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第四十九章 密議
京師燕王府,一片縞素。

大明藩王貴為天潢貴胄,自然在京城也有王府,但規格不會太高,僅作為進京之時下榻之地,一般以親王在所屬藩地的王府為主,京城的為輔,但偶爾也會有特例。

比如眼前這座奢華大氣的燕王府,矗立於寸土寸金的夫子廟秦淮河畔,商賈雲集,文人薈萃,車水馬龍。

即便十裡秦淮因太子喪期而關門閉戶,卻依舊掩蓋不了這「六朝金粉地」的濃烈脂粉味兒。

燕王府內,一間暗室,門外立著丘福王真這兩員虎將,從其披堅執銳的模樣不難看出,暗室中正在進行著什麼不可告人的談話。

燕王朱棣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側正是道衍、金忠二人,袁珙因身份原因不便入京,而張玉朱能則需鎮守北疆,故而此次朱棣此次入京奔喪僅是帶上了此四人。

四人之中,丘福王真皆有萬夫之勇,而道衍金忠卻有經天緯地之能,先前朱棣向天子朱元璋進言稱諸公侯驕縱不法,將有尾大不掉之憂,正是出自道衍和尚之手。

但是現在,不知何人走漏了風聲,致使朱棣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他不得不尋到自己最倚重的謀主,得到解決方案。

道衍和尚形如病虎,一雙三角眼,凌厲狠辣,一張病虎臉,凶性畢露,舉手投足之間,骨子裏自然流露出的殺伐銳氣,更是令人心驚膽寒!

當年相術大師袁珙遇道衍和尚於嵩山寺,失色謂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而他口中的劉秉忠,正是元世祖忽必烈潛邸賓僚,將大蒙古國建設為大元帝國的奠基人!

參帷幄之密謀,定江山之大計!

袁珙將道衍和尚比作名臣劉秉忠,似有誇大之嫌,但也正因為如此,道衍和尚才入得了燕王殿下的法眼。

然而這十一年的事實證明,相術大師袁珙之能堪稱神鬼莫測,至少燕王朱棣絕對相信,這位相貌異常的道衍和尚,絕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能,鬼神不測之計!

而他朱棣,卻恰好有著吞併八荒、包藏天地之壯志!

忽必烈有劉秉忠,我朱棣有道衍,何愁大事不成?

道衍和尚眯著三角眼,含笑出言道:「王爺不必憂慮,無論這個消息是何人故意散播宣揚,對王爺而言並無壞處。」

「一來可彰顯王爺一腔熱血,忠貞為國;二來可將藍玉等勛貴推入萬劫不復之地,為王爺的霸業掃清道路,何樂而不為呢?!」

金忠聞言微微一笑,靦腆補充道:「法師的意思是,將此事鬧得越大越好,如此一來雖然王爺身處輿論中心,但藍玉等勛貴何嘗不是?」

「然而王爺坐鎮北疆十一年,抵禦外誨,戰功顯赫,深得民心,且提出此言本就是利國利民之舉,自然不會有人攻訐王爺!」

「反觀藍玉等勛貴卻是不一樣了,他們大多驕縱不法,罪行累累,比如那涼國公藍玉,雖然同樣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陛下對其優禮有加,但也正因如此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蓄私奴、佔莊田、逐禦史、毀邊關、辱元妃……這一樁樁一件件,即便他藍玉立下再多的戰功,也會抵消陛下對他的好感!」

「常言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然而我們這位涼國公卻是沒有這樣的自覺,屢屢挑釁皇上的底線與耐心,卑職以為皇上早就有心除掉藍玉這些毒瘤,不過是因為太子殿下的緣故,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但如今太子殿下……英年早逝,保護藍玉等勛貴的最後一道屏障就此消散,皇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豈會繼續坐視這些毒瘤殘害我大明百姓?!」

朱棣聞言冷笑一聲,睥睨間儘是對藍玉的不屑。

他清楚金忠的話外之音,什麼「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都不過是表面上的說辭罷了,自家那位父皇可一向都是殺伐果決、心狠手辣的主兒!

呵,功績顯赫?

他藍玉能比得過開國六公之首、功比西漢蕭何的韓國公李善長嗎?

韓國公李善長,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出謀劃策,功高勞苦,其功績之高比肩漢代丞相蕭何,大明立國後父皇親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陞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可謂位極人臣。

然而就在前年,以胡惟庸黨追問,自家父皇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上上下下一併處死!

什麼「世襲鐵券」,什麼「功績顯赫」,在天子怒火面前,都不過是紙糊的笑話罷了。

「二位先生,本王並不憂慮此事會有什麼影響,本王只是擔心父皇的看法!」

朱棣捏著眉心,有些頭疼地回答道,算是認可了二人的一陣分析。

但誠如他所說,比起借天子之刀殺了藍玉等人,朱棣更加關注自家父皇的看法。

父皇會不會因為此事,對自己生出忌憚之心,從而心生不喜?

道衍和尚聞聽此言,神情當即一肅,凝重出言道:「王爺,貧僧先前便已經說過,皇上絕對不會冊立王爺為儲君!」

「即便眼下太子殿下英年早逝,但太**中還有一位嫡長孫!」

「陛下曾親口說過『國家建儲,禮從長嫡,天下之本在焉,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王爺以為這只是一句笑話嗎?!」

此話一出,全場皆寂,令人驚懼。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閃過一絲不甘,閃過一絲落寞。

他以弱冠之年出鎮燕京十一年!

他勒緊了褲腰帶組建了三十萬北疆鐵騎!

他咬著牙親率麾下兒郎浴血搏殺,擊退了韃子建奴的一次次寇邊擾境!

……

他做這一切,只是想要向自家父皇證明:我朱棣,並不比太子大哥弱上幾分!

那為什麼,我朱棣,不能是儲君?

「王爺,此次進京,不出意外的話,陛下會給您一個答案:冊立太孫!」

「朱允炆?一個連韃子建奴都沒見過的奶娃娃,他也配坐上那個位置?他也配擔起這大明江山?!」

朱棣冷冷一笑,顯然根本沒有將朱允炆放在眼中。

這種舉手投足間充斥的滔天霸氣與衝天豪氣,只有這位北疆之王,才有這個資格與底氣!

「既然如此,那就鬧下去吧!」

「將羅網收集的勛貴罪證,交給都察院那些清流文人,他們不是一向喜歡口誅筆伐嗎?那就讓他們狠狠攻訐藍玉等人!」

「既然必有一失,那便要有所得,本王舍著家業不要,自然不能白入一趟京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