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疑案重重》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陳嚴的疑問
周衛國雙手反剪,背銬在身後,陳嚴見他坐在沙發上姿勢彆扭,背後的燙傷還疼的他面部表情扭曲。陳嚴面對和自己父親一個年紀的老主任於心不忍,於是,他走上前對周衛國說:「周叔,別再想著對我下手了,我把手銬放在前面。」

周衛國點點頭。

陳嚴從他左側靠近,右手靠近周衛國,把反剪的手銬打開,然後在他身前銬上。以自己善於格鬥方向面向敵人格鬥弱勢方向,是曾經在部隊時訓練的結果,也代表陳嚴對周衛國的防備從來都沒有減弱。

周衛國似乎是自言自語:「我自認為所做的一切都天衣無縫,謀劃了很久,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被識破了。」

陳嚴感嘆:「幾乎是天衣無縫啊,幾乎是。」

周衛國抬起頭,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懷疑我的?」

陳嚴不打算隱瞞,說:「就在前幾天,可以說是最後時刻。在我想明白了你是如何引導江春明和張建軍二人從老庫房內開門,從而破壞密室關鍵證據之後,一切才有了正確方向,順著正確的方向,這條路才越走越寬。」

周衛國還是不甘心,他說:「在最開始謀劃的時候,我就猜想過會被繩之以法,後來發現你的老戰友來找你的次數變少,我猜測專案組已經減少警力投入了,開始感到慶幸。實在沒有想到,最後,是被你這個『業餘警察』給揪出來了。」

陳嚴用感慨的語氣說:「是啊,一直以來,你把專案組耍的團團轉,我也是很偶然才發現了關鍵線索,否則這大概就是一件懸案。」

在警方那裡,一件案子成為懸案,那麼大概率是無法偵破的,懸案被偵破,一般有兩種可能。

第一,技術手段的進步。比如當初案發時的dna採集、痕跡比對,經過刑偵技術的發展後,對當初封存的證據重新進行調查後有了新結果,偵破多年前的案子。

第二,懸案的作案人或者同夥又一次作案。比如張三多年前犯下的一件案子被封存了,後來又繼續作案,警方發現兩個案子的手法具有相似之處就會併案處理。同夥作案的情況好解釋,比如張三和李四多年前犯下案子,後來李四被抓,為了爭取減刑,謀求寬大處理,把張三供了出來。

但是周衛國不屬於以上兩種情況,他不是慣犯,為了給自己和孫子出氣決定殺死孫廣志。既沒有同夥,以後也不會再殺人了,基本不會露出馬腳。技術手段雖然會不斷的革新,但是周衛國謀劃幾個月之久,留下的線索和痕跡很少,而且多是些迷惑性的線索。所以,這件案子很有可能會一直懸下去。

孫廣志,無意中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間接害得周衛國的孫子終身殘疾。他沒有錯,更沒有罪,不應該不明不白的死去!

江春明和張建軍呢?他倆才是最無辜的人,僅僅是一次晚飯後的遛彎,一輩子都要背負著「潛在殺人犯」的「罪名」,冤不冤?工作和生活都受影響,他倆都五十多歲了,影響就影響吧,那他們的子女以後被影響了工作豈不是更無辜?

陳嚴想到了江春明和張建軍二人,突然對周衛國問:「我有一個疑問,困擾了我很久了。發現密室的成因是江春明和張建軍二人共同回憶起的一些似乎是無關緊要的細節,如果只有一個人回憶,或者是細節再少一點我也許就想不明白了。你為何同時擄進兩個人進老庫房?如果是一個人的話,環節上簡單一點,留下的破綻應該會更少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