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第43章、再下山
這一年年底,有件大事發生。

一代儒學大家,王陽明先生病逝。

嶽不群聽聞這樁消息,心中頗為難受,決意下山一趟,為這位先生送行。

寧中則聽聞,則說自己想跟隨去,令狐沖這小子也一樣。

嶽不群都不必思索,隻道自己快去快回,讓寧中則照顧好令狐沖為由,留寧中則在山上。

至於令狐沖眼巴巴的眼神,嶽不群全當沒看到。

而後,嶽不群便翻身到落雁峰上。

因為上回就是在此地與風清揚師叔有了短暫交流,雖然之後便不再有交集,但是嶽不群還是覺得此地還是兩人默契之地。

因此,嶽不群就來了落雁峰,思量著會一會風清揚師叔,好給風清揚師叔交代一下,讓他代自己看護華山,雖說此事風清揚師叔必然會去做,但話還是得帶到了。

他好歹也「活了」那麼多年,早就不是愣頭青,曉得情分與本分。

所以話該帶到,不能覺得這是風清揚師叔應該做的。

畢竟從嚴格意義上說,風清揚師叔與他等氣宗可是有著仇怨的。

因此情分要算好,不能缺了這些禮數。

嶽不群就在落雁峰上呼喊幾聲,留下自己的話語。

做好這些後,他還期待的等了一陣。

幸而風清揚師叔這次比較通情達理。

也許是他與王陽明先生有過交集吧,他竟還給了嶽不群這一句:「替我向王陽明先生燒三炷香。」

嶽不群自然是應承下來。

王陽明先生將葬於他的浙江餘姚老家,所以,嶽不群得從華山華陰一路南下,趕到浙江一地。

嶽不群的腳程自然不慢,畢竟習武之人,自是快若奔馬,而且他一心趕路,一路上除了露宿路邊客棧,剩下的時間大多是露宿荒郊野嶺,或者掛靠荒山破廟。

而這一途下來,嶽不群足足不眠不休飛馳了十日。

也是他武功了得,而且身懷天賦-強壯,以及天賦-心靈手巧。

天賦-強壯使他氣血強健穩固,而天賦-心靈手巧也能讓他減少體力的消耗,不至於讓他飛奔十裡路就氣喘籲籲。

而且他精練金雁功,這門輕功更能讓他節省氣力,趕路更是極快,比之奔馬還要迅速三四倍。

待到餘姚時,天色已黑,餘姚城門已然關閉,且有宵禁,嶽不群也不好入內。

只是嶽不群武功高強,三丈高的城牆根本攔不住他,之後隨便在城中找處落腳點就行。

但嶽不群還是決議先露宿城外十裡坡的一處客棧中。

這客棧裏頭也差些住滿了人,且多是讀書人。

他們也都是收到王陽明病逝的消息,前來此地弔唁這位儒學大家。

畢竟這位的生平可是許多讀書人的一生嚮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王陽明全部做到了。

修得自身有功果,管得家眷親屬安平,參政治國為君分憂為民造福,更以智慧平定南贛盜賊,平定寧王作亂,其功之高。

尤其是,這位更廣收門徒,傳授自身學問,更為世上讀書人欽佩。

如此人物,天下讀書人自然絡繹不絕而來,自行趕赴此地,都無需三請。

嶽不群這般讀書人的裝束自然也是很快融入這些暢談經義,聊騷文化諸事。

而且嶽不群也是真箇讀書人,不是假作讀書,尤其華山藏書頗多,他還在大啟世界幾世為人,其中讀書更是不少,雖然大啟的詩書禮樂的經典與大明有所不同,

但皆是儒家學問,也是大差不差,因此嶽不群也算是博覽群書,在加入這些人的聊天后,立即就被這些讀書人引為知己。

眾人暢談到深夜子時,才意猶未盡的分別。

嶽不群睡在二樓的一間僻靜角落的房間。

房間內的床褥都已經被小二鋪好,各種洗臉刷牙的物件也都備齊。

這餘姚可比華陰發達多了,地處江南,為魚米之鄉,水網暢通,道路通達,來往客商不少,遊玩之客也有,甚至還有從崖山去往京城的趕考學子。

物產豐富,人員來往充足下,自然就有了享受的靡靡之風。

幸而此地出了一位王陽明,使得餘姚不至於像蘇杭一般奢靡成分,更不似應天府(南京)那般繁華之下多汙垢,尤其是應天府多有權貴,權貴生紈絝,紈絝不知民間疾苦,多行欺凌百姓之事。

所以餘姚不錯,雖非府治,卻也是民風淳樸之地。

嗯?

嶽不群剛在床上盤好腿,準備調息休憩,修鍊混元功,便忽有所感。

外頭有一串狂風呼嘯聲,然後就是輕點屋頂的瓦片之聲。

有高手。

嶽不群心想。

這般深夜,還做這種「偷雞摸狗」的夜行之時,不是採花大盜,就是竊賊。

嶽不群最看不起這種人,於是他穿好衣物,一指點出,隔空三尺,將屋內燭火點滅。

然後,他一個躍身,就上了屋樑。

金雁功之輕盈,此刻就讓嶽不群半點聲音都不露的落到屋樑上,就彷彿一片羽毛落到屋樑之間。

他才落定,身形陡然一躥射,好似離弦之箭,從屋樑上的通氣之口溜出去,然後往著屋簷之外飛躍而去。

一個魚躍,嶽不群也上了屋頂。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