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122章 搞錢!每一任監國的任務!
朱高煦沉默了。他怎麼都沒想到,朝廷國庫裡又沒錢了。上次處理鄭和帶回來分番貨,給朝廷掙了一千萬兩銀子。而後抄了劉觀這些貪腐禦史,藉助軍器局貪腐案又打掉了朝堂上的不少貪官汙吏。抄這些蛀蟲的家,現銀加起來都有幾百萬兩銀子,再算上那些古玩字畫,怎麼算也不會低於千萬兩銀子啊!後面寒冬來襲,朱高煦憐憫平民老百姓無法取暖,搗鼓出了蜂窩煤,又分給了戶部三成利潤。這幾個月來蜂窩煤銷售異常火爆,加上那些個富商巨賈的參與加盟,總利潤少說也有上百萬兩。這連續好幾次的巨額收入,加起來三四千萬兩銀子,堪比大明一年財政收入總額的一半,就這麼沒了你大爺啊!朱高煦面容有些抽搐,死魚眼一下子瞪得滾圓,難以置信地看著夏元吉。「老夏頭,錢呢銀子呢戶部錢糧有限是什麼意思本王粗略估算了一下,這幾個月內戶部可是有著三四千萬兩銀子入帳……」「什麼三四千萬兩」夏元章華急眼了,板著老臉咆哮道:「漢王殿下莫要說笑,我戶部進項不過一千六百四十二萬兩,哪裏來的三四千萬兩……」此話一出,這回輪到朱高煦傻眼了。「這不對吧,第一次品鑒會一千萬兩,抄劉觀那些蛀蟲的家……」二人大眼瞪小眼,細細一合計,最後得出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結論。朱高煦的確沒有估算錯誤,這幾個月朝廷進項確實有三四千萬兩。但是,這三四千萬兩銀子,並非全都進了國庫,而是有大部分都進了內帑!比如從那些貪官汙吏家中抄沒的古玩字畫,直接被送進了內帑,夏元吉那是見都沒見著,更別提拿去變現填補國庫了!此刻朱高煦人都傻了,原來是朱棣這個坑兒賊在背後搞風搞雨,不當人子!戶部雖然號稱掌管大明朝廷的所有錢糧,但是這個「所有」,並不包括內帑!內帑,那是什麼那是皇帝、皇室的私財、私產!換句話說,內帑就是皇帝的小金庫!戶部所管轄的倉庫,主要是以太倉庫為主的國庫,還有左順門,寶善門以東以及南城磁器各個倉庫,這是戶部所管轄的範疇。而內府十二監,犧牲所,神樂堂,太常寺,光祿寺,國子監等部門則各有自己的倉庫,是這些部門自己的部門經費,戶部是無權管轄的。還有太僕寺的常盈庫,以及工部的節慎庫,這也是專屬於這兩個部門的,戶部同樣無權插手。除此之外,就是皇帝的內帑了,稱為「內府十二庫」,歲進百萬兩金銀有餘。內庫只能由皇帝自己決定用途和管理,戶部可以派遣官員巡視和登記內庫收支,但是無權管理。工部隻負責查驗進入內庫的東西,如「洪武、永樂間,各處府縣歲貢彩段,工部驗中方送內庫。」而戶部隻負責記帳,「帑銀屬內府,雖計臣不得稽贏縮」。也就是說內府的收支,哪怕是戶部的「計臣」也不能完全了解實際帳目到底多少,實際上的管理人員則完全由宦官組成。想著,朱高煦頓時勃然大怒,一張臉黑如鍋底。朱老四啊朱老四,你還真是個狗日的坑兒賊啊!明明是大明朝最有錢的土財主,手握數不盡的銀子,上次還有臉跟自己哭窮,硬生生騙走了自己一半的羊毛衣份子!禽獸不如!不當人子!喪心病狂!喪盡天良!喪權辱國!朱高煦這個氣啊,恨不得騎上快馬追上朱棣,找這個坑兒賊算帳!好在理智戰勝了憤怒,他終究還是忍住了。「夏元吉,那一千六百多萬兩,你這麼快就花光了」「你不是『小算盤』嗎你會不會打算盤啊你……」夏元吉:「!!!」渣男!真是個渣男!好的時候叫人家老夏頭!不好的時候直接就喊人家夏元吉了!「漢王殿下,方才老臣已經說過了,永樂新政三大項目,營建順天帝都、編纂文獻大成與鄭和下西洋,這是新政的重中之重,必須長時間地撥款支撐項目順利進行。」「除此之外,戶部與工部官員正在勘探天下各地的鹽山鹽礦,開設新型鹽場,以往那些鹽場也在逐漸改良……」「這一筆筆巨額支出加起來,戶部哪裏還有餘錢漢王如果不信,大可以去巡視國庫,是真沒有錢了啊……」聽了這話,朱高煦無奈地翻了個白眼。他又想起了那日狗日的坑兒賊朱棣所說的話,雖然大部分都是假的,比如他朱非但不窮,還是大明最有錢的地主,但是有一句話當真說對了。這個夏元吉,真是個扣扣搜搜的小算盤!國庫現在絕對還有錢,只是這老貨不願意動用,已經安排好了這些余錢的去向。早知道有這麼一檔子事情,朱高煦當初拉戶部入夥乾毛線,真是混帳至極!一想到這兒,朱高煦忍不住吐槽道:「夏元吉,你個老東西,戶部沒錢,那你當日還答應得這麼快早知道本王自己單幹了,哪裏還用看你這老貨的臉色……」話音未落,都禦史顧佐立馬瞪大了眼睛,惡狠狠地瞪著朱高煦。「漢王殿下,夏尚書是朝堂重臣,皇上的肱骨臂膀,還請殿下放尊重一點……」「尊重你大爺,顧禮卿,你在狗叫什麼有種過來跟本王打一架,讓本王出口惡氣……」眾人:「」瘋了絕對瘋了!這個漢王爺又開始犯渾了!下意識地,眾人識趣地抬頭張望,左顧右盼,根本不理他。朱高煦滿臉鬱悶地回到禦案後面,看著桌上那堆積如山的摺子,滿臉寫滿了生無可戀。他現在算是看明白了,朱棣就是個十足的坑貨!明明知道朝廷財政緊張,還一意孤行地親征北伐,將這個爛攤子扔給自己的兒子們,想盡辦法籌措錢糧!誰監國理政,誰就要負責給他打仗搞錢,給他文治武功搞錢!搞錢,是監國的任務!然而最他娘的氣人的是,這個狗日的坑兒賊,他那內帑裏面堆滿了錢糧!狗日的坑兒賊,你大爺的!朱高煦越想越氣,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朱棣與那些地主老財一樣,即便做了皇帝,也是小農思想,喜歡將金銀囤起來。但是這樣的做法,會極大地損傷貨幣流通,間接抑製了大明經濟發展。所以,該怎樣做,才能掏空永樂帝的小金庫嘶……這個想法很誘人啊!要是真成功了,掏空了永樂大帝的小金庫,那我朱高煦足以青史留名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