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890東南亞之王》第三十八章 演講
十月十號,天氣晴朗,太陽高高掛起,西北風。

張柚忙著和同學聯繫,沒時間理劉一鳴。

「一鳴哥你出去,出去,我給朋友寫信,你出去啊!」劉家,張柚住的院子裡,張柚正在奮力的把劉一鳴向門外推。

「好好好,我走我走,小心點兒,別摔著!」劉一鳴看著張柚的腳已經和地面呈七十度傾斜,急忙扶著張柚。

結果就是一個往外推,但是推不動,一個擔心對方摔倒,扶著手,不像是在趕人走,倒像是乳燕投懷。

墨菲定律,不管事情變壞的幾率有多小,它終究會發生。

正在推劉一鳴的張柚身體傾斜過度,腳下打滑而摔下去,前文有說過這是荷蘭人的莊園,後來院子主人回國,賣給了劉家,屋裡用的都是大理石地板,張柚一旦磕下去,膝蓋受傷是不可避免的。

劉一鳴穿越後眼疾手快,正好拉著張柚的手,向上一提,左手向下一撈,嗯,抱住了,沒讓張柚摔倒。

但是這個動作需要發力,現在劉一鳴手摟著張柚的腰,兩人緊緊的貼著,嗯,張柚的腳已經離地了,無力的晃蕩著。

兩個人都沉默了,張柚是心慌,差點摔倒又被抱住,腦袋當機了,劉一鳴是想著還好沒摔,但是接下來怎麼處理才好,他卻坐蠟了。

放開吧,劉一鳴左手感受著柔軟的腰,兩人的胸膛接觸,張柚甚至能通過32c感受那有力的心跳。

劉一鳴準備將錯就錯,臉緩慢的湊上去。

這個時代的女生不懂這個,張柚就瞪著大眼睛,在想「一鳴哥在幹什麼呀?」

劉一鳴看著那純潔的眼神,改換了方式,變成了額頭觸碰,準備說兩句話暖暖氣氛的時候。

「咳咳咳!咳!咳!」

屋外傳來了一陣咳嗽聲,張文濤和劉萬華正好路過。而因為要趕走劉一鳴,張柚的小院子門是開著的……

被咳嗽聲一嚇,張柚回過神來,慌忙的從劉一鳴身上下去。

「荒唐!」劉萬華盯著劉一鳴,「哼!」

「唉~,文濤哥,實在對不住!我教子無方……」劉萬華轉頭對著張文濤說道。

「阿爸,不是這樣的,剛剛我差點摔倒,一鳴哥一時情急才……」張柚看都誤會了,想解釋道,但是不知道怎麼說。

「哪有這樣抱人的你說是不。」張柚不知道怎麼解釋,一下子脫口而出。

此話一出,張文濤就信了,摟摟抱抱的見多了,這樣抱著的確實是第一次。

然後就有點忍俊不禁。

「萬華,都是誤會,再說了,他們倆本來就是未婚夫妻,多年未見,雖然不符合規定,但增進下感情也可以。」張文濤想到以後女兒也要嫁過來,圓了下後半句。

逗小未婚妻的機會沒有了,還挨了一頓臭罵,劉一鳴灰溜溜的離開劉家,回到了指揮部。

現在大部分文件都可以交給參謀部處理,劉一鳴解放了出來,便在指揮部編寫教材,這是給訓導隊陳明涵的教材,現在陳明涵是新兵訓練營的二把手,負責生活教育,一把手負責戰鬥訓練。

思想方面的教材得考慮適用性,還有不能雲裡霧裡,雲裡霧裡是哲學,哲學很重要,但是不是軍隊該學習的。

已經寫廢了兩次後,劉一鳴正在編寫第三次,這時辦公室電話響了。

劉一鳴的辦公室有三部電話,分別是負責軍事的,聯絡政務廳的,負責工業的。除了軍事,其他兩部是專線,直接聯繫政務廳和工業局。

這次是工業局的電話,這部電話平時是最空閑的,特別是船只靠岸卸貨後,因為特殊時期,軍事排第一,工業排第二的選擇,許輝有很大的權利,平時的事情他都能解決,解決不了的就直接找劉一鳴或陳江濤,很少打電話。

「喂,我是劉一鳴。」劉一鳴接起電話,說道。

「我是許輝,一鳴,火箭彈試製成功了,還有一門身管炮,快過來看看!」許輝興奮的在電話裡說道。

「什麼時候!好,我現在就過去!」劉一鳴也很激動,急忙向兵工廠趕去。

到了兵工廠,許輝已經在門口等著他了。

「你可來了,快。」許輝拉著他焦急的走進試驗場。

一進試驗場,就看到一門火炮立在那裡,炮架很簡陋,炮栓也是老式的,看樣子是仿造的德式鋼炮,結合英國舢板炮做了些改進。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劉一鳴在意的是炮管的加工能力,雖然機械條件到了,但是加工條件明顯還不行。

「這門炮是三寸炮?」劉一鳴比對了下口徑,問道。

「是的,我們考慮了許久,最後認為三寸炮可以炮彈通用,減小後勤壓力!」錢進,第一批進入劉一鳴團夥的人,當時學機械的他學了化學,搞光氣,後來又進入硝酸工廠,最後找不到化學人才的許輝,抓去負責苦味酸的生產,直到劉一鳴完全獲得權利後,他才能搞老本行。

後來乾老本行發現不得勁兒,來了兵工廠加入火炮研製組。

這次75炮就是他負責。

「試射過嗎?」劉一鳴問道。

「已經打過一個基數了,炮管沒有問題,炮栓氣密性先天不足,我們加工能力也有限,只能製造這種。」錢進說道。

「這門炮的參數呢?」劉一鳴問道。

「類型:山炮,重量:放列重量650公斤,行軍可以拆開成四個部分。口徑:76.2,最大射程4250米,炮管長一千六百七十毫米(l22),高低射界-8到+25度,水平射界4度,發射三寸舢板炮炮彈,射速1.5發/分,炮彈初速380m/s。」錢進自豪的回答道。

確實,在75炮的領域裡,在法國小姐登台之前,這也是不錯的炮了,除了射程低一點,但是這是山炮,而且炮栓還有問題。

但是問題是現在手裡的山炮很快就會過時,彈簧液壓製退技術很快會被應用在火炮上,真正的速射炮即將出現,而泗水已經利用硝化纖維製成了無煙火藥,也就是b型發射葯,還在試製新的發射葯。

合成氨工廠建成後也會改變現在苦味酸裝葯的方式,現在的鈍化苦味酸因為不穩定性,生產和儲存極為不安全,限制了產量,三年前,諾貝爾已經發明了一種廉價且穩定的炸藥,特強達納炸藥,劉一鳴準備以這個作為填充物,研發新的炮彈,三硝基甲苯工藝比較複雜,要求比較高,現在還比較昂貴,劉一鳴隻做技術儲備。

所以說,這一門炮可能也就這一門,已經全面落後了,現在樣炮出來了,還要改進定型,這就要做一年半載的,要大規模生產的話,還得一段時間,然後剛列裝,就過時了。

「很好,我們現在已經有了生產大炮的能力了,距離打敗荷蘭人,又進了一步!」劉一鳴還是鼓勵道。

「不過這門炮我暫時不打算生產。」

「為什麼?」錢進疑惑的問道。

「怎麼了一鳴?」許輝也問道。

「你們都是搞軍工的,無煙發射葯我們已經製作出來了,知道吧?」劉一鳴說。

錢進和許輝一下反應過來。

「原來如此嗎?這門炮白做了!」錢進心裡很難受。

「並不是,我們現在做技術儲備!順便也是鍛煉工人。」劉一鳴安慰道。

「之後你們小步慢跑,同時試製大口徑炮,大口徑炮彈,主要考驗生產加工技術。」劉一鳴說道。

「另外,歐洲已經在實驗液壓彈簧復進技術,一旦完成,這就是火炮的一次革命,接下來你們論證和實驗一下管退炮的可能性,我會給你們一些參數和技術思路,你們嘗試著製作一下。」劉一鳴害怕他們套在架退炮上,泗水可沒有歐洲那麼多實驗室,可以科學的尋找成功,再說了,有金手指不用是傻子?

只是目前還沒有到需要陸軍管退炮的時候,先給點技術思路,一方面鍛煉一下研究員和技術員,一方面讓他們能夠培養一下團隊協作的能力。實在是點不出來,劉一鳴在給他設計圖。

劉一鳴選已經好了一款炮,克虜伯1904型75毫米山炮,優點是輕便,分開四匹馬就能運輸,放列重量421公斤,有效射程五千米,最大射速6/分。

炮長一米八,寬七十四厘米,高六十六厘米,十二倍徑,小巧輕便,非常適合東南亞地區使用,另外,劉一鳴還在考慮少量生產九二式,九二式生產不難,只是對工藝的要求不低,當然也就是劉一鳴可以說說,材料學上,劉一鳴站在後世的肩膀上,泗水已經遠遠把世界甩開,現在問題關鍵是工藝和工業體系。

九二式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輕便,特殊情況甚至可以拆成五個部分由五名士兵背負前進,可以直射,也可以曲射,非常適合叢林作戰,就是射程近,炮彈初速低,打荷蘭人是用不到了,都在城堡工事裡,打土人可以用用。

兩門炮都不容易仿造,劉一鳴叫他們慢慢來不用急。打荷蘭人不必太過於認真,攻城也不是三寸炮的事情。

接下來許輝帶著劉一鳴去參觀今天的重頭戲,102毫米火箭炮試射。

發射場上,一群實驗室研究員和工廠技術員正在圍著一堆設備和火箭彈做最後的測試,劉一鳴來了他們也沒發現,劉一鳴靜靜的站在旁邊聽他們說話。

「再看下,看下引信。」

「燃料,看下發動機燃料有沒有破損,有的話馬上解決。」

「小心點兒,別亂碰,雖然沒裝多少炸藥,但是也能給你來個大花臉。」

「在檢查一遍殼體,上次那個都是彎的,打出去不亂飛才怪。」

「好!一切正常。」

「都沒問題吧?」

「一切正常,可以發射!」

這時候,火箭彈負責人,也是第一批學軍工的人,劉勇發現了劉一鳴一行人。

「總司令好!許局長好!錢廠長好!」看到其他人沒注意,劉勇隻得大喊道好。

這群人這才注意到旁邊有人,議論才停下來。

「劉勇,你這邊準備做的怎麼樣?」劉一鳴笑呵呵的問道。

「司令,很快就能試射,這是最後一遍調試,大家緊張,調試了好幾遍還是不放心。」劉勇說道。

劉勇是法國留學回來的,除了他的朋友,現在在炮彈廠負責的楊勉之外,工業區不是英德就是美國留學生,法國是真的少。東南亞華人更傾向於德國留學,其次是美國,然後是英國,法國和義大利最後,至於西班牙葡萄牙,沒那東西。

劉勇楊勉在法國學工業,後來學兵器設計,回來後最初他們倆是負責子彈復裝的,然後劉勇負責子彈生產線,楊勉負責炮彈,子彈生產線正常運行後,劉勇被要到其他幾個工廠幫忙,後來搞火箭彈,劉勇被調了回來。

「慢慢來,失敗無所謂,別灰心就行。」劉一鳴鼓勵道。雖然不如不說話。

「總司令,許局長,錢廠長,這邊,去工事裡觀看,這裡比較危險。」劉勇帶著眾人前往了一個半地下工事,一人一個望遠鏡,盯著試驗場。

試驗場上,實驗人員完成了最後的測量,開始將炮彈往發射管上裝,看得出來火箭炮炮彈很重,也不熟練,裝了很久才成功。

然後瞄準目標,距離500米的一處山坡上畫的標靶,瞄準後人員全部離開,在一百米外電發射。

「預備。」

「放!」

有點刺耳的噓呼的聲音,伴隨著濃煙和強光,火箭炮炮彈從發射筒飛出,準確命中標靶,雖然標靶半徑有十米就是了。

因為是試射,用的炸藥很少,命中以後就發出了一個悶響,噗一下,太遠了沒人聽到。

「快快快,去記錄一下數據!」

一大群人在劉勇的帶領下,飛快的沖向發射台和標靶,記錄計算各種數據,包括飛行速度,準確度,對發射筒的腐蝕能力等等。

這是第一次試射,今天的試射還要進行三次。分別進行實彈1000實彈2000實到5000的數據記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