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朝海患》第319章:兩個寺寶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戚英的師父恆智從五台山趕來一起看守倉庫的經過。

季金留梁萬寧的弟弟梁萬榮和湯時茂的弟弟湯時盛共同帶領百名士兵看守倉庫。

倉庫存放的是白銀疏忽不得,所以需要高手壓倉。戚英覺得師父恆智合適,他知道師父恆智這些年練習了很強的彈指神功,守一個倉庫沒有問題。

所以戚英寫好信交給季金。季金存好白銀箱子後快馬加鞭趕往五台山找恆智和尚。

三十六年前,辛大郎駕駛金羽大鷹飛到五台山。

獅子峰頭縱大觀,翻身直上碧雲端;一聲長嘯乾坤外,五指生風月影寒。

這首詩讚美的就是五台山最高峰獅子峰,也叫北台頂,是五台山眾多山峰中的最高峰一覽眾山小。

北台頂上有一個靈應寺,在隋朝時候就已經建立了,但規模小主要是用來存放寺寶的。

靈應寺的頂部用的是黃綠色的琉璃瓦,砌成了一個棋盤的形狀,非常獨特且有禪意。

因為山頂面積小風光好容納的人有限,只有高級別的武僧才能住在寺廟裏守護寺寶。

五台山的寺寶是一把透明的金剛石劍價值連城,不僅輕捷而且鋒銳無比能削金斷銅。

這把金剛石劍充滿了傳說,傳說是五台山先祖們在火山口打造的,貢奉在靈應寺當寺寶。

還有傳說金剛石劍法藏在寺寶金剛石劍裡,但是歷朝高僧查看寺寶都找不到金剛石劍法。

稀世珍寶難免會引起盜賊的惦記,一些歹徒冒險去偷寺寶都未能成功,因為有武僧守護在北台頂山路,歹徒很難殺得到峰頂。

寺寶躺在靈應寺裡安全度過了隋唐宋元幾個朝代,卻在大明嘉靖年間被盜了,這在當時的朝野是一個超級震動的大新聞。

官府都派人調查尋找寺寶但一無所獲。寺寶就這樣莫名其妙丟失了。

但是有一個人懷疑寺寶和天上的大鷹有關,因為寺寶丟失的那天白天,恆智的師父德明發現五台山上空旋飛著一隻金羽大鷹,屁股還冒著黑煙。

德明當時只是輕微好奇並沒有過多留意,認為大鳥遇到山火燒著了屁股而已。

第二天早晨就聽聞寺寶丟失了。德明發現那隻金羽大鷹正在朝著東方飛去,於是對方丈說那隻大鳥可疑,但方丈不信他。

德明隻好獨自離開寺院追趕那隻金羽大鷹。

金羽大鷹中午時分會落下來。辛大郎是人也要燒火做飯不能溂

而德明背著大包的麵餅馬不停蹄追趕,一直追到山東登州衛海邊才把辛大郎追上。

辛大郎差點被德明打死,不過他很狡猾借還寺寶的機會飛起了金羽大鷹。

金羽大鷹把德明抓到空中摔下。德明雙腿摔斷造成了殘疾。

辛大郎駕駛金羽大鷹撲下要殺德明的時候,戚景公將軍率軍趕到了,用鳥銃殺退了金羽大鷹。辛大郎逃回倭國。

戚景公救了德明。所以後來德明告訴他的徒弟恆智,戚景公將軍是他的救命恩人。

十六年後,高級忍術師井上蓋板被辛大郎指使,來到五台山挑戰方丈打擊大明自信心,被德明識破了忍術打敗了井上蓋板。

德明因此圓寂。恆智追殺井上蓋板路過戚堂村說想收了滿月的戚英為徒。

恆智追殺井上蓋板到了倭國,到了倭國後又找不到井上蓋板,於是寄居在日本的寺廟生活了下來。

恆智在日本寺廟生活了兩年,他學會了日語,還寫了一本書叫做《日語通解》。

在這期間,他一直暗中查探井上蓋板的下落。

井上蓋板住在大墜島。恆智在第三年的時候找到了他的住島。

恆智和尚登島,自稱是宮崎鎮的和尚,化緣來到了大墜島。井上蓋板深信不疑。

恆智假裝要住島作法幫井上蓋板增壽。井上蓋板巴不得多活幾年,歡迎恆智住在島上作法幫他增壽。

恆智利用井上蓋板忙碌的時間,鑽進井上蓋板的臥室裡尋找忍術秘籍,終於找到了編成冊子的《忍術秘籍》。

《忍術秘籍》彙集了所有的高級忍術,以及破解它們的辦法。

於是恆智把忍術秘籍偷走,然後去刺殺井上蓋板為師父報仇。

井上蓋板發現恆智和尚是刺客後,使出金蟬飛絲忍術自保,然後又用金蟬飛絲忍術襲擊恆智。

恆智急忙翻書尋找對付金蟬飛絲忍術的辦法,發現整本書裡所有忍術的破解辦法都有,唯獨沒有金蟬飛絲忍術的破解辦法。

還好恆智武功高超,躲開了金蟬飛絲的來襲,但不敢戀戰他把《忍術秘籍》裝進羊皮袋裏,然後跳船逃走了。

後來恆智把日語的《忍術秘籍》翻譯成漢語,書名改為《破忍秘籍》。

在準備回大明的時候,恆智在宮崎鎮發現辛大郎在人群中拍賣金佛和金剛石劍。

辛大郎站在枱子上大聲說,這尊金佛是大明國清寺的寺寶,這把金剛石劍是五台山的寺寶,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價高者得。

恆智聽到是五台山的寺寶,於是製造混亂偷走了金剛石劍,又用金剛石劍對付金羽大鷹削斷了鷹腿抱走了金佛。

恆智背著兩個寺寶劃船出海回到了大明。

恆智把金佛送回國清寺,然後當了國清寺的方丈。

恆智本來想把金剛石劍送回五台山的,但是顧慮辛大郎的金羽大鷹再去偷,所以就私自藏起來了。

後來白象混進了國清寺偷襲了恆智,恆智不知道白象是倭寇,以為是僧人搶方丈權力才傷的他。

恆智左腿殘疾心灰意冷不想找白象報仇,打算回五台山度過餘生,拜訪戚景公時收了戚英為徒。

時光如梭到了今日,五台山新任方丈約高僧登上靈應寺,悲嘆道:「可惜呀,五台山寺寶丟失了三十多年,要是誰能找到寺寶我寧願讓出方丈之位。」

高僧們道:「方丈之位不必讓了,寺寶我們一定努力尋找。」

恆智私下告訴方丈道:「我知道寺寶在哪裏,但不能說出來,因為那個地方現在正處在戰場。」

方丈驚喜道:「真的嗎,你知道寺寶藏在哪裏?」

恆智點頭道:「是的。」

方丈心急道:「戰場不用怕,咱們有武僧可以前去拿的。」

恆智道:「我徒兒戚英正在戰場,我正想趕往戰場幫他,可惜路不通。」

方丈道:「行,你帶一隊武僧前去,不惜一切代價把寺寶找回來。」

恆智嘆息道:「我已經派人探過路了,會稽山山路不通進不去。」

方丈不甘心道:「那該怎麼辦?」

恆智無奈擺頭道:「只要會稽山路一打通,我就趕往戰場。」

這個時候季金趕到了五台山找到了恆智。

恆智看到戚英寫給他的信後大喜,向方丈請求下山幫助戚英看倉庫。

方丈送別恆智下山,雙手合十關心道:「師傅多保重呀,需要幫忙派人來通知五台山。」

恆智感謝道:「多謝方丈。」

季金和恆智一路騎馬趕往京城,六天后到達了京城。於是恆智留在京城看守倉庫。

倉庫的事情處理完畢,季金要趕回高麗國大使館,畢竟大使館少不了他這個館長。

高麗官員也等他一起回去。兩人一起離開大明回到了高麗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