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三百章 所有的矛盾在新物理面前都不值一提!
佛羅裡達州立大學。

萊德利-帕森斯結束了課程以後,就去了高磁物理實驗室,想了解一下林文基團隊的新發現。

林文基已經和他說過一次,只是做了簡單的介紹,但他不覺得新發現有什麼了不起。

帕森斯不是不看好反重力研究,而是不看好林文基團隊。

國際上有近二十個專門研究反重力技術的團隊,技術實力強一些的都是老團隊,已經組建了三年、四年,並且已經有了不少的成果。

林文基的團隊相對還很年輕,年輕也就代表沒有什麼基礎。

這樣的實驗團隊說有了新發現,也不太可能是什麼了不起的成果。

帕森斯並不太在意。

他帶著輕鬆的心情,走到實驗樓的門口的時候,就被保安直接攔住了。

那名保安是個胖黑人,看起來就非常的強壯,他手裏拿著個電棍,腰上還別著手槍,直接就把電棍橫在了帕森斯身前,停下!這裏是禁入的。

我是萊德利-帕森斯!帕森斯有些懊惱的自報家門。

胖黑保安馬上一瞪眼,我說的就是你!

帕森斯愣了一下,林文基沒和你說嗎?我是來看實驗的。

我不管你是來幹什麼的,我只知道不能讓你進去!胖黑保安的話音鏗鏘有力,剛看到帕森斯有些不服氣,還要往前走的時候,他很乾脆摔了個電棍,還擺出要掏出手槍的姿勢。

帕森斯嚇的一個機靈,趕緊舉起了手,往後退了好幾步,還差一點被台階絆倒。

最後他只能氣呼呼的離開了。

等離開了實驗樓以後,帕森斯越想就越生氣,他馬上拿出手機要打給林文基。

這時,有個只知道名字的同事,看到他馬上走過來,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萊德利,你基說了什麼。

帕森斯頓時一愣,他說什麼?

他說完全不相信你的理論,還說你就是個騙子,你的研究就是東拚西湊出來的。

那個同事的語氣可不怎麼好,明顯有些火上澆油的意思,聽聽這些話吧,我都不敢相信,在佛羅裡達大學居然還有人這麼說。

他可是在課程上直接和學生說的。

帕森斯頓時非常的惱火,他直接撥了電話過去,電話接通以後,滿是懊惱的質問道,林文基,你到底說了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做?

對面的林文基馬上回道,萊德利,我正式通知你,從今天開始我們不再是朋友了,請不要再給我打電話,我也會把你的號碼拉黑。

還有,我再說一次,我並不相信你的理論,而且還認為你是個騙子。

就這樣了,拜拜!

帕森斯聽著目瞪口呆,氣的差點把手機摔在地上。

他完全不明白具體發生了什麼,也琢磨著,難道是因為王浩那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

不應該吧……

那篇論文說的是強湮滅力,根本隻存在於理論中的東西,怎麼會影響到林文基?

他可不做理論物理研究……

帕森斯完全想不明白,後來乾脆也不想了,因為很多人都支持他。

哪怕王浩在自然雜誌發表了新的成果,用『強湮滅力導致物質形態弱化,的理論,補足了暗物質的天文物理中的作用。

可是,又怎麼樣?

以強湮滅力為基礎的理論,也根本是無法證實的。

他的理論才受到更多的物理學家支持,原因很簡單,他的理論認可暗物質的存在,還把暗物質和希格斯粒子

聯繫在一起,後續可能溝通粒子標準模型,和現有的量子物理結合在一起。

好多物理學都認為,他的理論可信度高,值得繼續深入去研究。

帕森斯當然知道自己的研究都是東拚西湊出來的,但只要短時間無法證明錯誤,至於幾十年後,幾百年後被推翻,也根本都無所謂了。

未來,誰在乎呢?

……

王浩已經向上級做了詳細的研究彙報,說明了反重力實驗中,疊加力場邊緣對物質產生的磁化效應研究的重要性。

這個研究不是一個團隊能完成的。

如果讓一個團隊去完成,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並且耗費很長的時間。

針對一項理論研究,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就像歐洲粒子對撞實驗,總花費高達幾百億美元。

一個大國支持完成當然也是可以的,幾百億美元並不是不可接受的數字,但沒有國家會那樣做,因為只是做理論性的研究,好多成果要是要公開的,就等於自己掏錢惠及全世界。

現在的研究也是一樣的。

疊加立場邊緣效應,並不是什麼有難度的實驗,後續肯定會被很多實驗團隊發現,相關的研究牽扯到強湮滅力,短時間內肯定只是理論性研究,技術上想應用非常困難。

實際上,哪怕是到現在,反重力研究已經有了很多成果,但大規模應用依舊沒有實現。

即便是已經有了一些應用,也都是科技投入類的項目。

比如,反重力磁懸浮列車。

這個項目不會創造任何的利潤,列車以及主幹線的維護保養還需要不斷的投入。

上級部門很快做出了批複,並支持召開國際性的反重力研究會議。

會議是由國內牽頭進行的,並確定會在一個月後舉行,主辦方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以及科學院物理所,也就是國內三個反重力研究機構。

當舉辦會議被確定下來以後,國際各個反重力研究團隊和機構紛紛收到了邀請函。

會議邀請函上標註的內容也很簡單。

主要就是兩點,第一點就是要舉辦反重力國際會議,並邀請各個團隊做研究報告。

第二點就是會確定公開一項全新的物理研究,並牽扯到了『強湮滅力,。

其他團隊聽到消息都感到不可思議。

他們自然會關注湮滅理論領域的最新成果,知道王浩和他的學生最新的研究,就和強湮滅力有關。

多數人看到《自然》雜誌發表的論文,下意識就覺得是一個理論研究,感覺就和『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是一樣的。

那篇研究唯一的亮點,就是說明了一項全新的理論,來補足暗物質在物理中的作用。

但是,理論終究只是理論,就像是弦理論對於暗物質的解釋、帕森斯所做出的暗物質解析,理論物理上會產生一定的作用,和現實就沒什麼關係了。

一名物理學家,可以隨意選擇相信哪一個理論,總歸都是短時間無法被證明的。

現在會議邀請函上直接說明了,會公佈一項和強湮滅力相關的實驗內容?

確定一個全新物理的研究方向?

這是多麼大的誘惑!

對於任何一名物理學家來說,全新的物理都充滿了誘惑,因為全新的領域代表著無數的機遇、無數的方向,也代表著無數的榮譽,甚至可能會帶來新的科技。

實際上,好多反重力團隊,尤其是阿邁瑞肯的實驗團隊,對於國內的團隊乃至於王浩,都是有抵觸情緒的。

如果沒有後面一條『新物理,的說明,

好多團隊肯定不會簡單同意參加會議。

這種單獨學術領域的研究,往往都是阿邁瑞肯和歐洲牽頭進行,種花家牽頭就很難有多大的號召力。

可是,所有的矛盾在新物理面前都不值一提。

當想到全新的發現、全新的物理,而且還會被公開出來,好多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

那些反重力實驗團隊的負責人,都可以說是國際物理學界的大佬。

他們知道會議的消息以後,就忍不住開始討論起強湮滅力的問題,其中自然也包括林文基。

阿邁瑞肯的幾個反重力研究團隊都互相有聯繫。

林文基很是興奮的說道,我非常相信強湮滅力,因為我的實驗團隊也有了同樣的發現。

雖然和王浩約定好,到會議上一起宣佈,但他還是迫不及待的說了出來。

其他實驗團隊自然會打聽究竟有什麼新發現。

最開始林文基是繃住不說的,他堅定了保密的想法,但後來他就感受到了壓力。

反重力的研究可不只是普通科技,很可能代表了未來的主要方向。

當在研究中有發現,並且知道一些消息的時候,就會受到國家部門的重視。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反重力團隊,歸屬能源部旗下做研究,有充分的官方背景。

菲利普-羅雷爾把消息上報以後,很快就讓林文基感受到了壓力,有特派的官員前來做調查。

林文基也只能說明了他們的新發現。

這個消息很快被送到了菲利普-羅雷爾的面前,他對於林文基團隊的新發現感到驚訝,通過疊加力場邊緣的物質,產生了微弱的磁場反應?

這和強湮滅力有關……

菲利普-羅雷爾皺眉思考著,種花家肯定已經研究很長時間了,這方面也許有了很大的進展。

他們還是要公開消息,肯定是希望更多的團隊一起參與……

所以,後續的理論性要遠遠強於應用?

但即便只是新領域的理論研究,我們也要爭取主導權……

菲利普-羅雷爾還是有信心的,因為他們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發現,但相關方向的研究一直都沒有突破。

他們發現是『高磁場作用下,反重力場的恆定偏移,。

簡單來說,一個穩定而持續的反重力場,會受到高磁場的影響產生場力位置偏移。

雖然偏移的非常微弱,而且只有在特定高效能的情況下,才能檢測出偏移,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個新發現,可能會讓反重力的研究取得跨越式突破。

我們就在會議上公開這個研究,號召其他團隊一起參與,到時候,就能爭取到主導權……

菲利普-羅雷爾思考著。

一項國際合作研究的主導權主要在於各個參與方的支持度。

作為阿邁瑞肯的實驗團隊,想獲得更多支持並不困難,因為好多團隊都是『歐美派系,,但爭取主導權還有個關鍵,就是能率領其他團隊一起取得突破,而不是沒有方向的讓研究停滯。

菲利普-羅雷爾覺得還是很有機會的。

……

當國際物理學界很多人都開始討論反重力會議、強湮滅力問題的時候,即便相關的消息也隻限制在反重力相關研究的圈子裏,物理學界的風向還是有所變化。

帕森斯很快就察覺到了變化,比如,一些偶爾有交流的學者,都不再給他發郵件,他發過去的郵件也沒有得到回復。

再比如,不再有頂尖的物理學家,站出來宣稱支持他的理論。

還有,林文基公開宣稱『支持強湮滅力理論,,也沒有頂級物理學家站出來表態。

理論物理的研究當然是自由的。

之前有很多的物理學家都表示支持帕森斯的理論,反對以及不屑一顧者也是存在的,但國際物理的風向還是支持他,反對的學者也不會站出來。

現在就不一樣了。

極少量站出來支持他的學者都沒有什麼影響力可言,反倒是有一些重量級的物理學家,表示了對於強湮滅力的興趣。

這種風向的轉變讓帕森斯感到有些不安,但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

西海大學。

王浩依舊投入很多精力在強湮滅力的研究上,理論方向上的研究已經很難突破了,必須要有相關的實驗配合,才能夠再有新的進展。

他希望能夠製造出『強湮滅力場,,但從疊加力場邊緣入手去研究有兩大問題。

一個問題就是邊緣性態表現出的間歇性。

間歇性問題,其實根本在於『交流,兩個字上。

反重力實驗,實際上是『交流重力,實驗,交流重力的『交流,,說的就是『交流電力,。

交流電力沒有恆定的方向,是不斷變動的,而不斷變動才會不斷的『擠壓微觀形態,,從而進行恆定的反重力場。

也正因為電力方向的不斷變動,就導致疊加力場邊緣效應,呈現出了間歇性。

另外,就是疊加力場邊緣效果薄弱。

要解決邊緣效果薄弱的問題,王浩仔細研究理論基礎,認為還是應該從磁場角度入手,但因為理論的缺失,具體怎麼入手還不清楚。

想要製造出真正的強湮滅力場,兩個問題都需要解決。

王浩倒是有一些想法,間歇性,或許可以製造直流重力場?

他思考著還是搖搖頭。

直流電力,因為不具備變動性,就連反重力場都製造不出來,自然也不可能出現什麼疊加力場。

邊緣薄弱,可能需要從磁場問題入手,添加強磁場,也許能產生影響?

這還需要新的實驗設計。

短時間能做的還是去研究疊加力場。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已經造好了新的設備,並製造出76%高強度的三重疊加力場。

當天研究中心進行了實驗,並且也有了新的實驗發現。

何毅總結說道,我們在實驗中檢測出了一些材料更強烈的磁性效應。

各項數據指標不同,但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他說著拿出一份文件遞給王浩,有三種金屬材料,對比上一次的數據,幾乎沒有變動。

也就是說,更強的疊加力場,並沒有讓金屬材料表現出更強的磁性效應?

對!

何毅肯定的點頭。

王浩看著手上的文件資料,皺眉思索了很長時間,才終於輕呼了口氣,我知道了。

強湮滅力作用下,粒子受到影響是存在某種上限的……

這會是個很有價值的結論!

他說完把文件留下來,也馬上起工作,實驗到這裏先放一下,我們也要準備一下會議了。

這次會議一定要重視,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更多的團隊參與進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