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243章 堅船利炮!沒有堅船你說個鎚子?
永樂十二年,二月春。氣候正逐漸回暖,全無先前那般寒冷。朱高煦得了個空閑,準備去視察一下皇家製造局,特意帶上了鄭和三人組。眼瞅著天氣回暖,那大明水師也要正式出海,遠征倭國了。火器火炮這些殺傷性武器,自然應該要裝備上。然而朱高煦清楚地記得,上次去視察鄭和船隊時,得知大明戰船大多採用的都是卯榫結構,連最關鍵的龍骨都是如此!這就有些可笑了啊!大炮一響,敵軍艦隊還沒反應,自己這戰船卻是被後坐力震碎了,水師將士在茫茫大海上面找誰說理去路上朱高煦也問出了這個疑惑,希冀著鄭和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答覆。鄭和眉頭一皺,並未急著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陷入了沉思。大明朝的戰船,無非就是平底的沙船和尖底的福船這兩大系統。前者適用於近海或內河,後者主要用於遠海航行,其他名目繁多的海船也無非就是這兩種船隻的改進變種罷了。鄭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寶船,就是以福船為主要戰船,因為它更適於遠航航行。然而無論是沙船還是福船,採用的都是卯榫結構,有點類似一個個的長方形木盒子拚裝起來形成的。而且兩種船使用的船帆,都是重帆,多用竹子編織的篾席製作而成。這就導致戰船船身強度不足,完全無法承受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要是按照漢王殿下的設想,在福船兩側安裝火炮設置炮位,只怕一旦多炮發射,整艘船隻都可能會完全傾覆,小點的船隻甚至會被直接震散了架!一想到這兒,鄭和只能硬著頭皮開口道:「王爺,要不將大炮裝在船頭或船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火炮後坐力的影響……」朱高煦:「」啥你說啥把火炮安在船頭船尾敵我兩軍在海上遭遇,還沒等你調轉船頭船尾瞄準,人家兩側的火炮就將你轟了個稀爛了!朱高煦聽到他這話,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冷聲下令道:「本王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現在華夏傳統帆船製造技術和航海能力,已經發展到了頂峰,難道還解決不了這麼一個小問題」「本王隻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想辦法把火炮給本王搬上船去,然後啟程剿滅水匪遠征倭國,不然你們就自個兒拿著刀槍棍棒去吧,死了別怪本王不來給你們收屍!」鄭和三人組:「!!!」你大爺!你說的這是人話嗎朱高煦沒好氣地掃了他們一眼,心中很是不得勁。華夏造船技術與航海能力,發展至今已經到了巔峰時期,鄭和率領的無敵艦隊曾耀武於大洋,其聲威遠及非洲海岸!然而從那之後,因為大胖胖暫停下西洋,導致其陷入了長期的停滯甚至倒退,到了大明中後期已經被歐洲各國遠遠地拋在了身後。西方海船在帆索配置、逆風航行性能、船體堅固程度等各方面,開始優於華夏海船。更為重要的是,歐洲人開始在船上裝備大量火炮,從而開啟了掠奪殖民的大航海時代!如此一來,火炮的非接觸攻擊,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接舷戰,這使得西方海船在海戰能力上與其他地區的海船拉開了巨大代差。大明此刻本來擁有無敵水師,卻因為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導致大明中後期明軍水師和西方殖民者進行的歷次海戰中,大明水師雖然依靠將士數量優勢擊退了他們,但那都是拿人命去填的!損失慘重不說,還從來沒有取得過什麼決定性的輝煌戰果!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明水師一直保持的接舷戰的作戰方式,還是以冷兵器為主,火銃等火器為輔!朱高煦現在要做的,就是扭轉他們這個愚蠢的觀念!「堅船利炮堅船利炮,現在炮是鋒利了,可是你們的船呢」「本王上次就警告過你們,停止生產福船這種華而不實的船隻,全力生產可以承載火炮的實用型戰船,看來你們三個傢夥是把本王的話當耳邊風了啊!」聽到這話,鄭和三人嚇得臉都快白了。王景宏急忙解釋道:「王爺您誤會了,我等一直按照您的命令行事,明兒個我就去龍江船廠視察一下進度……」「現在就去,造不出可以承載火炮的堅船,你們三個蠢貨也別想出海了,進龍江船廠上工去吧!」鄭和三人組:「」我尼瑪啊!你這是不當人了啊你沒出事的時候,喊人家「賢宦忠良」!現在一出事了,直接就是「三個蠢貨」……鄭和三人面面相覷,只能老老實實地趕去龍江船廠。尊嚴不尊嚴的不重要,他們只是覺得,許久沒有去船廠裏面轉轉了。朱高煦望著三人的背影,隨即長嘆了口氣,帶著聶興來到了皇家製造局一局。劉邊和宋忠一見到漢王殿下,立馬招呼所有匠人就放下手中的活兒,在軍器局大院裏烏泱泱地跪倒在地。「漢王千歲!」雖然這些匠人行禮顯得歪七倒八、不倫不類的,但是朱高煦卻是感受到了他們的真誠。「行了,都滾去接著幹活,不想存錢娶媳婦兒了是不是」聽到這話,工匠們頓時一鬨而散,院子裏充滿了快活的氣息。劉邊與宋忠現在是皇家製造局大帝兩大管事,直接向漢王殿下負責,勉強也算是個朝廷的官兒了。但他二人卻是一點當官的樣子都沒有,一個灰頭土臉,一個兩手烏黑,明顯剛剛還在製作軍器。朱高煦見狀心中一暖,也沒有點破,而是笑問道:「老劉頭,老宋頭,怎麼樣都娶上媳婦了吧」聽到這話,劉邊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宋忠則在一旁搓手訕笑著。「好,都好啊,娶上媳婦兒,也有人給你們傳宗接代,這門手藝可得傳承下來!」「另外你們兩個也別光顧著自己,有機會多牽牽線,一局二局可都還有這麼多的單身弟兄。」「哎,王爺教訓的是。」劉邊不著痕跡地拍了一記馬屁,「如今我們這些匠人,個個都吃得飽穿的暖,這就已經夠了,如果放在以前,這可是神仙過的日子啊!」「對啊王爺,我等已經很知足了,不敢太奢求什麼了……」「就這麼點出息」朱高煦白了二人一眼,眼神變得深邃了起來。「吃飽穿暖,這是最基本的生活,本王可是打算,日後讓技術精湛的匠人子弟入仕為官,你們沒點期待怎麼能行」二人:「!!!」嘶……匠人子弟!入朝為官!這真的可能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