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朝海患》第六十五章:十年潛伏
道可剛一下山,唐萱就在山腳下立了一塊大木牌。木牌上寫著幾個大字:難民可上天台山躲難,廣西狼兵守山護民。

這對當地的百姓可是一個大好消息,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台州城寧海縣的鄉野。

仙居鎮的馬家莊有大片田地。莊主馬新先前派兒子馬鈞運糧支援台州城,後來聽說天台山可以躲難,就率領全體莊員躲到天台山去了。

桃渚所的萬順鹽場,富得流油。倭兵搶佔了鹽場。鹽廠主萬順不服,聽到天台山有狼兵把守,能保證家屬們的安全,山上還盛產飢荒糧板栗,就帶領全體鹽場工人以及他們的家屬上了天台山。

健跳所顧家堡漁場。倭兵把他們的曬魚場給佔了。堡主顧武不服,帶領堡丁以及他們的家屬跑到天台山加入到狼兵的抗倭陣營裡。

天台鎮的陳氏織造,廠主陳芳擔心布匹被搶,也帶領全體織工拉著布匹躲到天台山去了。

鄉野的村民往天台山跑,台州城的市民也覺得去天台山躲難好,那裏還盛產飢荒糧板栗。

台州城戰事正緊又面臨著缺糧,市民們紛紛躲難到天台山去了。擁擠不堪的街道變得越來越寬敞。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了。

戚英本來住在黃大節安排的民屋裏,但是顧慮被人盯哨,就搬到兵營裡去住了。他在兵營裏面舉行軍事會議別人就盯哨不了了。

他和王月嬌遊街時察覺到市民的人數在日日減少,派人打探得知有一支狼兵駐守在天台山立木牌號召難民上山躲難。

他猜想應該是唐萱的隊伍,於是派信使去聯繫唐萱。

黃大節也發現了這一怪現象,好奇問戚英:「台州城的市民怎麼不回城了?在城外不怕凍死呀。」

戚英回答道:「大人,我已經打探過了,天台山上駐有廣西狼兵,市民們都去天台山躲難了,那裏確實比台州城安全。」

「哦,」黃大節摸著黑瘦的臉道,「去了也好,比台州城安全,我也可以減少不少壓力。」

戚英顧慮道:「我只是懷疑天台山的糧食夠這麼多人吃嗎?」

黃大節道:「山上果子多盛產飢荒糧板栗,住那裏人心不慌。」

翠翹也發現台州城空蕩了不少,從黃大節的嘴裏得知有一支狼兵駐守在天台山。她令小花把這個軍情傳送給辛五郎。柴三又目送小花出城。

辛五郎得知台州城裏大量的市民擠到天台山去了,把白象召回海門衛,怒問:「你怎麼不令人看緊山門,怎麼能讓這麼多難民上了天台山?」

白象聽到有這麼多難民上了天台山,氣得大叫道:「都是那個狼兵千總唐萱壞了我的好事,她把山門給把製住了。我下山時勸告她不要放難民上山,哪裏曉得她竟然把我的話當成了耳邊風。」

辛五郎怒問:「那你為啥不殺了她?」

白象回答道:「她武功高強,三丈高的山門都可以翻得上來,我無法短時間內殺死她,我一動武就會暴露出姦細的身份。我要是暴露出姦細的身份,以後還怎麼打探情報呀。」

白象原來就是天台山的方丈道可。辛五郎十年前買通了大明官員,強令國清寺方丈恆智接受僧人白象。白象被辛五郎安排到天台山當僧人。

後來白象在當僧人期間殺跑了方丈恆智。由於他資歷不夠要避嫌當不了方丈,就選一個了老實的僧人松燈當了兩年方丈。

後來松燈被他威脅得退居幕後,他強佔了方丈的位置,自封方丈主持寺廟。

國清寺遊客如織,每年有很多官商前去燒香。當寺廟的方丈能夠接近這些官商,能從他們的喝茶交談中套出大明的情報。

白象當年行刺豐臣秀吉想回日本是回不去了,辛五郎安排他在天台山當姦細,一當就是十年。

他過慣了寺廟的好日子,害怕自己的身份被暴露無地可去,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在眾人面前展露武功的。因為他的武功套路不是中原的套路,很容易被人識破是姦細。

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當和尚吃不到葷菜,但是寺廟的廚子廚藝好,能把素菜做出很好的味道,他也就習慣過來了。

他呆在山上本來不想回海門衛看望老戰友的,是因為唐萱強行上山把控了山門,侵犯了他的權利,逼得他下山回營搬救兵。

辛五郎聽到白象說短時間內殺不了唐萱,氣得臉皮鼓鼓,道:「那你想想其他辦法殺她嘛。」

白象道:「殺唐萱我不好親自動手,我這次回營是就是為了選高手上山殺唐萱。」

辛五郎道:「我查探過了,唐萱是瓦氏夫人的徒弟武功高強,細作營的人未必刺殺得了她。」

白象憂慮道:「那該如何是好。」

辛五郎想了想,道:「等井上蓋板來了以後我問問他有沒有好辦法刺殺她。」

「好,」白象離去騎馬趕回營地。

戚英打聽到了一個重要的軍情,那就是在會稽山的山腳下,在山路的進口處,山匪也立了一根木牌。木牌上寫著醒目的大字:都是叢林人,唯有會廣西話者可通行。

原來辛五郎還沒有放棄請君入甕滅狼兵的計劃,還想繼續引誘狼兵進來進行圍殲。

他雇傭了一名廣西籍的海盜去會稽山把關,特意下令會稽山的山路隻放會講廣西話的人進來,暗中意思就是鼓勵廣西狼兵進去。

廣西話不是那麼容易學得會的,此刻能講廣西話的只有廣西狼兵了。

唐萱也看到了山匪立的這塊木牌,半信半疑不敢進山路。後來狼兵路探去試探,發現山匪真的不攔截會講廣西話的人,哪怕是狼兵也不攔截。

唐萱好奇不已,這山匪對狼兵也太照顧了吧,覺得有些受寵若驚了。

天台山難民多了後出現了糧食危機。唐萱派信使去蘇州聯繫瓦氏夫人告知天台山需要糧食支援。

蘇州城稅收豐富,存糧豐厚,一直被汪直視為大肥肉。汪直佯攻常州時已經吸引出了一部分蘇州守軍救援常州縣,然後聲東擊西派主力偷襲防守空虛的蘇州城。

瓦氏夫人早就算好了汪直的戰術意圖,提前埋伏在汪軍進攻蘇州的必經之路旁側襲汪軍救了蘇州城。此戰之後蘇州官民把瓦氏夫人當作救命恩人一樣看待。

瓦氏夫人查探到會稽山不攔截狼兵,對狼兵很照顧,也不打算浪費機會。她請求蘇州知府劃撥糧食支援天台山。蘇州知府眼皮眨都不眨就支持瓦氏夫人。

她派士兵拉車運糧去天台山,為了防備山匪反悔,她規定每支拉糧的隊伍人數不能超過二十車,隔一段長距離後,後面再跟一隊運糧隊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