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237章 今兒個這袁淳本王吃定了!
偏殿。氣氛凝重。袁淳此刻臉上恢復了些許色彩。他原本聽到狗賊漢王爺的處罰,已經萬念俱灰,險些昏死過去。畢竟這狗賊不但剝奪了自己身為讀書人的功名,而且還廢除了自己三代子弟參加科舉的資格!如此蠻不講理的狠辣毒計,也只有這狗賊漢王爺才能想得出來!但袁淳同樣沒有想到,楊榮夏元吉等巨頭竟然願意為了自己發聲,抱團硬剛狗賊漢王爺!看著眼前一眾巨頭大佬為自己發聲,袁淳感動得熱淚盈眶,這腰桿也瞬間挺直了。沒錯,你是監國漢王爺,你是天潢貴胄,那又如何這朝堂終歸不是你漢王朱高煦的一言堂!今日,我等名教子弟,就要告訴你朱高煦,何為文人風骨!眾人正跪在地上僵持著,只見罪魁禍首袁淳竟然施施然地站起了身。他直接忽視了面無表情的漢王爺,而是看向了大胖胖,朗聲高喝道:「太子殿下,臣是言官諫臣,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風聞奏事乃是臣的職責與權力!」「若臣因此獲罪,甚至被革除功名,還要累及三代子弟不得科考,那老夫無話可說!」「只是我名教子弟在朝為官,在野為師,宣揚教化,傳播聖賢之道,為我大明朝盡心竭力,替皇上牧狩萬民,現今朝中監國無道,親小人而遠賢臣,把持朝政黨同伐異,迫害忠良剷除異己……」「下臣敢問太子殿下,這樣的朝廷,還是朝廷嗎置我大明律令於何地置皇上於何地」一眾巨頭:「」我尼瑪啊!你有毛病吧你啊我們在拚命保護縉紳權益,你他娘的倒好,巴不得大家一起玩玩啊眼瞅著漢王爺臉上露出了熟悉的冷冽笑容,楊榮等人嚇得腿肚子都快軟了。算我求你了袁淳,袁大人,袁賣直,袁哥……你快閉嘴吧你!連老成持重的金忠都急眼了,在心中大罵這袁淳不是個東西,還是個徹頭徹尾的蠢貨!朱高煦托著下巴,笑呵呵地看著袁淳侃侃而談。袁淳口中的「名教」,可不是那造反的「明教」,而是指的儒教。西漢大儒董仲舒倡導「審察名號,教化萬民」,漢武帝順水推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為名分,定為名目,號為名節,製為功名」,用它對百姓進行教化,稱「以名為教」。至於名教內容,主要就是三綱五常。宋元以後,經過朱文公的努力,名教被稱作「天理」,成為禁錮人們言行的桎梏,如違犯名教的倫理綱常,即被視為「名教罪人」,被天下文人群起而攻之!說白了,現在這些名教子弟,就是堅定的程朱文人,程朱思想的堅定擁護者。不過朱高煦沒有想到,這個袁淳會如此愚蠢,還真以為夏元吉等人是為他求情,竟然還敢大著膽子沽名賣直!大胖胖聞言滿臉鐵青,已暗自給袁淳判了死刑!這個混帳狗東西,真是無恥至極啊!都鬧到這個份兒上了,還不忘詆毀自家老二,以此彰顯他袁淳自身的賢名!朱高煦倒也沒有急著發怒,而是靜靜地看著袁淳侃侃而談,等他怒噴自己噴開心了,這才淡淡問道:「袁賣直,說完了」袁淳聞言一愣,隨即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漢王,下臣該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即便漢王不將下臣罷官去職,下臣也會主動請辭離去,這樣的朝廷我名教子弟不屑留之!」「好,說得很好!」漢王爺笑了,甚至還起身給他鼓起了掌!然而夏元吉等人聽到這掌聲,卻是感到後背直冒涼氣。「今兒個你是走不了了,本王原本想著沽名賣直嘛,不是多大點事情,革了你的官身功名,象徵性地懲處你一下即可。」「但是本王沒有想到,你會這麼愚蠢,當眾挑撥天家親情,離間天家骨肉,話大家都聽見了,現在你還想走」聽到這話,袁淳面色大變,「漢王休要血口噴人,下臣只是實話實說……」挑撥天家親情,離間天家骨肉,這可是滿門抄斬的滅族死罪!「聶興,叉出去,就在殿門口,杖五十!」朱高煦冷聲低喝道,嚇得文武百官齊齊發顫。在殿門口廷杖,這是殺雞儆猴啊!袁淳瞬間被嚇得面無血色,直到聶興帶人上前將他架著往外拖去,他才回過神來,聲嘶力竭地開始求饒。杖五十!以他這瘦弱身板,不死也廢了!「漢王殿下,臣知錯了殿下……」「叉出去!」不出意外,淒厲的慘叫聲驟然響起。因為行刑地點就在偏殿門口,所以文武百官很是清晰地聽到了袁賣直的慘叫聲與哀嚎聲。監國漢王爺這故意的殺雞儆猴之舉,起到了很好的威懾效果。朱高煦聆聽著袁淳的慘叫哀嚎,笑眯眯地看著夏元吉等人,主動開口打破了寂靜。「唔……剛剛我們聊到哪兒了你們方才說不同意本王革除袁淳的功名,對吧」聽到漢王這話,以及袁淳淒厲的慘叫聲,楊榮等巨頭皆是身子一顫,惶恐到了極點。這位漢王爺,還真是不當人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啊!「嗯,不說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本王說的話你們聽不懂」「那本王就把話挑明了講吧,功名優待,是你們這些名教子弟程朱文人最看重的東西,對吧」「你們一個個說的冠冕堂皇,張口道德仁義,閉口儒家聖言,看似是在替袁淳求情,實際上不過是維護你們縉紳群體的利益,不允許任何人對讀書人的功名優待下手,對吧」漢王爺每說一句話,楊榮等人這心就顫了一下。原來,漢王殿下什麼都知道,他看得比誰都清楚!今日革除袁淳功名,或許只是漢王殿下的一次試探罷了。夏元吉眉頭緊鎖,此刻他終於確定了自己的想法。自那日漢王府密談,夏元吉便察覺到漢王對士紳的極度不滿,連帶著讀書人也看不順眼。原來,當日漢王口中那阻止士紳兼並田地的辦法,竟然會是這個意思。革除了讀書人的功名,他們就要繳納賦稅,地位與農戶耕戶一樣!沒了功名優待,士紳還拿什麼兼並田地這是釜底抽薪的狠辣毒計!然而,天下讀書人都不會答應!「本王倒是想問問你們,這功名優待是誰給你們的又是誰開設科舉給了你們一條獲取功名入朝為官的通天坦途」「是朝廷,是當今天子,是我老朱家!」朱高煦冷眼掃著一眾文臣,「朝廷可以給你們功名,自然也可以收回來!」「至於你們說的什麼寒窗苦讀十餘載不容易,你們自己不覺得可笑嗎本王逼著你們做出這些醜事爛事了」「你們讀了一輩子聖賢書,就是為了做官貪腐受賄、沽名賣直的那些儒家聖言你們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今兒個袁淳本王吃定了,皇上來了也留不住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