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末日天災降臨》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遍地蟲巢
末日天災降臨第一千零四十八章遍地蟲巢沈楓回到了渝州之後,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到了秋收時節了,雖說渝州的春耕遭受了打擊,被無數的蝗蟲吃了禾苗,但是在後來好歹是殺死了蝗蟲,補種禾苗,到了秋天的時候,雖然各地有了減產,但是也算是收穫了糧食。

如今的沈楓坐擁川省和渝州兩地,自然是權勢滔天,原本川渝地區就不分家,在上世紀的97年之前,川渝地區一直都是一個省份,到了後來為了防止有人割據才強行分開,現在重新回歸一處,這也算得上是變回原來的樣子。

曾經的川省是包含了漢中和渝州的,所以劉備在入川以後才能割據一方,可是這也導致在後來每一代的統治者都會將川省的地區不斷的割出去,後來又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算進來,這也算是變相的削弱。

川省的土地更適合耕種,畢竟平原眾多,比起渝州來說,這邊算是真正的天府之國。

可是沈楓也定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糧食之類的貨物一律不準外流,除非是得到了城主府的同意。

這個結果導致了許多的後果,其中的一個較好的結果,就是渝州的倉庫都已經被糧食給填滿了,暫時是不缺少糧食的,壞了的結果就是北方的各個受災省份得不到糧食支援,大量的難民又開始往南邊逃難。

不管是關中還是漢中,甚至是青海等地的難民都在南下,沒有糧食吃的話是會餓死人的,難民們知道南邊有糧食,所以紛紛向著南邊趕去。

在北方有許多的勢力都紛紛聯絡沈楓,求爺爺告奶奶的想要購買糧食,不管是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一定要得到糧食的支援,可是結果卻非常的慘,沈楓聽從了師傅的教導,高築牆,廣積糧。所以對於糧食他是絕對不會售賣的,反而是對於南下的各種災民,他非常的在意,安排到各個地區,同時挑選心腹進行管理。

其實這個建議還是於至荊提供給沈楓參考的,當即就被沈楓給採納了,作為沈楓的三大謀士之一,於至荊雖然年紀很小,可是勝在頭腦靈活,而且獲得了半仙的真傳,提出來的建議往往都有很強的可實施性。

於至荊的建議非常簡單:

沈楓在聽到了於至荊的這個話語以後,馬上醒悟過來,與其在各處攻城略地,不如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要自己這邊擁有足夠的糧食,那麼一定會有許多災民前來,人口的增加代表力量的增加。

於是沈楓堅決不售賣糧食,理由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死守楚教授的九字真言。

相較於沈楓的吝嗇,東北的何秋安和龔長發反而是大方起來了,他們兩人本就佔據了東北肥沃的松嫩平原,在這裏有著黑土地,每年的糧食生產都無比喜人,再加上他們已經打通了油氣管道,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能源,機械化作業也已經完成,糧食根本不會缺少,他們缺少的反而是名聲。

於是乎,何秋安和龔長發開始兜售糧食,要是其他地方實在沒有錢才可以支付,那還可以欠帳。

一時間,何聖人的名聲也傳遍了整個北方,何秋安被叫做燕京聖人,而龔長發也撈了一個東北亞聖的稱號。

何秋安和龔長發在聽到了這個稱呼以後不禁啼笑皆非,他們兩人其實也計劃著從其他地方引進人口的,畢竟在他們的轄區之下,人口是一個硬傷,結果就在改善自己的名聲的過程中,反而是獲得聖人的稱號。

這兩個字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獲得的,真正算下來「聖人

」這兩個字比起了或者這些字都要高出一個檔次,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在中華的歷史上只有10個聖人,孔子就是最後的聖人,即使孟子也有一大堆的著作,可是最終他也隻撈到了一個亞聖的稱號。

反而是在民間各地都有著這種神那種仙的稱號,就算是一些怪物,都能夠得到仙的稱呼,比如狐仙柳仙,這些字反而是低了檔次。

龔長發在知道自己有聖人的稱號以後,不禁笑著對何秋安說道:

何秋安也只是笑了笑,說道:

可惜的就是怕什麼來什麼,何秋安希望的是北方可以安穩幾年的時間,可是就到了秋天以後,各地都出現了一個個的蟲子巢穴,這些蟲子的巢穴都是蝗蟲的巢穴,沒想到一向都在遷徙的蝗蟲,竟然學會了築巢。

在中華各地都有一句話在流傳,尤其是在北方這句話流傳的更廣,叫做:秋後的螞蚱沒幾天蹦達的了。

可是到了深秋時間,蝗蟲不僅沒有死去,反而是學會了築巢在各地挖掘土地,積攢糧食,竟然想要在地下躲避寒冬。

蝗蟲的來源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在中華這片土地上一般都是東亞飛蝗,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螞蚱,到了秋天之後,這些蟲子就會成天成天的死去,根本活不過一個秋天,但是現在時代變了,蟲子也學會了過冬。

無數的蝗蟲在秋天的時候收集地上的落葉,將這些落葉帶到了蟲巢內儲存起來,當做過冬的食物,就好像螞蟻一樣。

眾人在發現了這個情況以後,紛紛絕望了,他們都感覺真正的絕望已經到來。

許杏從北方回來了以後,特地找到了沈楓說明情況:

沈楓隨即反駁。

許杏繼續提建議。

沈楓隨後認真的解釋道。

許杏苦惱的坐在沈楓的辦公室裡,對著沈楓低聲的說道:

沈楓也只能搖頭,說道:

許杏仔細的想了想,忽然對著沈楓說道:

「你總算醒悟了,我很高興,你當然可

以去改變這個世界,聽說你也喜歡看佛經,改天去樂山一趟,那邊有人貪汙糧食,你去砍了那邊的人,順便看一看樂山大佛,散散心。然後我看你適合去什麼地方管理,你別拒絕。」沈楓見到許杏的意興闌珊,也知道她看到了北方的慘狀心裏不能平靜,於是讓許杏去看一看大佛,從而讓自己能夠心情舒暢。

許杏在聽到了沈楓這樣說以後反而是認真起來了,說道:

沈楓在聽到了許杏的解釋以後也明白了,許杏還真的看了許多佛經,有了自己的體會,現在想要糊弄他的話就不簡單了。

於是,沈楓在仔細的思考以後還真的找到了一個需要緊急去做的事情,隨後對著許杏說道:

許杏一聽這話,頓時就來了興趣,隨後認真的說道:

沈楓嚴肅的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