親,衛王李鈺,前不久被司宮台抓了,這件事您應該知道…」

「衛王府世子李兆出逃,聽說就逃到了河西…」

聽到這句話,齊師道微微皺眉。

坐在自己的主位上,思索了片刻,然後沉聲道:「先把他趕出去。」

齊屏與老爹朝夕相處了許多年,自然明白老爹的用意。

那一個「先」字,就是說老爹是願意見一見的,只是不方便明面上見。

這位少將軍恭敬低頭。

「兒子明白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