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頑帝》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我就不信他們能攔住我!」

沉悶的氣氛中,忽然有一個高大的韃靼漢子翻身上馬,拍馬就朝著火牆那邊沖了過去。

他的馬技十分高超,衝到近處時,一提韁繩,那匹馬一聲長嘶,猛然躍起,四蹄騰空,竟然藉著這一提一躍之力,直接從火牆上方「飛」躍過去,踩著猛火油櫃的櫃體,直接就朝著後面的明軍狠狠地撞了過去。

這大漢連人帶馬足有我四五百斤,加上從高處衝撞的力道,若是被他撞個正著,定然是筋斷骨折橫死當場的結果。

那些韃靼人也跟著驚呼起來。

有的人希望他能夠成功,已經暗暗地抓住了韁繩,準備跟著就衝出去。

明太子開出的條件,對有些人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只要投靠了大明,以後就可以不愁吃喝,不用再四處奔波尋找牧場,還能住上可以遮風擋雪的房子,不知比帳篷舒服多少。

可對於有些部族來說,就如同要將他們的羽翼折斷,失去了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後就只能徹底成為別人的附庸。

尤其是那些平日縱橫草原的勇士,更加無法忍受交出自己的戰馬和武器,他們從小就依靠這個活著,現在要他們放棄,幾乎就等同於要放棄自己的生命。

所以這個叫阿爾罕的武士忍無可忍地沖了出去,哪怕下一刻戰死,他也要跟自己的戰馬在一起。

當他越過第一排戰車,看到後面不過區區三排明軍士兵,甚至手裏隻拿了傳說中的火銃,連大刀和盾牌都沒拿的時候,他心中竊喜,或許這一次衝鋒,就能衝過戰陣,只要離開這裏,進入草原,那就等於回到了他的地盤,明軍絕對無法追上他。

就在他即將沖入明軍陣營的那一刻,明軍火銃手手裏的火銃終於響了。

開槍的人並不對,直面他的士兵已經第一時間撤讓閃避,並沒有留在原地開槍。

而是側翼的兩個小隊一共十人幾乎同時開槍,子彈盡數打在了阿爾罕和他的戰馬身上。

血花頓時四濺開來,阿爾罕和戰馬同時痛呼一聲,原本的衝鋒之時戛然而止,連人帶馬,重重地一頭栽倒在地。

阿爾罕當場斷氣,他的戰馬靠在他身上,抽搐了一會兒,慢慢在血泊中死去。

眾人想過阿爾罕會死,但以為他會與明軍廝殺,至少能博回幾條命來,也算沒白死。甚至有大膽的還想著僥倖若有機會,阿爾罕衝破明軍陣營,他們就可以立即跟上,只要逃回草原,那就不用再理會明太子說什麼。

可誰也沒想到,他會死得如此……簡單,如此乾脆利落地,連一點點生機都沒有。

甚至他搶到戰馬能躍過火牆,或許都是明軍故意露出的破綻,就是在等著一個敢冒出頭的人,來做殺雞儆猴裡的那隻雞。

楊慎連看都沒看一眼阿爾罕,只是望著面前的這些頭人們,依然笑得雲淡風輕,不帶一絲兒鋒芒。

「諸位,考慮好了嗎?」

「我們帶的糧食並不多,若是諸位要在這裏考慮上十天半個月的話,只怕會餓幾天肚子。」

他說的輕描淡寫,可臉上那表情,儼然寫著:不同意就餓著吧!

眾人看著這個頂多二十齣頭的年輕人,再看看一旁正帶著幾個親衛已經拉開架子開始準備烤肉的明太子,不禁心有戚戚然,隻覺得自己的肚子已經開始嘰裡咕嚕地提出抗議,哪裏還有心思繼續扛下去。

扛著,就得餓著,如果餓到最後還得答應,那又何必硬扛著這幾天跟自己過不去呢?

能在草原大漠活下來的漢子,都是能屈能伸的主。

「好!我們達特扈爾部落願意歸附大明,成為太子殿下忠誠的下屬。」

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漢走了出來,向著朱厚照的方向行了一禮,朝楊慎說道:「你說的條件我都可以答應,但我希望,能留下我這一匹馬。它是跟著我一起長大,與我親如兄弟,如今已有十五歲,活不了幾年了,我不想它再上戰場,也不想它就這麼離開。等它跟我一起回去後,我會好好安葬它的。」

楊慎猶豫了一下,去請示了一番朱厚照,最後回來時,答應了他的要求,並且允許其他部落的頭人也可以帶一匹老馬回去,但必須是經過明軍檢驗,馬齡在十歲以上的。

待他們都交出了長刀和戰馬,楊慎也同意他們保留一把匕首,畢竟在不少韃靼部族中,還是要靠匕首來宰殺獵物和分切食物,若是連這個都收繳了,那真是連人家吃飯的傢夥都不留了。

哪怕先前有再多猶豫和不甘,真正交出戰馬和武器後,大家也就老實了。

老老實實地向明太子行禮,聽他訓示過後,便帶著明軍的各個分隊前往自己的部落所在地。

這時候的他們,感覺是無比的憋屈,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連達延汗那樣的人物,都已經兵敗身死,他們這些小部落的頭人,若是不歸附大明,還能如何?

等著被滅族嗎?

沒過多久,他們就為自己當初的「英明」決策,感到了欣喜和驕傲。

無他,唯利益耳。

他們從不知道,原來大明有種神奇的灰土叫「水泥」,靠著這種東西,能夠很快蓋起堅固的房屋,鋪設平整的道路,那一天天延長的道路,很快就延伸到了他們看不到的地方。

接下來,就是順著這些道路前來部落的大明商人。

他們帶來了各種花色的布匹,從最便宜的棉布到昂貴的絲綢蜀錦,從精美的瓷器到耐用的銅鍋,還有許多精鹽和茶葉、醬料等等,吃穿用應有盡有,價格跟他們趕著牛羊到邊城互市交易的價格相差無幾,可人家這是送貨上門,還不用他們擔心會在路上被劫或丟失。

這價格,簡直良心的不能再良心。

於是他們拿出最好的皮毛和牛羊進行交易,打聽他們下一次過來的時間,生怕這次準備的不夠充分,又錯過了下次的交易。

結果一問才知道,這些商人還帶了不少農戶過來,他們不光是來買賣物品,這些農戶還要在附近開墾農田,部落的人頓時就炸了鍋,連忙去找了頭人。

等頭人去找了明軍的負責人後,才知道這些農夫帶來的並不是一般的種子,而是一種叫番薯的作物,還有一些特殊的紫花苜蓿草種。

這都是太子殿下命人培育出來,最適合他們這邊的糧食作物和草種。

這種紫花苜蓿繁殖十分快,割了一茬還能再長一茬,春夏草木茂盛的時候,甚至可以多割一些下來,牛羊吃不完的就做成青儲飼料,這樣就不必擔心它們過冬的食物。

而那種番薯不但產量高,番薯和番薯葉也都可以餵羊喂牛,成熟的番薯冬天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作為飼料,甚至還可以做出一種叫粉條的食物來。

這些東西大明的商人都帶的有,還熱情地做成食物給他們試吃。

那種香甜軟糯的口感,一入口,就徹底征服了草原上的牧民。

草原上不產糖,只有在蜂蜜中才能嘗到甜味。可無論是草原還是戈壁大漠,蜂巢的存在比狼群還稀罕。

而甜味,是最能帶給人幸福感的味道。

有了這種香甜的食物,他們就不用擔心冬天沒有糧食,只能忍痛殺死尚未長大的小羊充饑。只要能過了一個冬天,這些小羊長大後,就能帶來更多的收益,換到更多的番薯。

吃過番薯和甜味的牧民,已經發自內心地接受了這些大明農夫和他們共處一地的事實。

商人們會收購他們保留的皮毛,賣給他們各種生活用品,可這些農夫才是帶給他們食物的人,他們不會種地,就算有了種子也沒法像大明的農夫一樣精心地照料田地,讓一畝地裡能夠長出那麼多的番薯。

在第二次番薯收穫之後,新一批的商人,又帶來了一些文人,大明的官兵管他們叫老師,說是要在草原部族的駐地開辦社學,免費教所有人的孩子讀書認字。

在韃靼貴族中都沒有多少讀書認字的人,但也不妨礙普通人對讀書的嚮往。

因為上次番薯成熟的時候,有大明的商人在鎮子裏開了第一家酒樓,開始有說書先生在這裏講書,幾乎吸引了部落裡所有的男女老幼都跑來聽說書。

若是能夠認字的話,那他們也有機會自己讀書,去見識一下部族以外的世界。

「很多人總以為,讓老百姓什麼都不懂,只能一輩子聽從上位者的命令,才是最好的治民之道。」

朱厚照跟楊慎說起辦學之事時,頗有感慨地說道:「其實,這只不過是愚民之道。」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修,你以為,這句話當如何解釋。」

楊慎想了想,說道:「以前曾有人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百姓可以指揮著他們去做事,而不用讓他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所以在隋唐以前,只有世家子弟才有讀書的資格,九品中正製,基本上沒有寒門子弟晉陞的機會。故而有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朝之說。」

朱厚照笑了笑,「那是別人的解釋,你的呢?」

楊慎道:「微臣以為,聖人此言,實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說,百姓有能力做到的事,就讓他們自由地發揮去做;他們做不到的事,就要教給他們知識,讓他們懂得更多,才能做得更好。」

「正如太子殿下如今在軍工廠和將作監定下的規矩,讓匠戶們可以發揮所長,只要能做得好的,都能得到相應的獎勵和報酬。而那些想要學習技術的人,也可以選擇合適的技術去學習,正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了新的知識和技術,我們才能做出這些神兵利器來,一戰擊潰達延汗的大軍。」

「恭喜太子殿下,知識這件寶物,必能開萬世之太平,現大明之盛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