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未央頌》第一百九十二章 籠絡人心
劉恆出門許久未歸,竇漪房牽掛,便拄著拐杖出門去尋。當她來到酒館大廳門口時,正撞上了從裏面出來的竇嬰。

由於竇漪房已經走上了木階梯,她這一驚,腳下不穩,身子便向後倒去。

說時遲那時快,竇漪房已經反映不過來,眼見這就要摔倒的時候,竇嬰輕舒猿臂,繞過竇漪房的纖腰,將她攬在懷中。

竇漪房怔了一會兒,回過神來時,擔心被劉恆看到會產生誤會,於是便將竇嬰推開,竇嬰立即拱手道歉。

竇漪房看進大廳裡,不見劉恆在裏面,便放下心來。

想起這名少年非比尋常,說不定是為大才,竇漪房便想著將他介紹給劉恆,也算是為代國盡一份心,所以就原諒了竇嬰。

竇嬰為表歉意,便請竇漪房喝茶,這正和了竇漪房的意。

兩人在廳中坐了下來,竇嬰親自沏茶,沏茶每一個步驟都非常講究,水要這山澗收集來的水,茶葉要上等的茶葉,一舉一動都透著儒雅的氣質。

令人難以置信,他會是一個十七歲的弱冠少年。

香茶沏好,茶香瀰漫。

「好香的茶,想不到公子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耐性。」沏茶最講究的是人的耐心和心境,竇漪房對他必須要刮目相看。

「只是閑暇愛好而已。」竇嬰說道。

「還未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不敢當,在下竇嬰,字王孫,清河觀津人氏……」

聽到對方跟自己的姓氏一樣,竇漪房不禁心喜,脫口而出道:「原來你也……」話到這裏,她才記起來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於是就打住了。

但竇嬰已料到她想說什麼,便接著說道:「莫非姑娘也姓竇?」

竇漪房心想要如何圓謊,天下間同姓之人千千萬萬,她姓竇又有何妨?於是就點了點頭。

竇嬰微微一笑,「看來我兩還真是有緣,姑娘該不會也是觀津人吧?」

「哪有這麼巧……」竇漪房可不想被他牽著走。

竇嬰忽然露出哀傷之色,竇漪房問他怎麼了,他說道:「看到姑娘,讓我想起了我的姑姑……」

「你姑姑?」

竇嬰喝了一口茶,緩解一下心情,才繼續說道:「兩年前,我隨父親路過桃溪村,發現了一座墓。墓主人姓竇廿,我是爹的堂叔,早年就和我們失散。」

「不想在此會遇上,聽人說他還有一位女兒,叫竇漪房,後來去了長安進了宮……」

聽竇嬰說道這裏,竇漪房就怔住了。

五歲那年,她和弟弟劉瑾被人追殺墜崖,而後被竇老伯所救,成為了他的養女,就生活在桃溪縣。

如果竇嬰所說的竇漪房就是她的話,按輩分來算,她確實可以算是竇嬰的姑姑。

竇漪房在和竇老伯生活期間,很少聽竇老伯提起他的家人,但有一次竇老伯喝得大醉。

確實提到過他還有家人,只是他似乎犯了什麼錯,無臉回去見他們。

那時竇漪房還小,也就沒有多問。

「後來呢?」

「後來,家父多番派人打聽,探得有一名同名同姓的女子從漢宮送到了代宮,如今已成為代王身邊的美人。但她是不是堂叔伯之女,我們未敢確認。」

「若真是,她貴為美人,生活富貴,我等也就安心了……」

竇漪房腦子飛快的思索著,竇嬰的話說不定是真的,他沒有理由欺騙她。既然如此,何不利用這個機會,讓竇嬰護送他們會都城?

而且,自己再后宮裡勢單力薄,還由陳王后這一個煩,以竇嬰的才能,說不定對她有益。

想到此處,竇漪房已決定認竇嬰這個侄兒,只是,她直接表明身份的話未免太過唐突,只怕竇嬰不會相信。

所以她告訴竇嬰,既然是親人,還是要相認的好!!

因為沒有人喜歡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竇嬰聞言,頷首認同。

心中暗喜,從竇漪房的話可知,她心裏已經接納了他這個憑空冒出來的侄子。

攀上了竇漪房這層關係,日後他要入仕也就簡單得多了。他不在乎別人說他依靠裙帶關係步入仕途,因為他有信心讓別人對他認同。

竇漪房又聊起了竇嬰的家世,得知竇家家族興旺,家境殷實。雖然沒有官家背景,但總算是頗有名望。

就在他們聊天之時,劉恆跟那位老者有說有笑地走了進來。看到竇嬰在場,老者上前說道:「王孫兄,給你介紹一位大人物。」

竇漪房見狀,已猜到劉恆是把自己的身份表明了,於是她便要起身行禮,也算是告訴竇嬰,她就是竇美人。

劉恆當即上來怨她腳傷還隨處走動,令她免禮趕緊坐下。竇嬰早知他們的身份,卻故作驚奇之狀,問那老者方才說的大人物是何人。

老者看向劉恆一眼,對他說道:「此人正是代王。」

竇嬰佯作驚訝之狀,不敢相信地問道:「余兄說的可是代國之主?」

老者點頭,「正是!」

竇嬰從座位上站起,走到劉恆面前,納頭便拜,「草民竇嬰參見大王。」

劉恆早就聽老者說了竇嬰的才華,對他是非常欣賞,所以連忙還禮。

竇嬰站了起來,劉恆端詳著他,心裏非常滿意,贊道:「真是年輕有為啊!!對了,你們怎麼會坐到一起了呢?」

竇嬰看著竇漪房,眼裏有淚光閃爍,竇漪房向他微微頷首,只見竇嬰忽然跪了下來,叫了一聲「姑姑」。

竇漪房連忙將他扶起,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劉恆納悶了,這竇漪房平白無故怎麼多了一位侄兒。

老者見狀,大喜,也正好到了午膳的時間,他便邀眾人一同用膳,然後再聽他二人慢慢道來。

劉恆贊同,很快,眾人坐了下來,在等到上菜時,竇漪房和竇嬰說出了之前的事情。

劉恆聽完喜出望外,值此團圓之際,當然要喝酒慶賀。

老者隻嘆那位中年人不在,有點遺憾。

劉恆和竇漪房好奇,問中年人的來歷,老者此人亦是一位怪才,他的著作比起老者更有質量,只是懶得書寫下來。劉恆請老者日後引薦,老者點頭答應了。

餘下時光,眾人飲酒暢聊,談笑風生自是不提。

單說這今日之事並非巧合,乃是竇嬰精心設計。他先令老者帶走劉恆,以便讓他能和竇漪房獨處,吐露心事。

其實,他和竇漪房非親非故。只是自從知道劉恆有一位姓竇的妃子後,就開始打探竇漪房的身世。他知道竇漪房是竇老伯的養女,就編出了這個故事。

竇漪房也知道竇漪不可能是她的侄兒,只不過竇嬰有利用價值,所以便認了這門親。

兩個人或許都心知肚明,只是沒有說出來,他們因為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彼此形成了合作的默契。

夜,月光皎潔,晚風清涼。

竇漪房沐浴在月光下,坐在中庭的水井旁邊,給那小毛講故事。

小毛聽得入迷,但夜已深,酒館主人出來再三催他回去睡覺,只是他不願回去。竇漪房隻好威脅他,說如果不聽話就沒有故事聽了,這小子才乖乖聽話。

「夜裏涼,娘娘也早些休息吧!!」酒館主人對竇漪房說。

竇漪房微笑回禮,「我沒關係。」

酒館主人頷首退去。

夜晚是如此的清靜,竹林傳來的濤聲中偶爾夾雜著幾聲悅耳的鳥鳴,竹籬笆下的草叢裏傳出窸窸窣窣的蟲鳴,像是正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

這麼安靜祥和的夜,也讓人的心跟著安靜下來,什麼都不用去想,如此輕鬆,如此自在。

可是這樣的夜晚,不會再有幾天了。

劉恆從屋子裏走了出來,他今天喝醉了,睡了三四個時辰,現在才醒過來。

頭還有點暈,他想要喝水,喝清涼的水,於是就想著水井走去,恰好看到竇漪房坐在那裏。

「你在這裏做什麼?」

竇漪房從發獃中回過神來,起身相迎,「大王怎麼起來了?」

「想喝點水。」說著,他從井裏打起一桶水,用瓜瓢舀著喝了兩口,頓時覺得舒服多了。

他在竇漪房身邊坐了下來,抬頭仰望星空,感嘆道:「夜空真美。」

竇漪房亦有同感,只是不知道在宮裏能不能看到這樣的夜空。

「一定可以的……」劉恆說,語氣很肯定。

竇漪房微微側頭,靠在他的肩膀上,真希望這一刻能夠長長久久。

……

翌日,竇嬰駕來了一輛馬車,並帶來了一群護衛,這是要護送劉恆返回都城。

劉恆在這些人裡沒有看到老者,便問竇嬰那老者的去處。

竇嬰道:「余老先生托在下告知大王,他志不在入仕,並且已經過慣了閑雲野鶴的生活,還望大王體諒。」

劉恆嘆息一聲,隻覺得非常遺憾。不過,此行能收穫一個竇嬰也還算是不錯的了。尤其對竇漪房來說。

竇嬰將劉恆和竇漪房護送到最近的於湉縣,到了縣裏,安全就算是得到保障了。

劉恆令縣令去尋找宋昌等人,一天之後,終於是有了消息。宋昌、張武和蒲邵都到了縣裏,和劉恆見面。

說起那天晚上之事,他們見到刺客人多勢眾,擔心難以保護劉恆,於是就將刺客們引開。

後來他們奮力擊退了刺客,再回去尋找劉恆時,劉恆已經不在,於是眾人連忙去縣裏、鄉下發出通告,令附近縣、裡尋找劉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