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我太上皇絕不攤牌》第625章 登基稱帝!
「哦?」

秦牧……哦不,現在稱之為李牧更為的合適。

李牧眉頭一挑,顯得有些意外。

小武則天的事,他只是隨口跟武士彠一提,沒想到武士彠真就給他送過來了。

如今已是貞觀九年,算算武則天也有十二歲了。

按照歷史的軌跡,武則天是十四歲才進的宮,被李世民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看來自己又要截胡自己老爹了。

李牧苦笑一聲,起身前往自己的寢宮,因為裴寂說,武士彠把武則天送到了那裡。

不說別的,他確實也很想見一見這個在李世民口中容止美的女子,而且還是後來登上帝位的奇女子。

來到寢宮,推門而進。

李牧便看見一女子坐在桌邊。

烏黑的長發披在肩上,如玉般的臉頰有些迷茫,宛若出水芙蓉一般清麗脫俗。

無雙容顏上那靈動的雙眼,長長的睫毛,挺直的秀鼻,紅潤的小嘴。

也許不應該稱之為女子,應該稱作女孩。

女孩只有十二、三歲的樣子,但發育良好,穿著大唐貴婦間流行的那種齊胸襦裙,一對兔子呼之欲出,十足十的美人胚子。

甚至年紀輕輕,就流露出一股媚態。

難怪李世民和李治都被她迷得神魂顛倒的。

就是李牧,也不得不感嘆,後世難怪喜歡找范某冰演武則天了,還真別說,她和這小妮子還真有幾分相似。

感受到李牧的目光,武則天抬起了長長的睫毛,露出些許惶恐的神色,急忙站了起來,對著李牧行大唐女子的禮儀:

「民女武則天,見過皇太子!」

李牧點了點頭,走了過去,在武則天旁邊坐下。

「武則天?好霸道的名字!」

武則天連忙惶恐的回道:「太子爺見笑了!」

李牧笑了笑,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道:「你可知,你是來幹嘛的嗎?」

聞言,武則天的臉一下浮現了一抹淡淡的紅暈,呼吸變得微微有些急促,不過她還是控制得很好,輕輕的點了點頭,回道:

「民女是來……侍奉太子爺的。」

李牧有些驚訝的看著低著小腦袋的武則天。

小小年紀就如此的懂事。

難怪……日後能夠成就大事。

既然武則天都這麼懂事了,自己卻之就是不恭了。

李牧靠近武則天,盯著那張年輕美麗的臉龐,笑道:「春宵一刻值千金,那還等什麼?」

此言一出,武則天的嬌軀微微的一顫。

雖然很輕微,但是靠得很近的李牧完全能夠感受得到,武則天心中的波動。

不過武則天確實非一般女子,當即穩定了下來,不過就算她極力穩住心緒,呼吸仍舊變得微微有些急促,俏臉紅得能滴出血來。

緊張,羞澀。

但是武則天還是主動靠近李牧,輕輕的幫李牧拉開衣裳……

屋外大雪連綿,屋內卻是春光一片。

不知道過了多久。

李牧終於滿足的躺在床上,未來女帝感覺果然不一樣,光是那種征服的感覺,就已經很讓李牧上頭。

使用出了自己大宗師級別的xx能力。

武則天已然成了一灘水……

……

三日之後。

武則天還沒能夠下得了戰場,但是李牧必須下戰場了。

因為貞觀皇帝李世民的第二道禪讓詔書下來了。

按照禮數,李牧再一次謙讓了。

而李世民也是不敢有什麼意見,在裴寂等人的配合下,認真擬寫了第三份詔書。

李牧即將登基稱帝,這個消息已經傳遍了天下九州。

各大世家的大佬都來了。

對於李牧登基稱帝這件事情,李淵也隻得無奈接受。

說實話,李淵到現在都覺得有些夢幻。

當初還在秦家莊種地的少年,如今竟然要登基稱帝了,簡直是不敢想象。

而他真的要成為太太上皇了。

當初李世民奪了他得帝位,一直是他的心結,如今他孫子又奪了李世民的帝位,他不知道是哭還是笑,是驚喜還是無奈。

然而在準備登基的過程中,李淵卻是比誰都要著急。

事無巨細,一切都要準備得妥妥噹噹,近乎完美。

有了李淵等人的操心,作為正主的李牧倒是省了許多心,一天到晚只顧著和幾個夫人玩耍,打了那麼久的仗,也該好好享受享受了。

用了接近半年的準備時間,一切都準備就緒。

貞觀十年,三月。

正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時候。

萬物復甦,百廢待興。

這一天,普天同慶,因為這一天是李牧登基稱的日子。

人們在這個時候,只是在議論紛紛,甚至還在為未來擔憂的時候,遠遠沒有意識到,大唐,將從這一刻開始騰飛。

李牧將開創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李牧就被李淵叫了起來,因為今天是他登基的吉日。

李牧有些無奈,彷彿李淵比自己都還要著急。

在李淵的安排下,幾個宮女開始給李牧認真的梳洗打扮,沐浴更衣。

暗金色綉著金線五爪金龍的龍袍,穿在李牧的身上。

一條鑲嵌了九十九塊上好和田玉,刻著龍鳳圖案的腰帶束在腰上,下面是同樣夾雜了金線,寬大而又不臃腫的裙擺,腳上是一雙綉著二龍戲珠圖案的黑色朝靴。

這一切,讓原本就高挑的李牧顯得長身玉立,不怒自威。

不遠處的案台上,放著的是象徵帝王身份的,最隆重的禮冠,十二旒冕。

旒冕由特殊的藤條編制而成,四周敷黑色羅娟,四周鑲嵌了金邊,頂上是一塊半米多長的綖板,綖板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塗黑漆,以示莊重。

綖板後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視非,不視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連接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系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寓意帝王不聽讒言,求大德不計小過,有所聞,有所不聞。

冕製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除了剃髮易服的清王朝外,旒冕都是九州大地最為隆重的冠冕。

而十二旒冕則是最尊貴的,也就是天子冕冠前後各懸垂的十二條玉串,借指天子。

戴上有些沉重的十二旒冕,李牧登基的禮服算是穿戴完畢,一張臉被十二條玉串擋住,讓李牧顯得讓人難以看透,而又端莊威嚴。

「走吧。」

李牧輕語一聲,便率先走出門外。

門外是等候多時的文武百官,百官之前是一輛金銀車,由六匹高頭大馬拉著,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

李牧登上金銀車,在文武百官,無數將士的簇擁下,前往登基封禪之地。

長安城城外。

一片巨大的空地上,築起了一座登天高台,高台四周是無數披甲執兵的將士,黑壓壓一片,場面之大,出乎常人想象。

高台的白玉階梯一共九十九層。

在登上高台之前,李牧先在高台下的巨大的鼎前祭天。

祭完天,在全場無數雙的目光下,曹茂一步一步登上高台,而高台之上的禮官開始高聲念禪讓詔書:

「谘爾皇太子李牧!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

「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采,師錫朕命。」

「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曆數在爾躬,君其祗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在禮官宣讀詔書的聲音中,李牧一步一步,緩緩登上高台。

走到李世民的面前,微微欠身。

李世民面無表情,看了一眼李牧後,緩緩轉身,拿起傳國玉璽,走過來,交到李牧的手上。

李牧手捧著玉璽,站上了李世民原來的位置,將玉璽遞給了一旁的內務官,爾後,看向身穿隆重吉服的文武百官,以及無數的將士。

文武百官,向著曹茂,跪了下去。

嘩啦啦!

緊接著,在場的全部將士齊刷刷的跪下,當然除了李淵和李世民以外。

「臣等,拜見皇帝陛下!」

裴寂率先開口。

「臣等,拜見皇帝陛下!」

在場所有人齊聲高呼,呼聲衝破雲霄。

萬人齊呼的場景,讓一向冷靜的李牧都不禁心緒潮動,提了一口氣,中氣十足的道:

「吾李牧上承天意,繼承大統,即日起,改元太初,封遜帝李世民為太上皇,太上皇李淵為太太上皇!」

「吾將帶領爾等,寫下華夏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萬歲!」

「萬歲!」

「萬萬歲!!」

數萬人心潮澎湃,高聲齊呼,呼聲衝破雲霄,聲勢浩大至極……

……

貞觀十年,李牧繼承大統,改元太初,大唐的歷史就此發生開天闢地般重大改變……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