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塔防戰略》第192章 機器人角色——鏡像
「喂!大個子,你為什麼是機械人?隱藏角色嗎?」

「……是。」

「教我教我,怎麼選怎麼選?」

「我不知道。」

「哼!不說就不說,牛什麼牛啊。」

相似的對話,鏡像400在最近一天已經進行了最少五十次。

鏡像除了機械人形象,在遊戲裡的定位極其糟糕。

首先瘦身形態的它根據物理規則和現有科技,沒有用於支持武器系統的電力,所以只能使用諸如微型導彈這類無需外接電的動力裝甲武器。又因為手指頭比人類大很多,用不了人員武器。

其次它的身高導致不能成為駕駛員。

章魚最後還是讓鏡像去做地勤工作。

這方面鏡像反而有優勢了,它可以用整體替換的方式,換裝大匠系列精工動力裝甲的機械臂。

「這個可真厲害啊。」

「機械人修機械人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就是這貨嘴太嚴了,不然我現在就去刪號重練。」

「他不是說不知道嘛,搞不好是累計多少帳戶號的幸運獎勵呢。」

「單手大匠機械臂,還能快速調整站立姿態,到底怎麼操作的?」

「虛擬遊戲裝置吧,現在型號太多了。」

一群閑著沒事的地勤和碼農圍觀鏡像考試,嘰嘰喳喳的討論著。

機甲類地勤在各個平台級裡套路差不多,花了一天,鏡像就達到了基礎考核要求,正在用零件重建陸地機甲。

用大匠MKIII的工具臂組裝陸地機甲,跟作弊差不多,加上鏡像的身高,足以站在地上完成陸地機甲蹲姿組裝,在小叉車(運輸機械人)的幫助下,只花了十幾分鐘就搞定。

考核完成,由軍士長地勤NPC打分,鏡像的個人電腦立刻收到晉陞消息,變成下士。

陸遊立刻湊上來:「來載具實驗部隊吧,我們這裏有很多專家的。」

「好。」

「你這惜字如金的可不行啊,來來來,給你介紹我們的大佬。」

陸遊帶鏡像去科研試做中心見載具實驗部隊的軍士長們。

剛剛過來也不用他做什麼,在旁邊看著就行,然後上手操作運輸機械人幫忙。

載具實驗部隊現階段有三個工作。

一是穿梭機無人化工程的收尾,都是些微調工作,弄完就上測試台,出問題再調。

第二個是波波艙的分型設計。

波波艙和VTF32等九級單位一樣,都是出來只有空殼的東西,設備都需要重建。

因為戰術動作夠簡單,可以直接移植無人機OS加上對應的設備插件即可,沒經過太多討論,就決定將其弄成遙控平台。

然後在遙控平台的分支下進行分型,現在第一個型號既純平台型已經弄完,批下來的型號是波波艙AI0。

接下來還有武器化和運輸類的分型工作。

武器化自然是減少運力為代價,增強波波艙本身的打擊能力。運輸類和純平台型的區別,在裝甲、續航、基礎武器等方面。

第四個是新入手的工作,九級機甲「龍戰士」的初裝。

龍戰士是異形多用途機甲,腿部為反關節,介於裝甲車造型和人形之間的軀幹,縮短長度,增加高度,有四條機械臂,其中兩條為站樁類機甲的武器臂,兩條為人形臂,主艙後面還有一套包含少量變形裝置的推進器系統。

反關節機甲一般都比較矮,龍戰士的高度則和穿梭機差不多,都超過了十一米,預計噸位大很多,在80到120之間。

它的特色是單次飛行裡程更短,但是站在地面上火力強度能媲美站樁類機甲,有點像反關節機甲加噴射背包的組合。

龍戰士的考核不強製要求空戰分數,可空戰仍然是個重要加分項,由於機械臂較多,主艙還有額外的能量武器載點,空戰操作複雜度極高,屬於上限和下限差距特別大的機甲。

如果以龍戰士的上限來要求,它是一台真正的精銳機甲,精銳到一個師裡可能都只有幾個人能達到合格的空戰分數。可若不要求空戰能力,它的裝備量不會比紅寶石少太多。

用鏡像在機庫看了兩天,不止一次聽到玩家的疑問:為什麼九級機甲不能拿出來就用?

這個問題鏡像就能回答:適應力。

每顆有開發價值的行星,大氣氣流狀態與成分、地表環境、重力等數值的差別非常大,當一台機甲的生產難度和成本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

像陰影那種,因為成本足夠高,使用通用性更高的推進器和氧氣管理策略對成本的影響已經很小,反而不需要像九級單位一樣折騰。

這個問題在E3戰區不算明顯,E3是個類地程度十分高的行星,大氣流動也十分平緩。E5那邊就嚴酷多了,那顆冰洞星球的氧氣含量偏低,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卻有點高,七級以下的單位想要飛起來只能用電驅螺旋槳和涵道渦輪。

鏡像關注的重點,自然是放在有可能作為主力機甲的龍戰士上。

陸遊似乎看它大部分時間都立在龍戰士附近,過來嘮嗑。

「有什麼想法?」

鏡像稍微蹲下調整高度,腦袋看向他:「應該有什麼想法?」

「嗯……機甲做成這樣,複雜度會不會太高了?」

龍戰士可以說至今為止複雜度最高的一台機甲,不管是整體概念還是單獨的武器系統、推進系統,結構複雜度都排第一。

複雜度和可靠性像是天平的兩端,一頭抬高的代價就是另一頭下降。

鏡像:「和VTF32比,這個算好的了。」

「哎喲喂!說起那個,性能實在有夠差勁,不知道為什麼不做一種大航程的機甲。」

「機甲的航程怎麼做大?」鏡像再次反問。

陸遊「呃」一聲,道:「我要是知道我就自己造機甲了。」

鏡像搖頭:「做不到的,至少以現有的材料體系完全不可能做到,散熱系統太過於臃腫。」

機甲的飛行能力,早期是受限於推進機構的複雜度,現在則主要受到散熱系統的困擾。

機甲因為要兼顧立體機動,推進器的轉向能力還受機甲體型干擾,結果就是一般都要做成四噴口到八噴口的,其中至少有兩個在肩部或腰部。在這樣的複雜度下功率越大,散熱越困難,到了九級機甲的水平,很可能會出現電池、電容還沒耗盡,散熱系統先扛不住的情況,繼續強化散熱體系,增加的重量又會幹擾其他系統。

陸遊:「哎,這種事就不能認真討論,越討論越覺得機甲特別不靠譜。」

隨著做地勤的時間增加,機甲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層出不窮,如果不是人家星際科技頂在後面,早就被自走炮什麼的淘汰了。

「但是漂亮啊。」

所有人都知道人形機甲除了美觀一無是處,但它卻是平台級遊戲不可或缺的元素,單純就是因為跟那些長方體、楔形等幾何形狀的機械顏值差距太大。

如果拋棄美感,那打起星際戰爭都會變成方塊大作戰,十分容易引起審美疲勞。

陸遊的人物停了下,伸出一根大拇指:「高見。」

兩個聊了一會,陸遊剛轉身要離開時,聽到鏡像跟哈克姆軍士長說話:

「軍士長,我覺得採用後傾式設計會不會更友好些?」

陸遊停下腳步,又慢慢挪回去。

哈克姆停下手中平板的預設計工作,說:「後傾式對站樁不太友好啊。」

後傾式,這裏指重心後調。

對飛機而言,重心後傾有利於獲得升力,可一旦斷電,就可能會發生自動後滾翻,而且是停不下來的那種。

放在站樁機甲上,重心後調會導致站姿出現問題,站樁持續射擊時精度會受到影響。而對於龍戰士來說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後撤起飛的起步速度會更快一些。

鏡像繼續提意見:「強化下肢怎麼樣?」

「強化下肢也沒辦法完全抵消後傾的影響啊。」哈克姆說著抬起手臂抱胸,似乎是在思考。

但哈克姆畢竟是常規NPC,並不會無緣無故的提出明確建議,除非玩家給出關鍵詞。

「那就放棄些美感,用科欽構型。」

「科欽構型嗎?唔……好,可以試試。」

科欽構型,機甲自動化研發的早期成果,專門用於強化反關節機甲的下肢,形狀是把反關節下方的「小腿」額外增加兩個支撐及其聯動腳趾,增加的部分都是無動力純機械結構,能夠在站立時承受更大的重心偏移量。只是小腿上多長兩個小小腿,會徹底失去雞爪腿的一體化美感,也是因為醜,一般有機甲元素的遊戲、平台都不會在基礎版本上使用該構型。

剛剛聊天的時候,通過章魚的角色,已經在平台內網上搜到科欽構型,所以肯定能弄出來的。

至於醜的問題……反正龍戰士也沒多好看,額外醜幾分問題不大。

陸遊在旁邊聽著兩人討論,並沒有懷疑鏡像是外星人,因為他也知道後傾式,鏡像能說出這個只能說明它不是新手。至於科欽構型,也可能是從什麼奇奇怪怪的NPC那裏聽來的。

不過從哈克姆軍士長的態度看,鏡像很可能提到正點上了,這種能跟一級軍士長談笑風生的傢夥,說不定很快也會變成大佬。

感覺有點可惜,他看不到那天了,因為C國徵召開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