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淵仙族》第628章 悲痛欲絕的宋偃
雙方的協議達成,宋國退兵。

趙皇留下了趙凌炎和趙凌虛,駐守偃月山和南黎山。

其他人則返回三河坊市,準備論功行賞。

趙國雖然沒有統一,但當年的十三郡,只剩一個半郡尚未收復。

而且,這剩下的一個半郡,名義上的主人,還是趙家人。

在表面上,趙家已經完成復國大業。

既然完成了復國大業,那自然要封賞功臣。

當年趙國的都城,在萬川河以北,三河坊市西北方向兩千多裡處的龍遊原。

屬於三河郡範圍,又緊鄰趙國靈田最多,靈藥、靈谷產出最多的廣原郡。

龍遊原方圓千餘裡,四周都有山脈拱衛,還有三條四階上品靈脈,周圍河流眾多,是絕佳的建都之處。

當年的龍遊城,周長八百裡,是趙國第一大城。

不過,三宗反叛之時,將龍遊城夷為平地。

現在龍遊原上,連殘垣斷壁都不剩了。

現在趙國並未真正一統,還有六皇子那個敗類佔據西南。

趙皇要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都城最好是建在原處。

趙國百廢待興,短時間內還無力營造這麼大的城池。

趙皇也就因陋就簡,將都城臨時安置在三河坊市。

等趙國從戰亂中恢復元氣,再重建龍遊城。

三河坊市離龍遊原不遠,以後遷都也方便。

封賞功臣,自然就在三河坊市。

原先的三河坊市鎮守府,變成了趙皇的臨時行宮。

眾位參戰的金丹修士,都來到鎮守府。

連臨海州戰死金丹修士的族人,也都到場。

雖說他們之前都是為六皇子戰死的,但名義上也是為了趙家。

=三河坊市大戰時,也斬殺了不少三宗修士。

這些戰死的金丹,也有些功勞。

鎮守府的議事廳,被改造成了朝堂。

趙皇高坐主位,趙靖國和趙靖邦兩個長輩分立兩旁。

下方趙家族人和外姓修士分立兩旁,趙家人在東,以臨海王為首。

外姓在西,以王道遠為首。

趙皇開口道:「此次掃平叛逆,眾卿居功甚偉。

首功當屬清璃郡王,他獻策斷幽冥宗陰氣,在九幽玄晶礦脈消耗三宗實力,數次斬殺強敵。

最終逼降幽冥宗,為朝廷招納了鎮陽真人等幾位高手,王師這才佔據絕對上風。

平定殘陽宮之後,又揮師南下,奪取大半個萬靈郡。

此後在南黎山,又與鎮陽真人等合力斬殺宋國三名金丹。

最後,提出斷敵後路的策略,逼得宋國求和。

若無郡王,即便能夠復國,恐怕也損失慘重。

先前給郡王的許諾會立刻兌現,另外山北混亂,尚需高手鎮守。

郡王實力極強,清璃郡國又毗鄰山北,這重任就只能交給郡王了。

自此,山北諸事,由郡王一言而決。」

趙國外姓最高只能封郡王,王道遠到這個地步,爵位已經無法再封。

將鎮守山北的重任交給他,其實就是變相地增加封地。

當年,趙國在山北打下了大片地盤。

不少趙國將士,就在山北建立家族。

後來三宗叛亂,這些家族沒了支持,也就漸漸衰落下來。

現在還有不少殘存的小家族和小宗派,歸元劍宗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這些小勢力整合起來,也非常可觀。

趙皇這個策略倒也不錯,以後趙國的國策將是休養生息。

之後,是解決萬靈宗和殘陽宮的殘存勢力。

數百年內,根本無力對山北用兵。

山北經過煉屍大鬧一場,妖族和半妖的戰爭雖然緩和了一些,但仍在持續,鬧大的風險仍然存在。

那些人族小勢力,若是無人撐腰,遲早都要覆滅。

與其看著他們覆滅,還不如交給王道遠。

清璃郡國向北擴張,對整個人族都有好處。

趙家歷代先君,在人族大義上,是向來不含糊的。

隨後,是對趙家眾人的封賞。

臨海王雖然參戰不多,但聯繫各方的功勞不小。

他的爵位已經是趙國最高,沒有再封的餘地,只能在臨川郡給他加封地。

趙靖國打硬仗最多,雖然沒有斬殺強敵,但一直是頂住對方最強的修士,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他之前便是公爵,王爵不可輕封,就給了他一個世襲安國公的爵位。

原本的安國公爵位,是宗正卿附帶的,不能傳給後輩。

至於其他趙家人,都封了侯爵。

臨海州各家族,顧成峰功勞最大。

雖然沒有斬殺強敵,但從頭打到尾,封侯爵。

封地為顧家在臨海州原有的地盤,又在臨川郡加了一塊封地。

其他有金丹參戰的臨海州家族,都封了伯爵,也都在臨川郡加了封地。

河陽石家、臨川沈家,以及寒江衛家,這些殘存的老貴族都恢復爵位和封地,增加了一些封地和自主權。

最後就是幽冥宗和殘陽宮投誠的眾人,趙皇說道:「爾等幽冥宗和殘陽宮投誠修士,曾犯下滔天大罪。

但念爾等已經悔改,更是立下大功。

之前的罪過既往不咎,之前許諾的爵位,依然奏效。

鎮陽真人在與宋國修士作戰中,立下大功,晉封侯爵。

爾等可有異議?」

鍾鎮陽和錢陽都看了看王道遠,示意他幫忙說幾句好話。

拿人家手軟,既然收了好處,總不能不辦事。

王道遠拱手道:「啟稟陛下,鍾鎮陽和錢陽等人雖然棄暗投明,但畢竟曾犯過大罪。

若是讓他們與我等始終效忠趙家的修士並列,我等心中不服。

以臣之見,不如將他們的封地放在山北苦寒之地,以示懲戒。」

這話一出口,趙家本家修士自然沒有意見,這些投誠之人都是仇人。

即便不能殺了他們,也不能讓他們好過。

放到山北苦寒之地受苦,再合適不過。

老勛貴和臨海州修士也很贊同,他們一直對趙家,卻與幾個投誠的敵人同列。

能讓他們低一等,心裏才舒坦。

鍾鎮陽等人更沒有意見,這是花了大代價求來的。

這樣做能照顧到大多數人,趙皇自然也沒有意見:「郡王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幽冥宗和殘陽宮投誠修士,都分封到山北。」

鍾鎮陽等人齊聲謝恩,趙國掌管禮儀的人所剩無幾,封號暫未擬定。

封賞完眾人之後,趙皇笑道:「郡王家中的那名叫王明山的後輩,天資卓越。

朕膝下還有幾個孫女,清玄的三女兒玉瓔,有一百三十餘歲,與王明山年齡相當,紫府中期修為,以後未必不能結丹。

將玉瓔許配給王明山,不知郡王意下如何?」

之前已經商量好的事,王道遠自然沒有意見。

趙清玄可是太子,他的女兒以後就是公主。

王道遠連忙拱手道:「明山這孩子能娶太子殿下之女,也是他的福分。」

趙皇點了點頭:「郡王同意便好,此次能及時拿下寒江關,堵住魏國東進之路,多虧了當年大皇兄留給我的後手。

皇兄本應繼承大統,卻死於逆賊之手,幸而王家保下皇兄的嫡長孫趙梁。

現在趙梁既已入贅王家,我也不再強求。

但趙梁的子孫不少,能否讓其中一人認祖歸宗,延續大皇兄香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