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我太上皇絕不攤牌》第698章 倭國!
薛延陀歸降。

這代表著大唐北方再無禍患。

但是就算它不歸降,李牧的大軍一動,照樣分分鐘讓它滅國。

所以歸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真珠那麗言對此有著清楚的認識。

所以她沒得選。

或許房玄齡杜如晦抵達薛延陀後,她在聽到大唐的條件時,會憤怒的直拍桌子,但最終,她也必然會無力的答應的。

因為,她要她族人的血脈能夠流傳下去的人,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種族滅亡。

一個月後,太極宮。

「皇上駕到!」

宦官扯起嗓子大喊了一聲,李牧便在這尖銳的聲音中,踏進了大殿內。

百官俱都連忙向李牧躬身一拜,齊聲道:「臣等拜見陛下。」

李牧走到了皇座前,坐了下去,雙手虛抬,說道:「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百官這才直起身來。

李牧看著文武百官,還有一些他提拔的二代們的身影,笑著說道:「愛卿們可有要事稟報?」

百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便有人站了出來。

房玄齡說道:「陛下,臣有奏。」

「說。」

「薛延陀歸降之事已經開始了,現在薛延陀正在相繼交出軍權,目前交接工作穩定,只是薛延陀歸降大唐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很多方面都需要去準備,但目前參與此事的官品較小戶部、吏部等官員都有些忙不開,所以還希望陛下能解決此事。」房玄齡說道。

李牧點了點頭,他說道:「薛延陀之前與大唐互為仇敵而且交戰數年,死傷無數,薛延陀百姓對大唐難以避免的會有些警惕與不滿,故此交接之事必須要足夠細緻,要儘可能的考慮到可能會引起矛盾的每一個方面,確保薛延陀歸降工作的順利進行。」

「此事應為大唐目前的重中之重,絕對不能有絲毫懈!」

他看向長孫無忌與武士彠,說道:「吏部與戶部的官員抽調不開?」

長孫無忌上前說道:「回陛下,吏部官員從去年調往阿拉伯帝國時,便已經捉襟見肘了,現在又加上薛延陀,便真的是難以協調了。」

「戶部也是如此,而且現在正是糧食種植和培育的關鍵時期,今年又有新作物推廣,戶部的官員大多都在各地,教導百姓培植新的農作物,所以一時間也難以抽調。」武士彠也說道。

李牧點了下頭,大唐發展的速度過快,疆域增長的也過快,導致人才都已經難以供應的上了。

他想了想,然後說道:「長孫無忌,兩件事交給你去做!」

長孫無忌連忙說道:「陛下請吩咐。」

「第一,從地方官中,提拔一些能力出眾,風評好的官員,讓他們補充進入到吏部與戶部等衙門中,先讓六部衙門能夠正常運轉,然後從中篩選一些人手,處理薛延陀事務。」

「第二,發佈招考令,面向全大唐的讀書人,在三個月後,於長安統一進行考試,成績合格者,可特招補充進各地方官員體系中。」

「大唐疆域太大了,現有的官員數量已經不足以維持朝廷正常運轉了,所以也是時候補充官員了。」

長孫無忌沒有絲毫遲疑,連忙說道:「微臣遵旨。」

想了想,他又忽然說道:「陛下,招考令的對象,是中原地帶的人,還是?」

李牧直接說道:「中原地帶。」

他要大唐牢牢控制住其他剛打下來的國家。

李牧嚴肅的說道:「招考務必要公平。」

長孫無忌心頭一震,連忙說道:「微臣知曉,陛下放心,微臣必平等對待各地考生,一切以實力說話。」

李牧點了點頭,他又看向其他官員,說道:「其他愛卿可有事要奏?」

官員們都搖了搖頭,早朝上稟報的事一般都是涉及整個大唐難以決斷之事,所以真正會在早朝上來說的事,其實很少。

回到禦書房的時候,席君買來了。

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連席君買也無法做主的事嗎?

李牧想了想,便放下了硃砂筆,說道:「進來吧。」

便聽嘎吱一聲響,席君買推開了房門,走進了書房中。

席君買向李牧躬身一拜,說道:「拜見陛下。」

李牧擺了擺手,淡淡道:「君買,你來找朕,可是在調查拜佔庭東征軍的時候有了什麼發現?」

席君買直接點頭,說道:「陛下明察秋毫,微臣未說,陛下便知道了一切,微臣敬佩。」

「少拍馬屁。」

李牧淡淡的說道:「具體怎麼回事,說。」

席君買直接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恭敬的放到了李牧的書案前,旋即說道:「陛下,在調查拜佔庭東征軍的過程中,果然和陛下預料的那樣,有人在從中引路,否則他們是不會找到大唐來的。」

「據查,這其中挑撥的是……」

席君買眼中精光一閃,說道:「倭國!他們與拜佔庭的副帥卡爾有著密切的來往!」.

「倭國!?」

聽到席君買的話,李牧眼中精光陡然一閃,眼眸瞬間一眯。

倭國李牧自然知道是哪個國家,在之前的時候,倭國也曾派過遣唐使來大唐請教學問,因為當時李牧正在處理阿拉伯帝國之事,所以根本就無瑕去管這個小小的島國,

隻想著以後有機會再說。

實在是此時的大唐太過強大了,倭國這麼一個小島國與大唐相比,就是螞蚱與大象的區別。

所以李牧根本就瞧不起這個小小的島國。

可誰知倭國這隻螞蚱竟然這麼跳,這麼喜歡蹦躂。

竟然還搭上了拜佔庭這根線,現在又與拜佔庭的副帥卡爾有了關係了。

不得不說,無論古今,倭國啊,都是一個尿性。

李牧打開信封,將這封信拿了出來,便見上面是用拜佔庭語寫的信。

好在李牧通過系統,已經熟知了這個世界上的每一種語言,所以他讀起來並無任何問題。

這是倭國的一個名叫野島田的大臣所寫的信,信上的內容是說倭國會全力幫助拜佔庭以及卡爾成就大業,希望卡爾能夠銘記與倭國的合作,得權之後讓出靠近沿海的一片領地,讓倭國統治,使得倭國能夠形成連通海域兩地的線路,進駐陸地。

「看來這件事的背後,還真的有倭國的痕跡啊!」

李牧眉頭微微璧了起來,對於倭國這個國家,他是很清楚的,倭國因為地處島國,與大陸有海域隔絕,可他們的野心又十足,總是不甘留在小島上,而是希望進擊大陸上,奪取大陸的財富。

所以倭國就需要一塊跳板,能夠連通小島與大陸,讓他們源源不斷的輸送兵力。

故此對倭國而言,如何取得陸地上的一處領土,對他們便無比重要。

他只是沒想到倭國膽子竟然這麼大,竟然敢勾結拜佔庭,想要借拜佔庭之手來侵佔大唐。

難道這倭國,就不怕大唐的報復嗎?

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倭國,對大唐應該是持有敬畏之心的,他們對大唐,賊心是一定有的,可賊膽應該是沒有的。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倭國還就真的出手了,並且一出手,就是極其陰險狠毒的。

這是要挑起拜佔庭和大唐的戰火,而從中獲利。

倭國若是真的能夠獲得一處沿海的領地趁機發展勢力,或許真的會給大唐帶來一些麻煩。

其心,當真是夠陰險啊!

李牧深吸了一口氣,放下了這封信,他手指輕輕磕了桌子一下,抬頭看向席君買,說道:「君買,你怎麼看?」

席君買說道:「倭國之心,已然明了,現在拜佔庭東征軍雖已被打敗,但倭國乃是暗中的推手,甚至可能是幕後的主使者,所以微臣認為,我們絕對不能就這樣放過倭國。」

他看向李牧,說道:「微臣在幾年前曾見過倭國的學者,倭國為了學習大唐的文化,當面十分的謙卑,十分有理,可一轉身,他們便徹底變了一副嘴臉。」

「故此,對於倭國,微臣沒有一點好感,這個國家的人,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小人,而且氣焰十分囂張,若是我們不敲打一下他們,他們或許便會認為大唐怕了倭

國,或者認為大唐十分愚蠢,打敗了東征軍,卻沒有發現他麽,從而更加的輕視大唐。」

「最後,或許會因此,倭國對大唐還會再次伸出觸手,給大唐帶來麻煩,所以微臣的建議是,向倭國說明此事,強令倭國給大唐一個交代,打壓一下他們,讓他們知道大唐的厲害與態度。」

從席君買的話中可以看出,席君買對於倭國,是十分不滿的,所以他的主張,便是絕不能姑息,一定要讓倭國知道大唐的厲害。

李牧微微點了點頭,笑著看向席君買,說道:「君買,沒看出來,你對倭國看的竟然如此之透徹,竟然能夠看得出這個國家的吃軟怕硬,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了。」

他呵呵一笑,輕輕的端起茶杯,晃了晃,看著裏面搖晃的茶水,淡淡道:「不過只是向倭國說明此事,讓他們給我大唐一個交代,就如同這杯子裏的茶水一樣,有些驚濤駭浪,可最終卻也無法灑出一滴來。」

「這對倭國來說,不傷筋不動骨的,以他們的性子,根本就記不住這次的教訓,所以啊,只是單純的這樣,是行不通的。」

「那陛下的意思是?」席君買心中微微一動,連忙看向李牧。

李牧將茶杯向地上一扔,便聽啪的一聲響,完整的瓷杯頓時碎裂了開來,裏面的茶水流了一地。

他笑呵呵說道:「要這樣,才能讓他們的膽子碎成一地,再也無法拾起來。」

席君買目光微微閃爍,似乎明白了李牧的意思。

李牧也沒有與席君買打啞謎,他淡淡道:「倭國一個小小的彈丸國家,用不著大唐大張旗鼓的去討伐他們,徒勞的耗費精力罷了。」

「你去將王玄策叫過來。」

「倭國既然欺軟怕硬,那朕就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絕望的強硬,他們算計朕一次,朕……就讓他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