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我,八歲,鎮國大將軍》第17章 最不受寵的武狀元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臉色又是漆黑無比,他沉吟半晌:「朕知曉……」

「臣告退!」

長孫無忌拱手退出,他知道言語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李恪緩緩地向興慶宮走去,心中暗自琢磨:「系統不是說我奪得了頭魁,有意想不到的獎勵。可現在還沒有提示。」

他突然明白了:「莫非是,只有被真的欽點為武狀元,才是真正的完成任務?」

李恪剛剛走到偏殿跟前,這時突然只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快步的跑過來,開心的叫著:「哥哥!哥哥!聽說你奪得了武狀元,是真的嗎?」

他正是李恪的弟弟,李愔。

李愔話音未落,身後花園中,一個美麗的嬪妃在幾名宮女的簇擁下,緩緩走過來。正是他的母親楊妃。

楊妃也是一臉的喜色:「恪兒,你真的成為了武狀元?」

她實在不敢相信,自己一向不受寵的兒子,竟然能夠一鳴驚人。

她感到無比的榮耀。

楊妃心思簡單,認為以前自己母子三人不受寵,是因為兒子不太出色。而今兒子取得了這番成就,李世民肯定能夠刮目相看。

李恪有些疑惑:「娘親,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楊妃掩飾不住一臉的笑意:「現在整個宮中都已經傳遍了……」

李恪瞬間明白,太極殿中人多嘴雜,這麼大的事肯定瞞不住,說不定,哪個小太監就說漏嘴了。

只怕現在宮外已經無人不知了。

李恪這麼一想,頓時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一臉的笑容。

這樣看來,對自己絕對是有利無弊。剛才自己騎著高頭大馬進宮時,雖然百姓們都知道,是一個八歲的孩童成為武狀元,但是卻沒有人認識自己的身份。

而現在弄得天下皆知,李世民卻並沒有禦筆欽點,而到此刻,武舉科考還沒有放榜,他不相信李世民始終能夠頂得住民眾的壓力。

屆時,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武狀元的頭銜。

他根本就不在乎武狀元的身份,但這卻是自己能夠踏入官場的墊腳石。

他現在只有蜀王的封號,連原來歷史上獲封的益州大都督身份都沒有。如若他被封為益州大都督,他肯定早就會想方設法,去益州了,在地方用手段獲得實權,開始建功立業。

而現在他隻空頂著一個皇子的身份,對這武狀元,卻不得不勢在必得。

「娘親,這武狀元也是一個芝麻小官,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李恪點頭承認。

楊妃還沒有說話,李愔卻大呼小叫著:「哦,哦!哥哥真的成為武狀元了!別人再也不敢欺負我們了!」

李恪不由得嘆息一聲,他們母子三人不受寵,幾乎任何一個皇子,都可以欺凌嘲諷他兄弟二人。

李恪心中暗暗發誓,從現在起,沒有任何一個人,再能欺負我的弟弟。

楊妃笑盈盈的道:「恪兒,這你就不知道了!以前我們不受寵,但是現在你成為了武狀元,陛下肯定會……」

李恪看著母親,心中不住嘆息,也不好打破她的幻想。

他微微一笑:「但願如此!」

甘露殿內。

李世民正在和一個絕美的婦人閑聊著。那婦人正是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聽他提起李恪的事情,美麗的眉毛不由得微微蹙起來:「二哥是說楊妃的兒子蜀王,成為了武狀元?」

「他一個才八歲的孩童,以前一直平平無奇,怎麼突然的,今日一鳴驚人了?」

長孫皇后氣質雍容華貴,她並沒有對楊妃有任何排擠、嫉妒,只是出於以前對李恪真實的認識。

李世民卻一臉苦笑的,不住的點著頭。

「話雖是如此!但這卻也是實情!」

「他說是前幾天在夢中,突然得到一個神仙的指點,這才茅塞頓開,突飛猛進……」

長孫皇后一聽,一臉恍然大悟的神色:「原來如此!難怪!我說呢……」

這個時代,眾人都非常迷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雖然李恪的這種說法,並不能真正的打消眾人的疑慮。但眾人卻也找不到借口反駁,都只能半信半疑的勉強接受著。

長孫皇后嘻嘻一笑:「恭喜二哥,獲得一個麒麟子!」

李世民一臉苦澀:「你還真的恭喜我?」

「有什麼不?」長孫皇后笑道,「難道你多了一個英勇神武的皇子,不是開心的事情?我倒希望,你所有的兒子,都能夠像李恪這麼出色!」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更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世民哭笑不得:「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長孫皇后嘿嘿一笑,搖搖頭:「我沒有看法!二哥,后宮不得乾政!這是大唐開國,就立下的規矩!」

她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想法。

李世民揉了揉額頭。

「難道昨天高明被李恪打的事情,你一點兒都在意?」

長孫皇后嫣然一笑。

「我為什麼要生氣?高明身為兄長,比李恪大四歲,居然還打不過他?那不是他自己沒用?」

「我倒希望,有更多人能夠敲打高明,讓他也更爭氣一些!」

這時太監王海突然慌慌張張地走進來。

「啟稟陛下,不好了,不好了!現在整個宮中,都已經知曉蜀王殿下,成為武狀元的消息了……」

李世民異常的憤怒:「到底是誰傳出去的?查,狠狠的查……」

突然間他見王海神色古怪。

「有什麼話,你不妨痛快的說!」

王海猶猶豫豫的說道:「而現在,城中也已經流傳了這個消息,百姓們都議論紛紛……」

李世民突然渾身無力,頹唐的靠在椅子上,擺擺手,王海識趣的退了出去。

如果只是宮中傳言,他也不難找出走漏消息之人,對他毫無影響。

但現在鬧得全城百姓皆知,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封住眾人的口舌。

他此時很清楚,剛才朝堂上文武百官上百人,這消息很容易傳出去。

「難道是恪兒故意散播出去的?給自己施加壓力?」

李世民心中頓時升起一個念頭,但他馬上又搖搖頭。

從剛才李恪的表現來看,他不像有如此心機之人,而他更沒有這種本領。

興慶宮內。

李恪和母親、弟弟說了一陣話,突然道:「娘親,弟弟!我出宮一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