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朝海患》第五十七章:出城野戰
草藥煎好了,黃大節等它不燙了,端來給翠翹喝。他準備親自喂葯給她。

翠翹有點受不了這份熱情,微笑道:「大人我自己來吧。」

黃大節看到翠翹又睡著了,放心的離去了。

出門時,他心裏想,翠翹是夢見和自己大婚時,東門的倭寇闖了進來攪了好事,受到驚嚇病倒的。

這些倭寇欺人太甚呀,竟敢欺負我黃大節的準新娘,破壞我黃大節的大婚,是可忍,孰不可忍。

黃大節召開軍事會議,招呼戚英,張敢,王月嬌,馬鈞和陸勇前來會議。

黃大節道:「今日把大夥叫來,是討論一下如何應對東門倭寇的騷擾,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張敢搶先道:「大人,倭寇每日罵陣吵死人了,他們人數不多才兩千人,我們出城對戰吧。」

張敢的建議很符合黃大節的心意。黃大節現在就想把東門的倭寇趕走,好掃除翠翹的憂慮讓她開心起來。

黃大節高興道:「張千總言之有理呀。」

戚英擔憂道:「大人,張千總的勇氣是值得佩服的。只是倭寇和海盜之間常年實戰,野戰能力是很強的。野戰不是咱們的強項,咱們又孤立無援,戰死一個兵就會少一個兵,還是守城為好。」

張敢聽到戚英的意見和自己相反,以為他是在故意跟自己唱反調,激動道:「教頭,你就這麼怕死嗎?天天當縮頭烏龜。」

黃大節聽到戚英的話雖有道理,但說的地方不是他的關心點。

他只希望能儘快把東門的倭寇趕走,掃除翠翹的憂慮讓她開心起來。

他想起了烽火戲諸侯的典故,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國都不要了。我黃大節好不容易遇到了意中人,把意中人的病情放第一也不過份吧。

黃大節對戚英的意見感到不滿,臉露不悅道:「教頭說得雖有道理,只是倭寇欺人太甚不能這樣不理,這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他們兵力不多,咱們還是可以出城打一打的。」

「對,對」張敢聽到黃大節的觀點和自己的相同,非常高興。

王月嬌聽到黃大節的觀點和戚英的相反,擔心了起來,道:「可是,我覺得還是教頭說的可靠呀。」

馬鈞本來對會議話題漠不關心,大夥討論出來什麼就是什麼了。但是聽到王月嬌維護著戚英的觀點,他就不再漠不關心了,立刻站到了戚英的對立面。

馬鈞建議道:「大人,還是出城打吧,要打就打,哪能前怕狼,後怕虎的。」

張敢也憤然道:「下令打吧,大人。」

除了王月嬌挺戚英,其他人的觀點都和他的相反。戚英隻好默默不再多說了。

黃大節理直氣壯下令道:「大夥都主張出城打,那就出城打吧。」

戚英沒有辦法改變會議的結果,隻得服從。他建議道:「大人真要打,我願意領兵出城。」

黃大節高興道:「好,那就由戚教頭率領民兵出城迎敵。」

張敢和馬鈞其實心裏是怕和倭寇打野戰的,聽到戚英主動請纓出城作戰,暗暗叫好。他們也就不說話了,也不主動請求出城作戰。

戚英要出城作戰了,想起了那桿家傳的神威烈水槍,還遺留在貨郎那裏。他想要是貨郎能在台州城出現把神威烈水槍送來就好了。

他視察完兵舍,已經是半夜,月明星稀,一個人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上,想著明天的戰事。

「戚俠,真是你麽戚俠。」一個聲音從街邊小巷裏傳出來。

戚英聽到聲音,感覺很熟悉,喜出望外道:「貨郎,真是你麽貨郎?」

貨郎背著神威烈水槍從小巷裏跳了出來,月光灑在他花白的鬍子和油黑的臉上。

貨郎高興道:「戚俠還記得我的聲音呀。」

戚英和貨郎再次重相逢非常高興。他抱了一下貨郎的肩膀,高興道:「真沒想到在台州城還能遇到你。」

貨郎笑道:「其實我已經來台州城送貨多次了,看到你在城內當教頭,打心眼裏歡喜。為了不打擾你,我默默的幫你保管著寶槍。如今倭寇來了,我猜到你要用槍,就來送槍給你了。」

戚英收了寶槍,感謝道:「謝謝老人家,真是有心了。」

貨郎告辭離去。戚英目送著他微駝的背影消失在夜色裡。

台州城屬於知府,比州縣大,四個門都有護城河保護,因此稱為台州城。

城牆高二丈有餘,下寬上窄,呈梯形,頂部外側設置雉堞,內側砌築女牆,牆身還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外突的馬面。

次日天亮後,張敢打開東門,放下弔橋。戚英扛著槍率領民兵出城。

民兵分成五個方陣,每個方陣有五百人。每個方陣由一名百夫長指揮。季金屬於其中的一名百夫長。

五個方陣連成一片呈現出一個大型的方形陣型。戚英站在陣型前面。

王月嬌從城內追了出來跑到他的身邊。戚英見她跑出來了,生氣道:「你怎麼跑來了?快點回去。」

王月嬌抬起下巴倔強道:「我偏不回去。」

倭軍擺的也是長方形陣型,白象站在陣型前面。

白象手裏拿的兵器是一對鍍金銅輪,外形有點像鑼。不同的是,白象手裏的金輪,在中央部位有凸起的地方,能方便人手握拿。

白象握著金輪,指著戚英問道:「來者何人,快報上大名。」

戚英舉著槍怒目白象:「爺爺的大名叫戚英,你是何方妖孽,為何戴著面具?」

白象哈哈大笑道:「原來打劫糧食的就是你呀,今日饒你不得。」

兩軍弓箭兵一陣對射。

戚英舉槍刺向白象。民兵陣型整體前移跟上。白象也率軍衝上。兩個大方陣交戰上了。

戚英和白象交上手了。戚英槍快如風地刺向白象。

白象舉起金輪抵擋。金輪在他的手裏,就像是一面金盾,毫髮無損地擋住了戚英刺來的兩槍。金輪被槍鋒刺中後,顫響而不破。

戚英感嘆,好堅硬的金輪,接著繼續刺。

民兵握著長槍對戰倭兵。槍林和刀林擠成排劈裡啪啦的碰撞。

民兵初次作戰,服從戚英的軍令,不求主動追敵,但求守住陣型,不讓倭軍撕破方陣。倭兵兇狠,雖然砍殺了一些民兵,但民兵陣型依舊穩固不亂。

王月嬌揮舞著鴛鴦刀,有驚無險地砍倒了兩名倭兵。

白象又拿著金輪擋了戚英幾槍,大口喘氣道:「好厲害的槍法,我不是你對手,咱們後會有期。」他說完轉身後退。

戚英心裏,這戴面具的人功力高強,擋槍時步子可以不動如山,不至於這麼不經打呀。

而且奇怪的是,這個人一直在守,沒有主動出招進攻。

兩軍交戰半柱香的功夫都不到,傷亡才剛過百,白象就下令倭軍撤退。

民兵見倭軍敗退,正要全部壓上追。戚英下令鳴金收兵。民兵聽到鑼響沒有追擊倭軍,有序地撤退回城內。

王月嬌看到倭軍沒打一會就撤了,不可思議道:「原來倭軍也就這樣呀,這麼快就逃跑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