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國我為王》第177章 趙國公子
宗伯帶著人靠近了水淵,環視一圈後,宗伯便問道:「請問哪位是燕國的安國君?」

水淵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對宗伯拱手道:「我就是安國君。」

宗伯畢恭畢敬的向著水淵施禮道:「趙國宗伯趙語,見過安國君!」

「趙語?這個人居然是趙語?」水淵內心裏略感詫異,心裏面泛起了嘀咕。

因為水淵對戰國歷史非常了解,一聽到趙語的名字,就知道他是誰啊,這個趙語,可是歷史上的趙肅侯。

趙肅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提到他的兒子,估計很多人都聽過。趙肅侯的兒子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事情,在歷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趙國也是從這一改變之後,變成了戰國中後期的軍事強國,甚至到了後期,趙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中,唯一一個有實力獨自抗衡秦國的國家。

不得不說,胡服騎射對趙國的影響巨大。但是,若要追根究底的話,趙肅侯才是最先提出來胡服騎射的人,只是在他的有限生命裏面,這一壯舉未能由他來實現,而是傳承給了他的兒子趙武靈王。

如果趙肅侯能夠多活一些時間,那麼胡服騎射的事情,估計就沒趙武靈王什麼事情了。

正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趙武靈王的那些優質特點,其實是繼承了趙肅侯的基因。而且趙國之所以能逐漸成為強國,也跟趙肅侯有關。縱觀趙肅侯一生,自他成為趙國國君以來,一刻也沒有閑著,一直在和列國周旋,即便是面對魏國,齊國這兩個強大的國家,趙國也從不示弱。

可以這麼說,趙肅侯,是趙國歷史上的中興之主,趙國自他開始,國力逐漸強大起來,也使得趙國在東方六國之中脫穎而出,最後又經過他兒子的胡服騎射,使得趙國一舉成為了軍事強國。。

只不過,現在擔任宗伯的趙肅侯,還只是趙國的一個公子而已,距離成為趙肅侯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水淵也畢恭畢敬的回禮道:「水淵見過宗伯!」

就在水淵回禮的時候,趙語已經將水淵上下打量了一番,他見水淵身形高大,體格健壯,長的更是劍眉星目,面目俊朗,只是一雙眸子卻看著很是深邃,讓人無法一眼看透。趙語聽到水淵自報家門之後,便拱手道:「原來是燕國水氏家族的人,那燕國上卿水凈和安國君是什麼關係?」

「水凈正是家父!」水淵反問道,「對了語公子,你好像對我們燕國很了解啊?」

趙語楞了一下,問道:「你怎麼知道我是公子?」

水淵呵呵笑道:「語公子擔任宗伯一職,這個職位一般情況下只有國中貴族才能擔任,而且語公子年紀又輕,趙侯的年紀列國都知道,那麼按照年紀,語公子應該就是趙國的公子,這樣的推測,有什麼難的嗎?難不成是我推測錯了,你並非趙國公子?」

趙語聽完水淵的話後,也驟然釋懷,當即說道:「安國君推測的沒錯,我確實是趙國的公子。不過安國君也不差,我記得你父親水凈也被敕封為了君,叫武安君對嗎?你們父子二人都被敕封為了君,這在列國之中是不常見的,這也正說明了貴國國君對你們水氏家族的厚愛。」

水淵道:「消息傳得倒是挺快的,沒想到趙國境內已經知道了我父親被敕封為武安君的事情。」

趙語道:「還不算快,至少安國君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如果不是驛丞來稟報,我還不知道燕國有個安國君呢。」

水淵和趙語簡單的寒暄了兩句,就能從這些話裏面聽出來趙語對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請問,哪位是衛國的使者公孫鞅?」趙語掃視了一圈,直接問道。

公孫鞅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舉起手向趙語示意了一下,說道:「我是公孫鞅!」

趙語打量了一下公孫鞅,並沒有單獨對他說什麼,而是分別朝著水淵和公孫鞅鞠躬道:「燕國使者,衛國使者,都請跟我來吧,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了,我們這就進城吧。」

說完,趙語轉身便走了,他帶來的迎賓隊伍瞬間讓出了一條道路,禮儀隊伍列隊在道路兩旁。

「奏樂!」趙語高聲叫道。

各種樂器的聲音瞬間響起,每種樂器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初聽時感覺是一片繁雜,但片刻之後,各種聲音都有序的交織在一起,混合之後,那種聲音讓人聽後倍感舒服。

「這是趙國的國樂!」公孫鞅走在水淵的身旁,對水淵說道,「國樂一般是用來歡迎重要人物的,你身為燕國的安國君,恰恰就是那個重要的人物,此次前來迎接你的,正是趙國的宗伯,可見趙國對你是極為重視的。如果是我單獨前來,只怕宗伯未必親自迎接,更加不會有如此高規格的禮儀來迎接我。我這算是沾了你的光了。」

水淵道:「什麼沾光不沾光的,你說的這是哪裏話,我是使者,你也是使者,他們肯定是一視同仁的!」

公孫鞅道:「你不用安慰我,我已經習慣了,衛國國力弱,在列國中常常被看不起,我們衛國人早已經習慣了。不過,我沾光也不能白沾,我給你透露點小道消息,也讓你對趙國目前的環境熟悉一下。這個趙語是趙國的公子,是趙侯的第三個兒子,也是趙侯的嫡長子。前一陣子我們遇到的公子輝是趙語的庶長兄,除此外,趙語還有一個庶兄叫趙柯,趙柯也在軍中擔任要職,也有不少戰功。唯獨趙語並沒有在軍中就職,而是擔任了宗伯這個毫無任何實權的職位。也不知道趙侯是怎麼想的,要是擱在其他國家,太子非嫡長子莫屬,可是在趙侯這裏,卻別有不同。趙侯的三個兒子都已經成年,但是趙侯卻遲遲不肯冊立太子,最關鍵的是,趙侯給趙輝和趙柯的權利,竟然比趙語還重,這樣一來,趙國內部的文武大臣像是敏銳的嗅到了一些機會,紛紛各自站隊,有擁立趙輝的,有擁立趙柯的,卻唯獨沒有擁立趙語的!一個嫡長子,竟然淪落到這種地步,確實讓人感到難過。」

水淵聽完之後,問道:「公孫兄,你怎麼對趙國也這麼了解?」

公孫鞅嘿嘿笑道:「我出使趙國,如果不對趙國多一些了解,我估計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這些消息整個趙國人盡皆知,只要稍微一打聽,就會知道了。這一路上我跟著你們也不是白跟的,我可沒少打聽趙國的事情。」

水淵狐疑的問道:「那你還知道些什麼?」

公孫鞅道:「沒了,就知道這麼多。再說更機密的事情,趙國的國人也不會知道啊。你要想知道更多的細節,咱們進入邯鄲城之後,你可以讓人多方打聽一下,也許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消息。」

水淵隨便應了公孫鞅一聲,望著走在最前面的趙語,看著他的背影,覺得趙語這個人,應該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從表面上看,趙語毫無優勢可言,但最後當上下一任趙侯的,恰恰就是趙語。歷史是不會摻假的,趙語上任後,立刻展現出來了他的雄才大略,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趙肅侯,也使得趙國在他的帶領下逐漸走向繁榮富強之路。可惜的是,死的太早,若再假以年歲,估計就沒他兒子趙武靈王什麼事情了。

整個使團一直跟在趙語後面,從趙國的儀仗隊中間穿過,最後跟著趙語,從邯鄲城的一個專門迎接外賓的城門進去了。

進入邯鄲城後,趙語將整個使團都安排在了驛館裏面,並且安排人好生伺候,他則和水淵和公孫鞅道別,相約明天一早再帶他們去拜見趙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