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朝海患》第十六章:落魄鬧市
且說戚英寫好奏摺封好口子,把奏摺交給了羅拱辰。

羅拱辰派衙役把奏摺上交到杭州知府趙文華手裏。

趙文華看到是戚英的奏摺,冷哼一句:「一個小芝麻官,救援寧海縣遇阻,又救援舟山島失利,還敢寫奏摺耶?」

他好奇拆開奏摺看了看,見是戚英舉報知縣徐惟學背叛朝廷。

他冷汗直冒,心想戚英膽子好大,敢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憑猜測就舉報大官,這還得了!要是他還呆留江浙地盤,以後難免不會舉報自己。

趙文華思定,得想辦法把戚英趕出江浙兩省。

他把打開的奏摺,塗糯米封好,六百裡加急送往朝廷。

他隨後讓前線監察官羅嘉賓也寫一封舉報奏摺,舉報戚英救援舟山島再次無功,損兵折將,還和舟山島知縣徐惟學鬧矛盾,以客犯主。

兩封奏摺先後送到嘉靖皇帝手裏。嘉靖皇帝先是看到戚英舉報徐惟學背叛朝廷的奏摺。

嘉靖皇帝雖覺得徐惟學這人不可靠,但在沒有消滅汪直的局勢下,暫時不好擼掉他的官,避免他反水,不利於挖汪直的牆角。

因為舟山島原是汪直的地盤之一。徐惟學趁汪直在日本地盤居住的時候,帶著舟山島歸順了大明,還把島上汪直的心腹勢力給清洗了,殺掉了汪直的心腹兵將上千人。

徐惟學雖然是帶著舟山島一起歸順的,當了舟山島的同知官職,實際舟山島的控制權還是在他的手裏。

嘉靖皇帝派幾路水師支援舟山島的目的,是想借這個機會,往島上打入明軍,牽製徐惟學,奪取舟山島的實控權。

戚英的奏摺正是嘉靖擔心的地方。在明軍還沒有控制舟山島時,徐惟學叛變是非常容易的。

嘉靖即使下旨治罪徐惟學,實際上也懲罰不了他,除了派兵剿滅。所以,嘉靖相信戚英的奏摺,但沒有辦法懲罰徐惟學。

畢竟戚英沒有上報證據,只是空口論斷舉報,嘉靖正好用這個理由,不認定徐惟學是叛徒,只能等待機會再圖謀除掉。

戚英的奏摺,也給嘉靖敲了警鐘,派水師支援舟山島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嘉靖下旨密令各地水師禁止前往支援舟山島。

海州和江洲水師已經準備完畢,正要出海救援舟山群島。

嘉靖皇帝的一道聖旨下來,這些水師就停止了出海。

各地不再派兵救援舟山群島。

嘉靖又收到了羅嘉賓送來的奏摺。奏摺說徐惟學和戚英在鬧矛盾。

戚英能在舟山島站住腳,分分徐惟學的權也好。鬧矛盾卻不能在舟山島站住腳,鬧這個矛盾有啥意思?

嘉靖在廟堂,雖看不到前線的具體實情,只能憑這兩封奏摺猜測前線的情況。

他坐在紫檀綉凳上打坐,藉助檀香思索。

打坐完畢,他在戚英的奏摺上批紅道:戚英救援寧海縣和舟山島失利,又以客軍無證據舉報大官,著!摘除戚英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官職,剝去戚英山東援兵營所有軍職,削職為民。

嘉靖皇帝批複戚英的奏摺送到達了杭州城。

趙文華打開奏摺,看到戚英被削職為民,感到很滿意。

他派官員將奏摺送到平湖縣。官員向戚英宣讀朝廷批複的奏摺。

戚英聽到自己被削職為民,連世襲登州衛也被剝奪了,木然呆立了許久。

雖然這些處罰在意料之中,但真的到來時,還是倍感失落。

他從山東出發時是鬥志昂揚的,希望能在戰場上衛國殺敵,解救百姓。

順便要是能立個功名,當然是最好不過了。雖然自己抗倭本意不是為了封侯。

現在倒好,抗倭未勝,功名未成,反倒被削職為民,連祖上的世襲登州衛也丟了。

壯志未酬先被罰,沒感受到打擊那是假的。

他心裏愁苦,借酒消愁幾日。

山東兵見戚營長被削職為民了,紛紛要回去。他們要戚英一起回山東。

戚英擺手道:「你們回去吧,我要留在這裏。」

山東兵把戚英安慰了一番,都紛紛回去。隻留戚英一人呆在平湖縣。

羅拱辰見戚英被削職為民後,情緒失落,安慰道:「你雖然當不了兵了,但也沒什麼。不如留在平湖縣討個老婆,過過日子。」

戚英道:「我心裏不服,我不甘心這麼認輸。我氣憤那股山匪。都怪會稽山的山匪阻擋了我的道路,不然我不至於一路落魄至此!」

羅拱辰問道:「氣憤又如何?你還想剿匪?」

戚英點了點頭,道:「對山匪,軍民都可殺之!我要剿了他們!」

羅拱辰吃了一驚,沒想到戚英還真這麼想。他提醒道:「你一人去剿匪如何剿?匪窩如狼窩,只怕有去無回。」

戚英堅持要去會稽山剿匪。羅拱辰也不好阻攔。

他幫戚英打包好乾糧,送戚英出城。

兩人在城門口互道保重分別。

戚英穿著青色布衣,背著神威烈水槍,戴著氈帽,步行趕往杭州城。

他風餐雨宿步行五日,到達杭州城時,已經是滿臉憔悴,身上的乾糧也吃完了。

杭州城內車水馬龍,鬧市一片繁榮。

戚英沒有目標的在城內遊走。他肚子餓了,身上卻沒有盤纏。

他想找份活乾,賺點銀兩,解決肚子問題後,再上山剿匪。

他看到有一家麵館招聘夥計。這家麵館有兩層,人氣旺,生意好。

他進入麵館應聘。

那掌櫃看到戚英背著槍,一臉硬氣,擺頭道:「當店小二要能說會道,要討好客人,你這樣拿槍一臉硬氣的,幹不了這個活。」

戚英被拒絕,轉身欲離去,但肚子餓得咕咕叫。

他又轉身回來對掌櫃道:「掌櫃,能不能借我幾個麵餅,我找到活乾後,很快還錢給你。」

掌櫃摘下眼鏡片,好奇看了看戚英,道:「你這個身子板,四肢健全的,怎麼不去當兵?當天去當兵當天有飯吃!沒看到城內到處貼募兵榜嗎?」

戚英無法解釋,不好意思地低了低頭,轉身離去。

他剛要走出店門,由於走路時沒抬頭,在門口撞到了一個人的胸脯。

那人背後的護從大聲道:「你這人怎麼走路不看人?」

戚英抬頭一看,被撞著的人竟然是張經。他驚喜道:「張將軍,是你呀!」

張經一看是戚英,還穿著布衣,驚訝問道:「戚營長?你怎麼在這?你沒穿軍服?」

戚英低了低頭,輕聲道:「我已經被削職為民了,來杭州討生活。」

張經大概猜到怎麼回事了。他關心問道:「午飯吃過沒有?」

戚英擺了擺頭。

張經拉著戚英的手,到一張八仙桌坐下。

他對掌櫃大聲喝道:「掌櫃的!這位是抗倭千總,差點命喪舟山島,你怎麼可以讓他餓著肚皮離開?」

掌櫃被訓,嚇得急忙出來彎腰賠禮。他對夥計大聲叫喚道:「麵條,麵餅抓緊上來。」

「來嘞!」一小二端來四大碗熱氣騰騰的白麵條,兩盤麵餅。

戚英抓起麵餅吃了兩個,接著吃麵條。張經三人也吃著麵條。

戚英吃飽了後。張經問他舟山戰事。戚英將舟山戰事講了一遍。

張經聽後一臉憤怒,罵道:「王八羔子,一會投降這個,一會背叛那個!」

戚英道:「我雖然拿不出證據去舉報,但我不後悔!我寧可被罰也要提醒朝廷注意徐惟學這個姦細。」

「你做得對!」張經關心道,「如今你被削職為民,回軍隊暫時不可能了。不知道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回山東老家嗎?」

戚英道:「我不回去,我要挑了會稽山匪寨。」

張經感嘆戚英的英勇氣概,但又怕他一時衝動去送死,提醒道:「會稽山匪人數眾多,你一條槍上山硬戰無疑是送死!」

戚英堅定道:「死就死耳,我意已決也!」

張經見戚英鐵了心要去,建議道:「真要剿匪,只能打入內部去智取!」

戚英點頭道:「我也熟讀過兵書,雖過去的幾場戰事沒發揮出來。但我自信不傻,剿匪我會用智的。」

張經聽後點了點頭。他摸了摸衣服,摸出了四兩銀子,又向兩名隨從,借了三兩銀子,總共七兩銀子,擺在戚英面前。

他道:「我們身上只有這麼多銀兩,給你當盤纏用。此次分別,下次不知能否再見,兄弟多多保重呀!」

戚英收了銀兩,眼眶泛紅有淚。一分錢能難倒英雄漢呀!張經雪中送炭的七兩銀子,能省去自己很多麻煩。

他用手臂擦了擦眼睛,感激道:「多謝將軍!」

張經和戚英在街道互道珍重分別。

戚英在街道買了幾包麵餅背上。他想了想,步行去會稽山少說也有兩天路程,不如叫輛馬車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