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國我為王》第186章 真相大白
「救與不救,乃我趙國之事,大殿之上,豈容爾等在此撒野?」一個響亮的聲音從大殿的左側傳了出來。

水淵扭臉看了過去,但見一個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滿臉絡腮鬍子的人正對他怒目相視,剛才說話的人,也就是他。可單從此人在大殿上所跪坐的位置就不難看出,此人在趙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竟然在趙國大殿上的武將這一列排名第一!

「你一個外國使臣,居然在我趙國的大殿之上妄圖干涉我趙國政務,其罪當誅!還請君上下令斬殺此人,以儆效尤!」那人直接站了起來,朝著趙種便拱手說道。

緊接著,趙國大殿上又陸續有十幾個文臣武將紛紛站了起來,向著趙種諫言道:「請君上下令斬殺此人,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公孫鞅嚇得渾身一哆嗦,心想,這下可完蛋了。

龐涓在一側則是冷眼旁觀,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同時臉上也浮現出一絲幸災樂禍的樣子。

跪坐在文臣這一行列之中的趙語,看到如此一幕,不由得禁皺了一下眉頭,擔心的道:「這小子觸怒了父侯的逆鱗,又犯了眾怒,只怕凶多吉少。且看他如何應對,若他隻知一味衝撞,恐怕也並非能夠輔佐我的那個人!」

請斬之聲猶在耳邊回蕩,水淵並未被這種氣勢嚇倒,扭頭看了一眼武將行列坐在第一位的人,問道:「請恕小子眼拙,不知該如何稱呼閣下?」

「我乃趙國上將軍趙緤!」那人趾高氣揚的回答道。

趙緤是趙侯趙種之弟,在趙國當中乃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也是趙種的左膀右臂,曾經為了趙國立下過赫赫戰功。趙種無歲不戰,趙緤就是他的刀,走哪砍哪,深得趙種信任。

水淵連忙拜道:「原來是趙將軍!失敬失敬!趙將軍要殺我,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可是趙將軍可曾替趙國和趙侯考慮過嗎?殺了我,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嗎?」

「殺了你,能有什麼後果?」趙緤不屑的道,「了不起給你們燕國賠錢罷了。」

水淵無奈的搖頭說道:「兩國交兵,尚且還不殺來使呢?何況我燕國和你趙國從未交兵,而且我是受燕侯之命,帶著整個使團來的,特意來給趙侯送禮,如果我因此而被殺,只怕傳了出去,以後誰還敢和趙國成為友邦?」

此言一出,趙國大殿上又是一片鴉雀無聲,水淵的話說的不無道理。

在這個亂世之秋,能有一兩個友邦,總好過多一兩個敵人。水淵話糙理不糙,讓趙國君臣也隱隱感到水淵並非是那麼輕易就能殺死的。

趙緤更是被水淵用話懟的啞口無言,他任何話都說不出來,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張著個嘴巴,想說話,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水淵見狀,繼續說道:「再者,我並未干涉貴國任何政務,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貴國救與不救,跟我都沒有關係,只不過,我只是替貴國感到可惜罷了,可惜啊可惜……」

趙緤好奇的問道:「可惜?有什麼好可惜的?」

水淵就等著趙緤如此發問,於是他順著話茬便繼續說道:「衛國地處中原腹地,東邊是齊國,南邊是宋國和魯國,西邊則是魏國,北邊則和趙國接壤,此地乃四戰之地,衛國要想生存下去,只能依附於強國。只要這個強國能夠保障衛國的安全,衛國就會死心塌地的跟隨著他。這事已有先例,衛國早已經依附於強大的魏國多年,只是最近齊國大軍壓境,衛國無法自保,派人向魏國求援無果之後,才會轉而來到趙國求援。若趙國不出兵救援,置若罔聞的話,那麼衛國勢必會被齊國吞滅,齊國戰略衛國之後,就等於把他的手掌伸向了中原腹地,屆時齊國以衛國作為跳板,向南可以攻宋國和魯國,向西可以和魏國一教高下,向北則可以直接進攻趙國,這無疑就等於趙國將自己完全暴露在了齊國的攻擊之下,這難道也是趙國願意看到的嗎?」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當中,包括魏國使臣龐涓在內。他雖然傲氣,但也並非是個傻子,衛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比誰都清楚。而且此次魏侯遷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原霸權。衛國數次求援於魏國,魏國一直置若罔聞,這件事在他看來是非同尋常的事情。他剛剛晉陞為都尉,還未接觸到魏國的權柄,或許,魏國的上層,是有別的安排吧,否則的話,衛國一旦轉投了他國,對魏國來說,肯定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趙種也在考慮當中,他不是不知道衛國的重要性,但礙於魏國的存在,他不敢直接插手此事。可一旦讓齊國得手,在他看來,還不如讓魏國佔有呢,畢竟趙國和魏國同屬三晉,兩國之間雖然有過交兵,但也常有通婚,兩國關係時而緊張,時而鬆弛,跟齊國比起來,似乎魏國的關係更近一些。

水淵一直在注視著趙種,他看見趙種鐵青的臉上有了點鬆動,便繼續說道:「如果趙國出兵救援了衛國,趕走齊國之後,衛國肯定會對趙國感恩戴德,勢必會以趙國馬首是瞻,這對於趙國來說,豈不是一件美事嗎?所以我才會替趙國感到可惜……」

趙國君臣聽完水淵的話後都是一番面面相覷,這樣的事情,他們不是沒有想過,但是趙國做任何決定之前,必須要先考慮到國際上的局勢,何況,如今大殿上還站著一個魏國使臣呢?

轉瞬之間,大殿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衛國使臣公孫鞅的身上,因為在他身上,還有一些謎團並未解開。衛國的重要位置,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那麼魏國自然也會知道衛國的重要性,可為什麼魏國會放任衛國不管不顧呢?

「衛國使臣!你說你們曾向魏國求救過,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又求救了幾次?」趙種直接開口問道。

站在一旁冷眼旁觀的龐涓也同樣想知道答案,靜靜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兩隻耳朵卻豎了起來,仔細的聆聽。

公孫鞅先是側臉看了一眼身側的水淵,水淵輕輕的點了點頭,並且給了公孫鞅一個堅定的眼神,在他看來,這就是公孫鞅和盤托出前因後果的最佳時機。

於是,公孫鞅便將衛國的變故一五一十的和盤托出,在場的人聽的津津有味。而趙種和龐涓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

從公孫鞅的敘述當中,不難得知,衛公派去魏國的使者,多半是遭到了衛國國相衛鶩的毒手,而衛鶩因為害怕魏國知曉,肯定是封鎖了通往魏國的道路,這才致使消息沒有流傳到魏國那邊。

這麼說來,衛國並沒有背叛魏國,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擇了趙國。

如此一來,衛國求援的事情便真相大白了。

「原來如此!」趙種聽後,語重心長的對龐涓說道,「龐先生,你也聽清楚了,這一切都是衛國國相在背後搞的鬼,並非衛國背叛你們魏國,衛公走投無路,才被迫派遣公孫鞅出使趙國,祈求派兵救援。寡人和衛公曾有遠親,這件事於公於私,寡人都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還請龐先生回去奏明一切,寡人期待和魏軍一起解救衛國於水火之中。」

龐涓道:「趙侯深明大義,龐涓佩服。衛國之事,若非涓親眼所見,恐怕也不會相信。這件事我定然會原原本本的稟告給魏侯,魏侯定然會派遣大軍去掃清衛鶩等奸佞之人,還衛國一片太平。」

公孫鞅聽到趙國肯出兵相助,魏國也願意派兵相救,心裏自然是一陣歡喜,他不由得對水淵心存感激。如果沒有水淵的那一番話,只怕他到現在還沒有發話的餘地,更沒有機會陳述衛國的事情。

公孫鞅的事情是解決了,可是水淵的出使還沒有得到解決,不過他也不急,因為這並不是一件一朝一夕能夠決定的事情。

「龐先生,請你回去轉達魏侯,遷都大典寡人會親臨大梁未魏侯慶祝。」趙種給了龐涓明確的答覆。

「喏!」龐涓十分恭敬的道。

三個使臣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兩個,就剩下燕國使臣水淵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於是趙種說道:「安國君,結盟一事,事關重大,容寡人考慮考慮,還請你在邯鄲逗留三日,三日後,寡人會給你準確的答覆。」

水淵拜道:「喏!」

趙種看了一眼站在文臣行列裡的趙語,開口說道:「宗伯,送三國使臣先回驛館休息。」

趙語從文臣的行列裡走了出來,畢恭畢敬的應了一聲,然後便走到了水淵、公孫鞅和龐涓的身邊,非常客氣的說道:「三位貴使,請隨我來!」

水淵、公孫鞅和龐涓依次辭別了大殿,三個人剛出大殿,龐涓便一把拉住了公孫鞅,問道:「你是衛國的公孫?」

公孫鞅突然被龐涓拉住,心中一驚,他不知道龐涓用意何在,心緒不寧的他點了點頭,可是他的手卻下意識的拉住了水淵。

水淵停下腳步,向著龐涓拱手道:「不知道龐先生有何指教?」

龐涓鬆開了拉住公孫鞅的手,一臉和藹的笑道:「沒什麼,只是覺得你一個公孫,竟然能做出了其他人難有的決定,實在難得。只可惜,衛國太小,衛國的公子公孫又太多,你在衛國只怕難有出頭之地,我魏國向來愛惜人才,不如你來魏國吧,我可以為你保舉個一官半職,也好過在衛國永無出頭之日。」

公孫鞅聽龐涓有拉攏自己的意思,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多謝龐先生的好意,只是衛國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我作為一個衛國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還請龐先生見諒。」

龐涓爽朗的笑道:「衛國公孫能不畏艱險,親冒矢石,也算你有過人的膽量。而且在面對較大的誘惑面前,能堅守本心,不忘故國,卻也是難得的品質。今日一見,我們算是認識了,日後若在故國不太理想,可以到魏國找我,我定當不遺餘力的將你推薦給魏侯的。」

公孫鞅拜謝道:「多謝龐先生!」

龐涓又看了水淵一眼,眼睛裏卻散發出一種挑釁的目光,問道:「你就是燕國新封的安國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