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朝海患》第一百章:暗中使絆
向戚英走來的這個人就是白象。

他面帶微笑和藹道:「施主,貧僧是寺院的方丈,我望見你氣勢不凡特來問候一下,不知如何稱呼。」

戚英看到來者頭頂上有五個戒疤,手持著禪杖,原來就是寺院的方丈,問候道:「方丈你好,我叫戚英。」

白象笑道:「戚英?莫不是台州城的戚教頭?」

戚英微笑回答道:「正是我,這幾天要借住寶寺打擾寺廟清靜了。」

白象和藹笑道:「施主客氣了,戰亂時期分出一些禪房幫困是應該的。」

戚英感謝道:「多謝方丈。」

白象雙手合什道:「善哉,善哉,教頭上山是要辦什麼事情吧,需要貧僧幫忙嗎?」

戚英回答道:「沒什麼大事,準備勸說難民們回鄉務業。」

白象感嘆道:「阿彌陀佛,需要寺院幫忙儘管說,貧僧告辭就不打擾你了。」

戚英拱手作揖道:「方丈好走。」

戚英回到膳房,唐萱已經做好了飯菜。兩盤素菜,一盤油燜大蝦。

戚英驚喜道:「哇,你還真的炒了一盤油燜大蝦呀。」

唐萱笑道:「這個蝦還找得到食材,至於把子肉,德州扒雞那就沒有辦法找到食材了。」

戚英感動道:「很不錯了,沒想到天台山還有蝦。」

唐萱笑道:「當然有啊,有瀑布就有水潭,有水潭就會有蝦。」

戚英償了一口蝦,豎起拇指贊道:「萱妹你真是上得了戰場,下得了廚房呀。」

唐萱高興道:「謝謝誇獎。」

白象探問得知戚英想勸難民們回鄉務業,這不是一個好主意。他想給戚英使絆子阻止難民們回鄉,同時發泄對他的怒恨。

白象晚上提著燈籠去找馬家莊的莊主馬新。

馬新見方丈晚上來敲門,好奇問:「方丈晚上來有何事?」

白象和藹道:「沒有什麼事,只是想給馬莊主提個醒,雖然有消息說倭寇慘敗,但倭寇很可能會捲土重來,不等一年半載不要下山為好。」

馬新半信半疑道:「倭寇會捲土重來嗎?」

白象雙手合什,故作高深道:「阿彌陀佛,可能性很大的。」

馬新踱步來回走動拿不定主意。

這個時候辛五郎走了進來,插話道:「父親,方丈說得對呀,我聽說二十年前倭軍眼看就要被趕到大海,官兵一停攻,過了半年時間就捲土重來了,還把官兵圍困在上峰嶺。

現在倭寇剛剛大敗,不確定的事情還有很多,咱們還是先觀望兩個月再看吧。」

馬新覺得兒子說得有理,點頭道:「說得好,鈞兒真的成熟了,咱家就不急著下山等兩個月再說吧。」

白象看了看假馬鈞,覺得這個人的眼神好熟悉,二十齣頭的馬鈞不應該有這麼陰鷲的眼神。再說他這個年齡怎麼會知道二十年前的戰事?

白象知道辛五郎會易容術,有點懷疑是他,但是看到馬鈞的肚皮沒有辛五郎的肚皮大,又不敢確定他就是辛五郎。

白象離開馬新家後,打著燈籠又去串顧家堡漁場主顧武家的門。

顧武聽到白象的勸說後,不以為然道:「怕個啥子嘛,倭寇再來我再躲到天台山就是。」

白象繼續苦勸道:「顧堡主呀,貧僧是一片好心呀,佛門重地吵鬧不得,何苦來來去去地吵鬧出家人呢?再等幾個月就是。」

顧武正在為難之際,假馬鈞趕來了。

顧武見馬鈞趕來了,好奇問道:「少莊主夜晚找我何事?」

假馬鈞道:「我父親讓我來勸說堡主,倭寇可能會捲土重來,咱幾家一起呆在山上再觀望兩個月,不要來回折騰佛門重地為好。」

顧武聽到馬鈞這麼說就拿定主意了,決定兩個月後再下山。

白象驚訝,這個馬鈞還一路跟來幫自己呀。

白象又去鹽場主萬順家串門。萬順想回鹽場賺錢不同意方丈的意見。

這個時候假馬鈞又來了,勸說道:「萬順場主,你現在趕回去曬鹽,萬一倭寇捲土重來把你辛苦曬出來的鹽搶走了,你不是白忙一場嗎?」

萬順覺得馬鈞說得有理,匆忙趕回去曬鹽不理智,就同意了方丈的主意,兩個月後再下山。

白象懷疑這個馬鈞就是自己人了,不是辛五郎本人就是倭軍細作營的人。

還有陳氏織造的廠主陳芳。她開始不同意逗留在山上,聽到馬鈞說三家都不肯下山,心裡就沒底了,也就不打算下山了。

次日,唐萱和戚英去四家串門拜訪,勸說他們回家務業,結果沒有一個人同意。

唐萱納悶道:「奇怪,他們怎麼都不肯下山呢?」

戚英猜想道:「估計是擔心倭寇捲土重來。」

唐萱擔憂道:「他們要是不肯下山,那台州寧海市民吃的糧油,魚蝦,鹽,還有穿的衣服就要斷貨了。」

戚英道:「那樣的話,只能依靠杭州城送貨了。」

唐萱驚訝道:「那成本得多高呀,還要被山匪收過路費。這不是要增加台州寧海軍民的生活負擔嗎?」

戚英道:「你說得有道理,但是這四家人就是不肯下山咱們帶兵的又強管不得。除非有台州知府文件支持咱們,不然咱們強製他們下山容易越權惹怨。」

唐萱道:「台州知府的支持?我看黃大節的官運應該到頭了,新任知府的到來也是一個月以後的事了吧。」

戚英分析利弊後道:「咱們不必急著管這四家,先勸說台州城的市民回城吧。」

唐萱點頭道:「好。」

白象和辛五郎看到戚英勸不動四家人下山暗自得意,沒有這四家開工務業,台州寧海民眾想恢復正常生活都困難。

到時候台州寧海的貨物供給都需要從杭州城運送,還要被山匪盤剝過路費,民眾的生活負擔就會很重。

辛五郎之所以這一仗要準備二十年,原因是上峰嶺那一戰把辛氏家底都打光了,他需要一邊收稅一邊發展軍力。

辛氏家族在日本被趕到了邊緣之地,產稅低養活一萬兵都困難更別說發展大軍了。

二十年前的侵明戰爭是因為辛氏家族還有一些家底。

辛五郎用最後的家底作賭注,想一口吞掉大明兩個省泥槃重生,結果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賠了夫人又折兵。

現在家底耗光了,辛五郎沒有實力像汪直那樣再來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他需要在大明打造一塊有油水能賺錢的封閉基地補血,尋機東山再起發展勢力。

台州寧海地區產鹽產絲綢產魚蝦產糧食,是辛五郎眼饞的肥沃之地。

倭軍局勢好的時候,辛五郎強製這四家人當奴隸為他創造財富。結果這四家聽從唐萱的號召躲到天台山去了。

峰迴路轉局勢發生了變化,現在倭軍戰敗,這四家人呆在山上不回去務業反而對辛五郎是好事了。

會稽山匪可以趁機收過路費,提高台州寧海軍民的生活壓力。

這也是辛五郎幫助白象勸說四家人不要下山的原因。白象已經領會到這個馬鈞是易容的是自己人。

如果不是辛五郎肚皮餓瘦了,白象已經猜到假馬鈞就是辛五郎了。

戚英和唐萱勸說上萬名台州城市民回城,維護著他們下山的秩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