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時間循環:開局就被六扇門抓捕》第122章5年了,你知道我這5年是怎麼過的嗎
第124章這冤鼓放在了三米的高台上,鼓錘也有兩百斤

百香鎮的縣衙,威風凜凜,修建得相當氣派,城牆起碼都有三四米高,說是縣衙,倒像是一個碉堡。

這也是靈州縣衙的特色。

經過多年的拉鋸,血戰,朝廷統治的核心都是軍事堡壘。

最初朝廷修建這些要塞,就是希望每一個官員都能盡忠職責,哪怕領土淪陷了,也能像是釘子一樣,阻滯大夏的攻勢,甚至扎在敵人的後方。

至於官員會不會盡忠職責嘛。

神武朝廷在這裏有一套嚴格的設計,如果官員敢投降或者跑路,那官員的直系血親就打入賤籍,世世代代不得做官。

這比殺了他們還要嚴重,直接記錄在家族檔案裏面。

如果領土淪陷了,官員戰死或者自殺了,那朝廷還會給你點撫恤,以後家族成員科舉還有優待。

換而言之,神武朝對於守土的官員,就一個要求。

領地如果淪陷,請你自己體面一些,如果你自己不體面的話,那朝廷就幫伱體面。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條法律相當殘酷,當年神武朝與大夏拉鋸戰的時候,官員死了一批又一批,戰死的沒有幾個,都是淪陷後選擇自殺的。

「我朝忠義之士,乃為歷代之冠。」神武朝廷無不自得地誇獎自家殉職的官員數量,但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教化,而是因為連坐制度。

其中一些官員其實很倒霉,面對大夏的精銳,他們一個小小的堡壘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但朝廷始終不肯修改這條法律。

因為這條規則出自三百年前的蕭太祖之手,據說他在打天下的時候,發現願意保存有用之身的官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每一個投降的官員,都說自己是為天下蒼生,保存有用之身,如今見了真龍,所以才來歸順天命。

一開始蕭太祖還覺得很爽,招降納叛嘛。

金鵬王朝不得人心,說明自己天命所歸。

等蕭太祖坐了天下,就開始覺得不對勁了。

你們今天這麼對我,將來我的子孫後代,是不是也這樣?

你們難道不是讀聖賢書出身的,為什麼不知道忠義二字?

屁股坐的位置不同了,想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想到這裏,蕭太祖大筆一揮,就定下了這條規定。

哪怕我的子孫後代也失敗了,也絕不允許你們直接調轉槍頭,換了主子,繼續榮華富貴,都給朕死戰到底。

至於這效果如何,要看朝廷還能不能坐穩這江山,如果還能坐穩,官員自然會選擇去死,至少要裝死。

如果你坐不穩這江山,還指望官員去死,是不可能的。

所以靈州的縣衙官員大多具有兩個特質。

第一,他們大多是寒門出身,或者背景不夠深厚,大世家子弟很少會選擇來靈州做官,因為風險過高。

第二,他們大多都有不錯的內功修為,靠著貪汙腐敗賺的錢,只要肯砸錢,修鍊到蓄氣大成並不困難。

百香鎮的知縣,賽包公就是這樣一位人物。

雖然他名字取得不錯,卻不是什麼清廉的官員,最大的特質就是撈錢。

畢竟賽包公寒窗苦讀十多年,好不容易中了舉人,卻在會試上接連失利,又蹉跎了十餘年,隻好以舉人的身份做官。

神武朝的舉人比不得前世明朝,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特權。

因為各路豪強們比他們強勢,在佔有民間財富這一塊,武者佔了大頭,普通的讀書人,哪怕當了舉人,也只能混個中產之家,難以橫行鄉裡。

只有做了官,依附了朝廷,有了權柄,才能真正發家致富。

所以賽包公考不上進士,那就不考了,冒了絕大的風險,來這靈州做官。

他花了二十年的時間科舉,冒了殺頭的風險,才有機會大把地撈錢,你讓他為民做主的,那可能嗎?

那當然是要一車一車的銀子往家裏搬,能搬多少搬多少。

「宋師爺,最近這徭役的錢,好像少了許多啊。」

「是城裏的活計少了嗎?王老爺不是還要再建幾棟別院,誰能出價比我們還低?」

賽包公坐在案頭上算帳,發現最近的收入不如以往了,很是苦惱。

「大人,鎮外的刁民越來越多了,寧可給地主老財打工,也要逃掉那徭役,生意就難做了。」宋師爺心中暗罵,最近為啥生意難做,你自己還不清楚嗎?

「宋師爺,此話怎講?」

「交皇糧,服徭役,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賽包公撓了撓頭,有些想不明白。

「誒,我的大人,這服徭役是沒錢可拿的,隻管兩頓飯,誰肯賣力幹活?自然都是偷奸耍滑之輩。」

宋師爺心中腹誹,嘴上卻不得不解釋兩句。

「看來還是吃得太飽了,家裏還有飯吃,就不肯賣力幹活。」

「從今天開始,不肯賣力幹活的,就不給飯吃。」

「換成其他縣裏的官員,都得自帶乾糧,飯都不管,百姓苦不堪言。」

「聽說風州那邊,今年遭了飢荒,都已經賣兒賣女了。」

「本官聽了也是於心不忍,這才特意花了府庫的銀子,給他們管了兩頓飯。」

「風州的百姓都已經吃土了,本官還給治下的小民飯吃,這裏裏外外虧了多少銀子?」

「結果倒好,他們都能吃上飯了,居然還敢偷奸耍滑,看來這世間的刁民都是給慣出來的。」

賽包公憤憤不平地說道,彷彿自己有一座金山讓這些刁民給偷了。

你怎麼得出這個結論來的?

明明你是用官府的權力,發動徭役,讓農戶們給你免費幹活啊。

那賽包公不過是舉人出身的知縣,沒有雄厚的背景,沒有強大的恩師,同窗雖然也有幾個好友,但在靈州這地盤上,是不好使的。

所以百香鎮的巨頭們,王家、百香閣、元陽派、法華寺、講武堂,他是一個都不敢動,商稅也不敢多收,隻敢刮窮鬼的錢。

雖然百姓們都成窮鬼了,但不代表沒有油水可撈。

會這麼想的人,還是太善良了。

因為百姓還可以幹活,服徭役,這徭役的部分知縣是自由量裁的。

所以賽包公做了百香鎮附近最大的包工頭,以朝廷的名義派發雜役,讓百姓們免費幹活。

賽包公混成了包工頭,也算是一種人間幽默了。

宋師爺聽得是目瞪口呆,卻也知道這大人的脾氣,對豪強自然客客氣氣,非常講道理的,對於鬥升小民,那就是另外一張嘴臉了。

於是他趕緊附和道:

「可不是嗎?這底下的小民,懂得什麼叫做感恩?」

「像賽大人這樣的好官,已經是不多見了,得讓宣教司的人宣揚宣揚,讓百姓們多多知道一點風州的情況。」

賽包公一聽,頷首稱讚:

「宋師爺言之有理,只是風州的事情,不宜宣揚,事關朝廷的臉面。」

「讓宣教司給百姓多講講本官是多麼的寬宏大量,即可。」

「大人英明,小人這就去辦。」

宋師爺見到總算是把賽大人給忽悠過去了,連忙應諾道。

就在這時候,縣衙外傳來了冤鼓聲大作!

咚!咚!咚!

賽包公與宋師爺聞之色變。

他們不是普通的鬥升小民,聽著冤鼓的力度,就能判斷出來者的下限。

「是誰在敲冤鼓?」

「至少是蓄氣大成。」

「來人,升堂!」

與此同時,楚千秋帶著趙凌雲來到了縣衙門口。

「凌雲,你看這冤鼓挺有意思的,放在三米的高台上,讓誰去敲?」楚千秋找到了那冤鼓,位置放到很高,建了一座三米的高台,然後放了上去。

四周卻連一個梯子都沒有,意思也很明顯,普通人就別想敲了,朝廷實際上隻對武者服務。

「千秋,我們離蓄氣小成還有段距離,這冤鼓是敲不動的。」

「上面那個鼓錘,都有兩百斤呢。」趙凌雲有些無奈地說道,卻沒有想到楚千秋會這樣直接,真的就來衙門敲冤鼓。

趙凌雲倒是不怕衙門,他們兩個都是武官之子,怕什麼衙門?

只是他覺得沒有意義。

「那我更要敲一敲了。」

還沒等趙凌雲反應過來,楚千秋便跳上了高台,拿起那兩百斤的鼓錘,猛地砸了起來。

咚咚咚!

「蓄氣大成?」趙凌雲瞠目結舌。

我不就比你晚了一天生出真氣來。

至於弄出這麼大的差距嗎?

你以前到現在,不會都是在演我吧。

(註:121章內容有修改,怕一些朋友沒看到,這裏說明一下)

121章在8月29號重修過一次

對追讀的朋友表示感謝。

這些經驗不足導致的問題,以後盡量避免,寫我稍微擅長的東西,真是不好意思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