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陞官!發財!死皇帝!》《請上明宗徽號冊》
天成四年就在安重誨和秦王的折騰中悄然無聲的度過了,很快,天成五年就來了。

比起往年皇帝都跑去汴州過年,今年李嗣源難得在京過了一次年,整個京城過年的氣氛更是漲了幾分,就連新年第一次大朝會,眾人都覺得新鮮了幾分。

畢竟過年見次皇帝也不容易!

而李嗣源更是在大朝會上搞了件大事,那就是他想改元。

李嗣源喜歡好兆頭的習慣一直沒變過,甚至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更甚從前。

昔日他剛稱帝,用天成年號時,朝廷一窮二白,連百官俸祿都發不起,如今國泰民安,百姓富足,已有小康盛世之兆,李嗣源覺得,自己怎麼也得弄個體現小康盛世,更吉利的年號才是。

對於皇帝提想改年號,眾大臣倒也沒什麼反對,大唐皇帝素來喜歡改年號,從唐高宗李治的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到武則天的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除了唐高祖唐太宗,哪個皇帝不改幾次年號,所以眾人聽到皇帝想改年號,都表示接受良好,甚至還獻計獻策。

最後,在眾大臣集思廣益和李嗣源拍板下,定下了新年號「長興」。

天成五年二月,李嗣源祀圜丘,大赦,改元長興。

……

改元是朝中大事,不光要祭天,大赦天下,皇帝還要賞賜百官,當然同時,百官也要恭維一下皇帝。

這具體方法,就是給皇帝上個尊號(亦稱徽號)。

自從唐玄宗首創了由群臣給自己上尊號,開元以後,宰相率百官上尊號,就成了常製。

而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又恰逢改元,朝中不少大臣就開始鼓動馮道趙鳳兩個宰相帶著群臣上奏,請求給皇帝上徽號。

這事算是好事,也不勞民傷財,就出幾篇文章讚賞一下皇帝,再送個尊號,馮道和趙鳳還是很樂意做的。

於是,長興元年三月,馮道趙鳳上奏:

如今天下安定,連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實乃陛下仁政所致,臣等請求上尊號以顯陛下仁德。

李嗣源接到馮道等人的上表大喜,樹的影人的名,人活一輩子,不就圖個好名聲麽,而且身為君主的,尊號是要留名青史的,李嗣源自然想要。

只是,要矜持啊!

李嗣源忍痛回復:朕之所以能把天下治成如今模樣,全賴宰相和大臣們鼎力相助,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至於尊號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大臣們接到皇帝回復,深知皇帝嘴上說不要,可心裏肯定是想要的,於是,馮道和趙鳳又一次上奏。

第二次,李嗣源還是謙遜的拒了。

馮道和趙鳳領著群臣又一次上奏。

事不過三,這次,李嗣源終於「勉強」同意了。

於是,給李嗣源上尊號的事正式開始。

上尊號這事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具體是給皇帝選個像「太上至道聖皇天帝」這個的不超過二十個字的好尊號,然後再附加幾篇曆數皇帝一生功績的文章。

選尊號的事,自然由禮部一群老夫子在那商討,而這幾篇曆數皇帝功績的文章,卻是必須由朝中重臣執筆。

朝中目前能稱上重臣的有:樞密使安重誨、首相馮道、次相趙鳳、身居高位沒什麼實權的太子少傅李琪還有六部尚書。

安重誨寫個信還行,對於寫文章,安重誨很有自知之明,直接沒摻合。

馮道身為首相,給皇帝上尊號時寫文章義不容辭,馮道就決定等處理完政務有空給皇帝寫一篇。

趙鳳身為翰林出身,又是幽州有名的才俊,有些躍躍欲試,不過一想到馮道,趙鳳直接熄了這心思,班門弄斧,有馮道的文章在,他就不寫出來丟人了。

六部尚書亦是如此想的,有一個筆杆子出身的首相,他們何必自曝其短。

只有身為才子的李琪很是自信,精心寫了一篇,打算等馮道在政事堂寫完,他就把自己這篇拿出來,和馮道好好比上一比。

……

這日,馮道和趙鳳在政事堂處理完政務,馮道看著有空,就抽出一張紙,準備寫給皇帝的那篇文章。

趙鳳一看到馮道抽出的是特地給皇帝上表的紙,就知道馮道要寫給皇帝的文章,不由走過來,打算看看馮道怎麼寫。

就見馮道抽出紙,鋪平,用紙鎮壓著,然後提筆,幾乎未加停頓,就寫起來。

趙鳳心裏嘆服,跟馮道這麼多年,他最佩服就是馮道的腦子,馮道寫文章、處理奏章從來幾乎沒有阻塞,下筆則成。這份謀斷,只怕太宗年間的房謀杜斷也不過如此。

趙鳳在那想的時候,馮道已經筆走龍蛇,一篇文章躍然紙上,看著趙鳳在旁邊,馮道放下筆,打趣說:「趙相莫非想要點評一二。」

「點評自然不敢,拜讀一下還是可以的。」趙鳳也很好奇馮道寫什麼,笑著說。

馮道拿起紙,吹了吹,遞給趙鳳。

趙鳳接過,只看一眼,就再也移不開眼,細細讀了一遍,不由嘆服:「馮相這一支筆,可真是落筆生花啊!」

馮道頓時笑了,「你我之間,就不必如此吹捧了。」

趙鳳立刻招來旁邊的小黃門,讓他把這篇文章送進宮裏,轉頭笑道:

「非是吹捧,此文一出,只怕洛陽紙貴。」

……

小黃門捧著文章進了宮,李嗣源聽到是馮道親自替他寫的文章,忙叫來端明殿學士劉昫,讓他讀給自己聽。

自從馮道、趙鳳拜相後,劉昫接替兩人成了新一任端明殿學士。

劉昫接過文章,剛要念,卻愣住了,飛快的看了一遍,直接拍手叫好。

「妙,馮相此文可謂前不見古人,後……亦未必見來者,」劉昫抬頭對李嗣源興奮的說,「陛下,此文一出,只怕天下都敬仰陛下的功績。」

李嗣源大驚,忙說:「先生寫了什麼,你快給朕念念。」

隻念哪能體現他的水平,劉昫直接把李嗣源拉過來,給他一字一句解釋馮道寫了什麼。

李嗣源聽劉昫解釋完,看著眼前的文章,臉激動的通紅。

哪怕他大字不識幾個,也聽得熱血澎湃。

馮先生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

真不愧是昔日河東第一文膽,李嗣源興奮的說:「快,讓禮部多抄幾份,昭告天下!」

「哪用得著那麼麻煩,此文一出,只怕天下讀書人沒有不抄一份的,」劉昫早已拿過旁邊的紙,自己先抄了一份。

李嗣源此時還不知道讀書人的瘋狂,有些半信半疑,等劉昫抄完,還是讓小黃門送去了禮部。

等送走了文章,想到剛才文中馮道把他的誇如此英明神武,李嗣源激動不已,決定投桃報李一下,讓劉昫擬旨,也給馮道加封了一下,加封馮道為尚書左僕射,同時將馮道的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轉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劉昫心中一凜,同平章事雖然都是宰相,可一般以門下侍郎為首相,陛下還特地加封了尚書左僕射,這可不是李琪那個空頭尚書左僕射,這明晃晃落實了馮道的首相之位。

馮道以前被稱為首相,是因為政事堂只有馮道和趙鳳,馮道進政事堂比趙鳳早,資歷深,政績又比趙鳳高,所以大家都默認馮道為首相,趙鳳為次相,可兩人品階和官位其實是一樣的,可這道聖旨一下,就非常明確的向朝廷昭示了,馮道這個首相,名正言順。

以後百官相見,也得恭恭敬敬稱馮道一聲「首相」大人。

不過想起剛才那篇文章,劉昫覺得,皇帝陛下這兩個官職實在送的太值了。

那篇文章,足夠陛下青史留名的。

*

如劉昫所料,馮道的這篇文章一進禮部,哪還用皇帝吩咐,一個個老夫子只看了前兩句,就迫不及待拿筆抄起來,準備留一份自己私藏了。

而聞訊而來,想看看馮相給陛下寫什麼的其他六部文官,一見馮道的文章,沒讀兩句,也直接加入抄寫大軍。

短短半日,馮道的這篇給皇帝寫的贊文迅速火變六部,甚至不少京城文人雅士,都聽到消息來一睹馮相的神作。

而無一例外,都成了抄寫大軍中的一員。

一時間,洛陽的紙真貴了起來。

……

傍晚,李琪從少傅府出來,剛走到巷中,就看到前面少傅府兩個文官正在頭對頭,拿著一張紙不住驚嘆,李琪也沒多想,直接大搖大擺往前走。

「天吶,這就是馮相爺的大作,果然字字珠璣,怪不得以前都說馮相是第一才子,這文章一出,天下誰敢爭鋒。」

李琪腳一頓,黑著臉看著前邊兩個出言不遜的下屬。

兩個下屬渾然不覺,正說得起勁,其中還一個讚歎道:「看看,光這第一句,就可讓天下自稱才子的人自慚羞愧。」

李琪再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把奪過屬下手中的紙,「本少傅倒要看看,他馮道的文章有多好……」只是話還沒說完,剛看了兩句,李琪臉色就變得煞白,嘴唇也哆嗦起來。

等看完,李琪突然兩眼一翻,往後倒去。

兩個屬官嚇得忙扶住李琪,又掐人中,又搜胸口,良久,李琪緩緩睜開眼,突然放聲大哭:

既生瑜何生亮啊!

※※※※※※※※※※※※※※※※※※※※

史書上記載,馮道此文一出,朝臣皆服。

這篇文章在《全唐文》中有收錄:

《上唐明宗徽號冊》作者:馮道

臣聞天不稱高而體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無不載,高無不覆。四時行乎內,萬物生其間。總神之靈,葉帝王之運。日出而星辰自戢,龍飛而雷雨皆行。元氣和而天下和,庶事正而天下正。

伏惟皇帝陛下天授一德,時歷多艱。翊□□以興邦,佐先皇而定難。拯嗣昭於潞困,救德威於燕危。遏思遠而全鄴都,誅彥章而下樑苑。成再造之業,由四征之功。洎纂鴻圖,每敷皇化。去內庫而省庖膳,出宮人而減伶官。輕寶玉之珍,卻鷹之貢。淳風既洽,嘉瑞自臻。故登極之前,人皆不足。改元之後,時便有年。遐荒旋斃於戎王,重譯往來於蠻子。東巡而守殷殪,北討而王都殲。破契丹而燕趙無虞,控靈武而瓜沙並復。近以饗上元而薦太廟,就言土而配昊天。輅己降而雨沾,事欲行而月見。燔柴禮畢,作解恩覃。帝命鹹均,人情普悅。非陛下有道有德,至聖至明,動不疑人,靜惟恭已,常敦孝禮,每納忠言,則何以臨禦五年,澄清四海。時久纏於災害,民驟見於和平。休徵備載於簡編,徽號過持於謙讓。三年不允,眾志皆堅。天不以上帝自崇,日不以大明自貴。於蒸民有惠,於元後同符。列聖皆然,舊章斯在。今以明庭百辟,列土諸侯,中外同辭,再三瀝懇。臣等不勝大願,謹奉玉寶玉冊,上號曰「聖明神武文德孝恭皇帝」。伏惟皇帝陛□□堯舜之至道,法日月於太虛。威於夷狄,恩及蟲魚。奉國者繼加榮寵,違天者鹹就誅鋤。典禮當告成之後,夙夜思即位之初。千秋萬歲,永混車書。

*

這篇文章是從唐玄宗開始,所有皇帝上徽號文章中最最出名的一篇,沒有之一。

唐宋八大家也有當宰相的,也有寫過上徽號文,但沒有一篇,能比上馮道這篇文。

因為寫上徽號文,第一,寫的人有文采(首先宰相本人得是才子,馮道這第一段,「臣聞天不稱高而體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無不載,高無不覆。」可謂經典,後世書中經常被各位名人引用,甚至改編,「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就出自這。

第二,被寫的皇帝有功績(要不你在文中吹啥,宋朝宰相倒是有文采,可宋朝天天遼、西夏一群外族壓著打,皇帝天天在宮裏給鵪鶉似的,宰相總不能閉著眼吹皇帝騎馬打天下吧)。

第三要敢寫(雖然這是一篇吹馬屁的文章,但馮道寫得很大膽,馮道在裏面給皇帝加私貨,馮道在裏面勸誡皇帝,「元氣和而天下和,庶事正而天下正」「天不以上帝自崇,日不以大明自貴」,這是勸皇帝,你不能因為自己是天子,就覺得自己尊貴,隻這兩句,明清大臣就沒一個敢寫,誰寫了,一個大不敬就成文字獄了。)

所以馮道這篇開頭顯現了一下自己傲人的文采,中間吹了一通皇帝,順便還勸誡了皇帝一番的拍馬屁文,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馮道因為這篇文章一舉成名,此後五代皇帝只要想要徽號,幾乎都來找馮道寫,甚至連契丹都不例外。

所以馮道除了當宰相,還兼職給各個皇帝發徽號。(馮道兼職挺多的,例如:他還兼職修皇陵,埋皇帝,馮道一共埋過十個皇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