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朝海患》第137章:統兵經驗
辛大郎和汪滶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戚英。

辛大郎問道:「你知道戚英在哪裏嗎?久久田子說他在台州城。」

汪滶聽到辛大郎認識久久田子,高興道:「你也認識久久田子呀。」

辛大郎笑道:「當然認識,她是的愛將。」

汪滶求情道:「老人家,你幫我勸說勸說久久田子,就說我喜歡她想要娶她。」

辛大郎吃驚道:「哦?」

汪滶求情道:「只要久久田子肯接受我,我一定會重賞你的。」

辛大郎聽到有重賞,覺得可以考慮一下,回答道:「我試試看吧。」

汪滶高興道:「多謝老人家。」

辛大郎繼續問:「你還沒告訴我戚英的位置在哪裏。」

汪滶回答道:「戚英在義烏縣練兵,他也是我的仇敵。」

辛大郎高興道:「那我們一起努力殺了他。」

汪滶回答道:「當然可以,早晚都要殺他的。你別忘了幫我勸說久久田子。」

辛大郎回答道:「好。」

金甲大鷹飛到了南通州的上空,辛大郎開大排氣孔,金甲大鷹降落到低空。汪滶跳了下去。

辛大郎關小排氣孔升起金甲大鷹飛向義烏縣。

張經收復了紹興縣。躲在郊野的紹興縣官兵跑回來守城。張經率軍趕回江陰縣。唐萱聽到張經大捷,於是從無錫城外圍撤軍回義烏縣。

戚英聽到張經收復了紹興縣驚喜不已,想早點練好兵去收復寧波城。

寧波城的倭軍守將八犬和九犬,帶領三千倭兵駐守寧波城,已經兩個月沒有領到軍響了。大軍依靠掠奪勉強維持著軍費的開支。

兩人聽聞辛六郎海戰失敗後,摘下了骷顱旗幟換為黑布旗,宣佈寧波城脫離辛六郎的控制另起爐灶。

且說義烏縣,大力士吳惟忠和鄉野彪漢陳大成應募參加了戚家軍。兩人應募的時候是以普通新兵的方式應募進戚家軍的。

兩人自信武功高強,以為戚英會高看他兩一等,至少會提高一點軍響。但是戚英就把他們當普通士兵看待。兩人覺得受委屈有些後悔加入戚家軍。

吳惟忠不滿道:「我這麼一身力氣,官兵請我我都不去,要不是看在戚將軍抗倭有名聲的份上,我才不會跑到這裏來坐冷板凳。」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陳大成不服氣道:「我還不是看在他抗倭有功的份上才參加的戚家軍,咱倆這一身本事卻被他當作新兵訓練著實委屈,怎麼說也該給咱倆一個把總噹噹吧。」

兩人的對話傳到了戚英的耳朵裡。戚英當作沒聽見繼續冷淡兩人。

在平息礦場打鬥的時候戚英就注意到了這兩個人,兩人雖是礦工,但武功高強號召力大,在各自的隊伍中就是帶隊打鬥的頭頭。

三千新兵需要將領帶隊,戚英在練兵的時候留意隊伍裏面的將苗。

吳惟忠和陳大成早就成為了他心中的將苗人選。戚英覺得這兩人野性強不愛受約束還需要打磨打磨,於是不急著提拔兩人。

經歷了台州戰事,戚英積累了不少軍事經驗,和唐萱探討選將的經驗。

戚英覺得選用將領,既要考察品德和修養,也應注重才能和學識,得把將領品德好、武藝高的人才選拔出來委以重任。

戚英論練將,首先強調正心術,要求將帥明白事理和利害,做到理明而後識定,選將之時要注意選出那些品行端正的人,對於那些沒有德行的人,即便有智謀和韜略也不足為用。

他認為在平時就應注意加強對將帥的教育,正將帥之心術。並且這種正心術的行動貴在長期堅持,而不應追求一蹴而就。

再次是習武藝。除了上述心術端正、精通兵法、學識廣博之外,將帥同樣也要練習武藝。

戚英覺身為將領也要學好武藝,不懂武藝那就分辨不出手下士卒練的是花法還是實招,難以判別他們武藝的高低,也就無法將武藝高強的士卒安排到合適的位置。

所以將帥必須做到正心術、立志向、明死生、辨利害、做好人、堅操守。

他覺得吳惟忠和陳大成心術正,抗倭的志向也有,也不是怕死的人,辨利害方面可以教導,在礦場辛苦幹活不會是那種偷雞摸狗之流,唯一要考驗的就是堅操守了。

一個受不了委屈的人,萬一哪天賞罰不均責罰失就當叛變投敵了那就頭大了。戚英故意冷淡兩人看兩人能不能忍受得住委屈。

唐萱拿出了張經寫的兵書給戚英看。張經的兵書是瓦氏夫人送給唐萱的。瓦氏夫人是希望唐萱可以拿著兵書多找戚英探討。

戚英敬佩張經,張經是極少數能率領官兵打勝仗的人,軍事經驗一定有獨特的地方。戚英喜出望外打開了張經的兵書。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戚英看到張經總結帶兵打仗的?須具備的條件是,要有忍受辛苦公平公正治理民眾的才能;不能急功近利;臨陣膽識要強;要有不怕死的精神;要有廣才學識,將帥既要讀文韜武略,也要讀經史子集。

張經兵書說每次戰鬥,敵我雙方出動的人數雖然多,但決定戰爭勝負成敗關鍵的就是要有能扛得住潰敗穩得住軍心的核心隊伍。

張經還指出治軍要以細節入手,強調隊伍必須能扎硬寨,就是鞏固營房和軍防。

戚英對張經的軍事經驗感悟頗深,比如其中一條,提到官兵來源分散,編制一支以鄉土宗族為核心的作戰隊伍為中堅力量能提高戰鬥力,非常認同。

一個月後,吳惟忠和陳大成找戚英訴說不滿,要求升為把總提高軍響。

戚英一聽暗自高興,士兵想上進是好事。戚英令吳惟忠當路探去打探無錫城,令陳大成帶老兵兩百人去支援紹興縣。兩人高興得令而去。

辛六郎看到了翠翹的信,的確是她的字跡,得知翠翹邀請他去岱山島,沒有懷疑就跟隨陳東前往岱山島。

他帶著十名護衛上岸登上了岱山島。陳東帶領他進入島兵營地。

進入島兵營地後,辛六郎沒有發現翠翹的身影,才知道中計了,拔刀想反抗。

陳東吹一聲口哨,兩百島軍鳥銃兵沖了出來將辛六郎一夥人團團包圍。鳥銃兵將辛六郎身邊的護衛全部射殺。

辛六郎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殺出去的,沒有辦法隻好投降交出了兵符。陳東將辛六郎關進了牢房。

島兵在海岸邊上扎了帳篷營舍。倭軍士兵看到辛六郎沒有出來著急不已。

陳東拿著辛六郎的兵符假傳軍令道:「大佐辛六郎令你們上岸休息。」

倭兵信以為真上了岸住進了海岸營舍。他們把兵器圍成一圈放在營房外面。他們覺得島軍是盟軍不可能搶兵器的,再說人家也不缺兵器所以沒有提防。

次日醒來倭兵發現營地兵器都不見了,靠岸的戰船也都被島兵控制了。

倭兵想奪船反抗,但手裏沒有了兵器,跑到岸邊被島軍鳥銃兵射退。

陳東站在船上大聲安慰道:「倭兵弟兄們稍安勿躁,你們的大佐已經讓位給姬主了,姬主等幾天就來統領你們,你們安心住下等幾天吧。」

倭兵沒有辦法,隻好繼續住進營舍等待姬主的到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