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國我為王》第240章 邯鄲首富
「安國君現在在邯鄲獄裡!」劉老五答道。

「邯鄲獄?」呂由聽完之後,頓時感到有些錯愕,「他怎麼會在邯鄲獄呢?」

劉老五看呂由如此緊張,當即說道:「呂老不必如此緊張,安國君雖然在邯鄲獄,但是並沒有受罪,國尉早有交待,要好好的伺候安國君,只要安國君不出邯鄲獄,他在裏面想吃什麼想喝什麼都行,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由的很。其實吧,連我這個大老粗都能看得出來,安國君只是暫時屈尊在邯鄲獄裡,以躲避鋒芒罷了。」

呂由不了解其中的內情,當即向劉老五詢問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還要詳細給我說一說。」

劉老五於是便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告訴給了呂由,呂由聽後,長鬆了一口氣,算是沒有那麼緊張了。

劉老五狐疑的問道:「呂大善人之前認識安國君嗎?」

呂由搖了搖頭,說道:「我不認識什麼安國君,但是我卻認識這個玉佩的主人。你能否帶我去邯鄲獄?」

「這……這個恐怕不行,國尉早有交待,除了我們國尉府的人以為,任何人都不準進出邯鄲獄。」劉老五連忙擺手道。

呂由微微一笑,對劉老五說道:「沒事,我也只是隨口一問。既然邯鄲獄現在歸國尉管轄,那我就去找國尉好了,此事不會為難你們的。」

說完,呂由便沖著身邊的家奴使了一個眼色,那個家奴立刻會意,轉身走入了後堂,過了一會兒功夫,便端著一個托盤走到了劉老五的面前。

劉老五定睛一看,托盤裏面裝滿了錢財,他頓時吃了一驚,這些錢財,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多的一次,足足一托盤,看的他目瞪口呆。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呂由笑呵呵的說道。

誰知,劉老五急忙擺手道:「不不不!這錢我萬萬不能要,我怎麼能要呂大善人的錢呢?呂大善人早先還幫助過家中老母呢,我還沒有機會去感謝呂大善人呢……」

呂由道:「這不是我給你的,是我替安國君給你的,你替安國君把這個信物送過來了,我就應該替安國君做出答謝,你若是不收下,就等於是看不起老夫……」

劉老五急忙解釋道:「我怎麼會看不起呂大善人呢,我感激還來不及呢……」

「既然如此,你就收下,算是我呂由交了一個朋友。」

劉老五無奈,隻好收下了那些錢財,家奴急忙拿出了一個麻袋,直接將錢財裝進了麻袋裏面。

呂由見劉老五收了錢,這才算滿意。他忽然想到了什麼,急忙問道:「對了,你來這裏,可還有其他人知道?」

劉老五搖了搖頭,說道:「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呂由這才叮囑道:「很好,這件事就不要再對任何人提及了,只有你、我和安國君知道就行了,明白了嗎?」

劉老五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呂大善人放心,此事我就爛在肚子裏了。」

呂由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很好,那我就不留閣下在寒舍了,我一會兒還要去見國尉,所以……」

「哦,好的,我剛好也要趕回家裏去看老母……」

兩個人心照不宣,劉老五背著那個麻袋便離開了呂由的府邸,此時東方才露出魚肚白,迎著晨曦,劉老五的嘴都笑得合不攏了,送了一趟東西,卻意外得到了這一輩子都沒見過的錢財,突發的橫財,讓他樂開了懷。

送走了劉老五之後,呂由立刻收拾了一番,換上了一身正裝,並且讓人備好馬車,準備去國尉府一趟。

呂由來到了府邸門口,正準備坐上馬車,卻見自己的一名親隨慌裏慌張的跑了過來,然後伏在他的耳邊,小聲說了一番話。

呂由瞬間皺起了眉頭,臉色也變的陰沉了起來,立刻反問道:「消息可靠嗎?」

親隨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千真萬確。」

呂由略微思索了一番,立刻取消了去國尉府的計劃,扭頭便往家裏走,一邊走,一邊對身邊的親隨說道:「立刻通知所有管事,全部到我這裏來,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安排。」

「喏!」

呂由回到了大廳裡,他跪坐在大廳的正中央,腦海中卻想著接下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自言自語的說道:「在我有生之年,總算等到我為國效力的時刻了……」

表面上看,呂由是一名趙國人,因為他在趙國邯鄲住了長達四十年之久,會被人順理成章的認為是地地道道的趙國人。這四十年間,呂由始終以商人的身份作為掩蓋,在趙國都城邯鄲建立了商隊,然後通過這支商隊,逐漸向趙國各個地方蔓延,經過他四十年間不斷的努力,他的商業帝國已經遍佈趙國各個城市。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得以利用商人這種便利的身份,收集到很多很多情報,然後再對這些情報分門別類,篩選出一些重要的情報,派人送達母國,為母國竊取了許多趙國內部的重要情報。

呂由的名字,其實也是一種掩飾,他的真實名字並不叫呂由,而是叫高登,乃是燕國國相高攀的親弟弟。四十多年前,高攀為了奪得燕國國相的位置,便派遣自己的弟弟高登秘密潛入趙國,以商人的身份進行掩蓋,實則是秘密竊取趙國的機要情報。所有的情報,都通過秘密網絡源源不斷的輸送到燕國境內,直接彙報給高攀。高攀也因此獲取了不少趙國的情報,然後根據這些情報,做出了一些對趙國政策的調整。

燕國的實力,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趙國也曾妄想吞下這個近鄰,於是在三十五年前,趙國兵分兩路,舉兵進犯燕國,一路兵出代地,進攻燕國居庸關,另外一路則直撲燕國武陽城,企圖一戰而吞沒了燕國。

當身處趙國內部的高登派人將這個十分重要的消息送到高攀那裏的時候,高攀立刻向燕國國君稟告了此事。當時趙強燕弱,燕國文武都沉浸在對趙國的恐懼當中,這時高攀卻站了出來,說自己有破敵之策,可以擊敗趙國。燕國國君當時將信將疑,但還是全權任命高攀為臨時的最高指揮官,讓高攀負責安排抵禦趙軍的一切事宜。

高攀於是結合弟弟高登送來的情報,合理的做出了安排,決定先集中兵力對付進犯武陽城的趙軍,先趙軍一步渡過易水,然後埋伏在易水邊上,又派人去迎戰趙軍,然後佯裝燕軍不敵節節敗退的假象,趙軍果然輕敵冒進,一直咬著這支燕軍不放,絲毫沒有偵察當地的情況,最後反被燕軍合圍,兵敗易水,最後被迫退走。

隨後,高攀又帶領得勝之師,直撲代地,做出了攻擊代地的假象,趙軍代地空虛,果然從居庸關退兵,而高攀就埋伏在趙軍返回代地的必經之路上,殺了趙軍一個措手不及,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順利逃回代地。

趙軍兩次大敗,雖然並未傷及元氣,但氣勢已經不在,並且認為燕國有能人在,不易進犯,更何況中山國也在蠢蠢欲動,於是從此打消了進犯燕國的念頭。

高攀也因此一戰成名,最後被燕國國君任命為國相,而這其中,功勞最大的當屬高登,若不是高登以呂由的商人身份作為掩飾,為高攀竊取了非常重要的情報,高攀也不會如此順利的擊敗趙軍,當上國相。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攀也意識到情報的重要性,於是讓高登繼續留在趙國,繼續從事竊取情報的任務。這時間一晃,都過去了幾十年,如今的高登也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

高登也知道自己從事這個任務的危險性,所以從來不喜歡置辦產業,他一旦有錢,就接濟窮苦大眾,所以逐漸成為了邯鄲城中威望比較高的商人。也是唯一一個能和趙國王公貴族一起喝茶聊天的商人,更是唯一一個在老百姓當中口碑好的商人。

高登把玩著手中的半塊玉佩,又從懷中拿出了半塊一模一樣的玉佩,把這兩個半塊玉佩拚在一起,剛好是一個完整的玉佩,他等這一天等了好久了。他依稀記得,當年兄長高攀曾經讓人帶回來了這塊玉佩,並且告知他,當見到另外半塊玉佩的時候,就是高登回燕國的時候,更是他們兄弟團聚的時候,這一等,就是幾十年。

這幾十年來,高登如履薄冰,等的他自己都有些模糊了,甚至忘記了還有另外半塊玉佩的事情,甚至想自己今生可能就要在邯鄲終老了。因為自從高攀十五年前失去國相之位後,他就打消了回燕國的念頭。

直到今天,這半塊玉佩再次出現以後,才逐漸喚醒了高登內心的渴望。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等來的卻是高攀的外孫被關在邯鄲獄的消息。

作為收集情報的密探,高登怎麼可能會不知道水淵的身份,但是他始終沒有想到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和水淵相見。如今水淵派人帶著這半塊玉佩來找自己,這就說明他的兄長高攀因為把他的事情告知了水淵,並且讓水淵來接管他現在所掌管的一切,換他回家。

不一會兒功夫,大廳內聚滿了人,高登看到這些人後,當即說道:「你們都是受過我恩惠的人,老夫從未要求你們報答過老夫什麼,但是老夫有事相求,需要藉助你們的力量,不知道你們能否答應老夫的請求?」

其中一個人大聲喊道:「我們的命都是主人給的,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們也在所不辭,甘願為主人赴死。」

其餘人緊接著也紛紛向高登表忠心。

高登擺手道:「我不用你們去死,我只是想讓你們幫我做點事,僅此而已。」

「主人儘管吩咐!」眾人異口同聲的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