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國我為王》第208章 水淵的抱怨
趙緤一本正經的說道:「既然安國君已經把話說的如此透徹了,那本將也就把話說透了,本將之所以對安國君如此熱情,乃是有事相求!只是此事事關重大,本將暫時不願意透露太多信息,免得節外生枝,所以這才想著要先送給安國君一些好處,和安國君拉近一些距離,然後再去求安國君。」

「上將軍!淵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承蒙上將軍看得起,這才成為了上將軍府中的座上賓,上將軍若是有什麼事情的話,儘管開口便是,淵若是能夠辦到的,定當竭盡全力的去辦理。」水淵客氣的說道。

趙緤知道水淵說的事客氣話,笑道:「本將要拜託安國君辦的事,可不是一般的事,那可是關乎整個國家的命運的事情,所以事關重大,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本將斷然不會拜託安國君的。」

水淵見趙緤說的如此神秘,反而勾起了他的興趣,問道:「上將軍,既然事關重大,那上將軍又怎麼會認為淵收了禮物就一定會同意呢?萬一到時候淵禮物也收了,但是卻無法幫助上將軍辦事,那又該如何呢?」

趙緤哈哈笑道:「如果真到了那時,自然就當本將看走眼了吧。」

頓了頓,趙緤一臉嚴肅的繼續說道:「言歸正傳,此番安國君不遠千裡來到趙國,隻為燕趙結盟一事。本將以為,燕趙結盟,對於兩國而言,那是百利而無一害啊!兩國一旦結盟成功,那麼兩國之間的商隊就可以進行頻繁的貿易,你們燕國的特產可以運送到我們趙國,反之,我們趙國的特產也能運到你們燕國。再者,燕趙結盟之後,夾在我們兩國之間的中山國就勢必會成為我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到那時,我們兩國也可以聯手對付中山國,甚至可以在不久的以後將中山國一舉滅掉,屆時兩國瓜分中山國的土地,燕趙兩國都會進一步壯大。除此之外,燕趙兩國都毗鄰塞外胡人,都備受胡人的侵擾,若是兩國對付胡人也能聯手抗敵,那麼不管是強大的東胡,還是匈奴,甚至其他部落,我們都可以予以打擊,甚至還有可能將其蕩平。」

「誠如上將軍所言,這正是我燕國力主結盟趙國的原因所在,所以我國國君才會派遣我出使趙國,尋求結盟的機會。而且,夾在我們兩國之間的中山國,一直對我們兩國虎視眈眈,一旦我們結盟成功,以我們兩國的國力,共同對付中山國的話,那麼中山國就不足為慮了。上將軍乃趙侯最為信任的人,燕趙兩國結盟,還要多仰仗上將軍才是。」水淵說道。

趙緤嘿嘿笑道:「本將一向是支持燕趙結盟之事的,只是,我們對燕國的實力不太了解,本將這才建議我侯考驗了一下安國君,讓安國君率領趙軍去救援衛國。這樣一來,趙國既應允了衛國的求援,也能試一試安國君的能力,可謂是一石二鳥。救援衛國一事中,本將已經知道了安國君的能力,所以回到邯鄲之後,本將竭力的向我侯倡導燕趙結盟之事。本來燕趙結盟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卻偏偏出了匈奴犯邊這一檔子的事情,於是,國相太戊午便倡議讓安國君去平定匈奴,原因竟然是因為安國君之前曾經有過單騎喝退了數十萬東胡兵的壯舉,那匈奴人不比東胡,沒有東胡強大,所以太戊午覺得讓安國君出面去對付匈奴人,自然是不在話下的。可是,本將當時就給出了反對的意見,雖然安國君有此壯舉,但安國君畢竟只有一個人,萬一出現了任何差池,那該如何是好?更何況,安國君是燕國人,是燕國派來的使者,讓安國君出面代替我趙國人去擊退匈奴,實在有些牽強。可是,太戊午卻執意如此,還說這是給安國君的最後考驗,若安國君能順利通過了這次考驗,才能和燕國結盟,否則的話,和燕國結盟之事,只能從長計議。本將竭力為安國君辯駁,可是太戊午一番巧言令色,騙取了我侯的信任,我侯這才做出了決定,讓安國君去對付匈奴人。就連本將提議讓公子柯率軍先行前往代地也被太戊午否決了,你說太戊午氣人不氣人?」

水淵聽完趙緤的這番話後,臉上沒有任何錶情,但是內心裏卻早已經暗潮湧動了。他剛剛去見過太戊午,但是對太戊午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感覺,談不上好感,也談不上反感。但是現在聽趙緤說完這件事後,水淵的內心裏倒是對太戊午產生了一點歧義。

雖然太戊午和他的外公是舊識,但是兩人曾經因為一個女人差點鬧翻了,此次太戊午明知道自己的來意,卻還是向趙侯如此建議,是不是在公報私仇,故意為難他?

不過,水淵也不能光看表面,畢竟眼睛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的,更何況是耳朵聽到的呢?

此次出使趙國,原本以為可以很順利的就能讓趙國和燕國結盟,哪知道會弄出這麼多事情來。而且通過他對趙國君臣的觀察,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趙國的這潭水,很深。表面上,趙國君臣上下一心,但越深入了解,就越能體會到趙國內部形勢的複雜。

不過,趙國這潭水,就算再深,水淵也淌定了。因為燕趙結盟,勢在必行,不僅能幫助燕國儘快穩定,也能幫助燕國以後逐步走向強大。再者,水淵對歷史的走向非常的熟悉,趙國今後誰才是老大,他比誰都清楚,只要一心跟定了這個未來的老大,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正因為如此,水淵這次去對付匈奴,才會主動拉上公子語。

「上將軍,太戊午或許也是為了趙國考慮,才出此下策吧。畢竟上將軍是親眼見證了我的能力,而太戊午並沒有,所以才故意讓我去對付匈奴,以證明我的能力吧?」水淵道。

趙緤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安國君啊,也就是你了,換做別人,早就生氣了。太戊午如此做法,明顯是不信任本將,本將既然已經見證了你的能力,他太戊午再如此做,不是多此一舉嗎?根本就是不把本將放在眼裏!哼!」

水淵心裏嘀咕道:「估計這才是趙緤生氣的原因吧。看來趙緤對太戊午早就看不慣了,只是一直礙於面子沒有說出來,此次太戊午的做法在我個人看來,對趙國是多了一層考慮,是站在趙國大的立場上的決定。只可惜卻惹了趙緤!」

「上將軍,淵是一個外人,不好發表任何看法,還請上將軍見諒!」水淵拱手說道。

趙緤道:「這裏在座的都是本將信得過的人,什麼外人不外人的?這裏只有朋友,沒有外人!安國君不必拘泥於國別,本將視安國君為朋友,安國君就應該以朋友待本將,有什麼話,安國君儘管說出來便是,不必支支吾吾,藏著掖著!」

「是啊,安國君,太戊午都這樣對你了,你還要替太戊午說話嗎?」趙德在一旁說道。

水淵掃視了一圈眾人,見他們都有些微醺了,自己若不融入進去,只怕會受到譴責,便清了清嗓子,故意說道:「說實話,太戊午如此做法,我確實有些生氣。但是生氣又有什麼用呢?趙侯已經完全站在了他的那一邊了,我再說什麼也於事無補了。所以,當時我就想,既然太戊午如此做,那我何不拉上一位公子與我同去,興許趙侯會顧及公子的安危,多派遣一些兵丁去呢。所以,我就要求公子語和我一起去。可是,哪裏知道,趙侯居然聽信了太戊午的讒言,居然一兵一卒都不派遣,就連上將軍的建議也否決了!這麼說來,等於就是讓我和公子語一起去代地對付那麼多匈奴人啊!」

「太戊午太可恨了!」趙緤一爵酒,一飲而盡,他也非常的生氣,居然當眾否決了他的提議,還當著一個外國使者的面,這多有損他的顏面啊。

水淵接著說道:「實不相瞞,我之前雖有單騎喝退東胡數十萬雄兵的事跡,但那些都是我們燕國人誇張的說法。真實的事情是,我去找到了東胡的大人,和他當面談了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擺了一些道理給東胡人,並且還許諾了我燕國從今以後可以和東胡通商,以後大家友好相處,不必打打殺殺,你們需要的我們可以賣給你們,我們需要的,我們燕國也可以買過來。並且,我和東胡人談判的時候,我的身後還站著二十萬燕國大軍呢。現在倒好,匈奴人來了,太戊午讓我一個人去對付,如果不是為了燕趙能夠順利結盟,我才不會硬著頭皮去代地呢。其實,今晚就算上將軍不來請我,我也會前來拜訪上將軍的。因為,我有事想求上將軍!」

趙緤一聽水淵對太戊午如此抱怨,更有事相求,便道:「安國君有什麼事情儘管說,只要是本將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本將一定幫!」

水淵道:「上將軍,淵想請上將軍調集一支軍隊,跟隨淵一起前往代地對付匈奴,不知道上將軍可否同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