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召喚之東吳大帝》第一百零四章:二十一鎮諸侯
時間飛逝,轉眼便是第二日。

演武場上,全軍集結,軍陣前,此次隨同出征的一眾將領謀士接位列其中。

此次出征統帥方面有,楊林,孫武,秦瓊,於禁,狄青,最後再加上他們父子,也就足夠了。

而隨同出征的謀主有,范增,范蠡,高熲,長孫無忌以及韓非,周瑜這三個小年輕,留守江東,這也算是給他們一次歷練立功的機會,畢竟守家也是很重要的。

而後,此次出征的將領可就多了,有楊戩,史萬歲,關羽,孫策,雄闊海,龍且,樊噲,太史慈,馬武,李嗣業,尉遲恭,范玲,之後就是孫堅手底下那四員老將,以及一些本土將領。

像甘寧,蔣欽,周泰,潘璋,陳武等這一眾將領,接被孫堅留了下來,助守兩郡,甘寧畢竟練的是水軍,此次討伐董卓根本就沒有其的用武之地,而潘璋等人,者是孫堅給其留下來的幫手。

之後,我們說說孫堅,此次出征所帶出的兵力,首先便是孫策手底下那三千霸王鐵騎,這三千騎,正是以黃巾之亂時的那一千重騎基礎所組建,個個都是重騎,再加上孫策以及雄闊海這兩大統領的個人武力,真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而孫堅手下能與這對重騎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他手下的那三千親衛了,孫堅這三千親衛,在這些年的歷練當中,可真是不管是在馬上,還是馬下,個個接可是以一敵五的存在,而這支親衛軍,當然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名字,「虎衛。」

再往後就是孫浩手底下的一萬精銳步兵,以及楊林手底下的一萬精銳步兵,沒錯,經過這些年的組建,兩個軍團也從原來的五千滿編,到現在的萬人滿編,若是再加上各地駐守的防備軍,現孫堅手底下的士兵將近三萬餘人。

論精銳,孫浩以及楊林手底下的兵馬,到也都差不多,但孫浩軍中,卻有著李嗣業在近些年來所組建的八百陌刀軍,這可是真是一隊可以步兵,戰騎兵的猛士,因陌刀過於沉重,能將其武的虎虎生風之人,畢是可以一抵十的力士,而就是這八百人,孫浩都是在軍中整整找了四年,才聚集出這些。

而現在,在孫堅手底下,騎兵便是以孫策霸王鐵騎為最,步兵就是以孫浩手中的陌刀軍為尊,只不過,孫策的騎兵是兵甲戰馬難找,孫浩者是手底下的陌刀軍力士難尋。

而此次出征所攜帶出的兵馬,便有兩萬五千餘人,兵力不算多,但都可以說是精銳。

軍陣前,孫堅身著銀白戰甲,身後披風獵獵作響,胯下騎乘駿馬,手持古腚刀,那雙虎目精光四射,面色嚴肅,望著面前那軍容整齊的軍陣,聲音洪亮道,「將士們,今日我等聚集於此,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與聯盟一同攻破洛陽,斬殺逆賊董卓,復我漢兒江山,也好讓天下人見識見識,我等江東子弟的風采。」

隨後,孫堅眼神一厲,手中古定刀高舉,口中更是再次咆哮道,「來,告訴本州牧,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話落,聲勢震天,氣勢如虹。

見此一幕,孫堅也不廢話,開口道,「好,出發。」

語落,兩萬五千餘的士兵,浩浩蕩蕩便出了城門,也是自此踏出了征程,天下的大幕也自此而開始。

同一時刻,酸棗縣,隸屬兗州陳留郡,遙指洛陽,原本就是陳留太守的曹操,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帶兵趕至酸棗,準備接待陸續到來的各地諸侯。

而作為名義上討董聯盟發起人的袁紹,自然也是不甘落於人後,早早的也便率領手下大軍來到酸棗。

時光轉逝,又過了將近一月有餘,而在這段時間,包括孫堅在內的各方諸侯,也是各自領兵先後抵達,少則數千,多則上萬,最後小小的一個酸棗縣,竟然聚集了將近40萬的大軍。

而這40萬大軍看著很多,甚至要比董卓手底下的兵力,還要多少不少,但兩周的事例可不是只有董卓這一股勢力,涼州可是還有馬騰,韓遂這兩股土勢力呢。

雖然董卓因時間原因沒有機會解決這兩方勢力,但這二人也是在董卓那強大的兵力威脅下,遂不得不加入其麾下,聽其號令。

而再加上這兩股勢力,董卓手底下的兵力將近三十五萬有餘,而往往攻城方的損失,要比守城方大的不知幾合。

所以看上去兩軍的差距實屬不算多大,但這也只是表面上的罷了。

但這四十萬大軍卻也是一個問題,小小的酸棗縣,根本容不下這如同洪流般的軍隊,不過還好,討董聯盟名義上的發起者袁紹,與作為東道主的曹操早有準備,早早便在城外,開闢出了數片大軍營,這才讓先後到來的盟軍將士們及時安頓了下來,這才沒有弄出什麼大亂子。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各路諸侯齊聚酸棗,一場諸侯盛宴即將開始。

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汝南太守袁術袁公路。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仙字公緒。

第四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牧劉岱字公山。

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東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賑窮救急,志大心高,趙郡郡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穎川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常山國相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梁國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牧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鎮,聲如巨鍾,豐姿英偉,北平太守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四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為,弘農太守張揚字稚生。

第十五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第十六鎮,漢室宗親,仁義留名,遼西太守劉備字玄德。

第十七鎮,開經立學,愛民養士,荊州牧劉表字景升。

第十八鎮,英勇冠世,剛勇絕倫,右將軍,揚州牧,虎侯孫堅孫文台。

第十九鎮,深謀遠慮,謀勇蕭備,東郡太守朱元璋。

第二十鎮,出身不凡,謙虛有禮,雁門太守李淵。

第二十一鎮,清平能臣,亂世奸雄,陳留太守曹操曹孟德。

而因為某些蝴蝶效應,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討董,除開現已經逐漸發展起來的劉備外,現如今又多加了三路,但也少了一路,這也導致十八路諸侯討董,轉變為了二十一路諸侯討董,多出了劉表,朱元璋,李淵這三路,少了者是那馬騰一路。

本來身為幽州刺史的羅藝是想帶兵前來的,但身邊有努爾哈赤這匹餓狼,再加上公孫瓚以及劉備都以前去,他要是再帶兵前去,恐怕再回來之時,整個幽州都要被努爾哈赤所佔領了。

而劉表原本是不想來的,但還是在某些人的勸說下,帶兵前來了,而是說勸他的那人,我們以後再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