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一潰兵》第9章 所站何方
左晉坐靠在一棵樹邊,用眼神觀察著林子裏面正在休息的潰兵們。原先還跟著隊伍的七十餘人現在只剩下了二十二個。孫守道抱著他割下來的那一顆人頭睡在不遠處,那顆人頭被他用繳獲來的衣服包裹的很好。孫守道抱著那個人頭,連睡覺都可以在臉上露出笑容。他知道,自己終於可以憑藉著這個戰功繼承他爸的百戶了。孫守道是一個出生於低級武官家庭裡的長子。左晉聽他說他的祖上甚至還出過參將,是當年陪著正統皇帝去打蒙古大汗也先的,只可惜在土木堡沒有活著回來。這件事的真偽當然無從得知,但是左晉還是樂於相信這位孫叔仲確實是來自於一個破落的武官家族。孫守道的父親是大同衛所裡的一個百戶,在薩爾滸之戰中跟著他的總兵馬林一起殉國了。當時的孫守道只有三歲。由於孫守道的父親戰功不顯著,也沒有什麼撈錢的本事。所以在孫守道的父親死後,孫家因為沒有錢去疏通關係,連祖上蔭襲的百戶都當不成。又由於孫守道的戶籍他不可以考科舉,在剛剛及冠的時候就參了軍。左晉講視線從孫守道的身上移開,他將視線望向林子的上方試圖從尚沒有被樹葉遮掩的夜空中一窺遼東的星空。不過樹林太密了,左晉可以看見的只有漸黃色的樹葉。他嘆了一口氣,腿上面的傷口不時地傳來陣痛。「左百戶,你還沒有睡啊。」過來搭話的是蒙古大鬍子哲布。此刻的他臉上還帶有尚未褪去的興奮感,他的腰上面別著一個布袋子,布袋子的底面早已經被染紅。在之前左晉很難想像這個不苟言笑的嚴肅男人笑起來會是什麼樣子,但他見到了。在眼前這個大鬍子滿意的看見自己割下的頭顱還帶著喉結的時候。「嗯,不怎麼困。」左晉點了點頭:「你嘞?打算去把哨兵們的位置換下?」「沒有,我是剛剛站完崗回來休息的。」哲布搖了搖頭說道。他邊說著邊打了個哈欠,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難得的流露出一絲睏倦。「噢,走吧。你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了。」左晉點了點頭,突然他說道:「哲布,之前謝謝你了。」哲布聽到這句道謝愣了愣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啊,沒事。左百戶,這是我應該做的。」「嗯。」左晉沒有說話了,他就冷冷的繼續看著自己眼前的夜景。看著那些潰兵們,他心裏在想什麼呢?哲布不知道,不過他猜想應該和之前被韃子打潰散有關係。北風繼續穿梭在林子裏面,一如往日的遼東夜晚。不過在松錦大潰後的現在,左晉可以清晰的意識到無論是大明的未來還是自己的未來都不斷的滑向不可知的未來。洪督師後面突圍出來了嗎?左晉在心中暗暗地思考。這是高橋中伏後他第一次不用去考慮明天該往那一邊逃命。敗是肯定敗了的,左晉自己就是在突圍中被從原部隊中打散的。但是失敗也有區別。最上一等的自然是洪督師帶著明軍精銳們突圍而出,這樣子的話代表著寧遠以及寧遠周圍的地方即將不再安全。因為洪督師如果可以突圍而出肯定會選擇在寧遠駐軍,而明軍大部潰軍在寧遠的話也就代表著清軍也會在那裏。皇太極不會放過這一次堵殺明軍大量有生力量機會的。第二等是洪督師被迫撤入錦州城,這也代表的遼東局勢的徹底不可挽回。因為明政府已經再無力組織一次大規模對清軍作戰的能力,而那些被困在錦州城內的明軍們只會兩個選項——死或者投降。但是對於他們這些潰軍們而言則是好消息,因為清軍一定會把相當一部分兵力集中在包圍錦州城上面。這樣子的話在錦州城沒有被破之前,寧遠還是安全的。第三等則是洪督師已經帶著大明精銳們殉國了。這也是左晉最不敢想像的,因為如果他是皇太極的話他一定會乘著大勝的士氣再次破關入境。這樣子的話,那麼連著他們這些潰兵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去的地方了。左晉哀嘆一聲,在林子裏留下了一聲嘆息。這次大敗後,他肯定是要返回大同繼續去那個衛所當他的衛所百戶。左晉不想這樣,他當初棄筆從戎為的是為父報仇。但從軍四載他除了更加會和兵油子們打交道外他什麼也沒有學會。回大同啊!左晉低下頭苦笑一聲。回大同他又可以幹什麼呢?現在國內的起義不斷,到處都是寇兵和潰兵。且不論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百戶,就算他是參將,是遊擊,甚至的督管五省的總督他又可以幹什麼呢?左晉不知兵書,他對兵法的了解僅僅在於戚繼光留下的練兵實績和績效新書。他也不會當官,他對上級的意思從來都不甚了解。他只知道和底下的那些苦哈哈大頭兵們一起同甘共苦,但這又有什麼用呢?他對那些苦哈哈們再好苦哈哈們也還是那個樣子。他們不是棟樑之木,他們不過是劈柴燒的的爛木頭。左晉用手在衣服裏面摸了摸,摸索出一支簪子。那是他之前提議大頭兵們用錢去和村民們一起換糧食時的那支簪子。簪子的做工不錯,上面還雕著花。左晉看著那一支簪子久久不能把視線移開,一直到天亮前他才緩緩把簪子重新收了起來。遼東的天剛剛亮,左晉就急不可待的把休息的眾人們喊醒了。在他看來現在越快撤入寧遠越好,遲則生變。「孫守道還有哲布,你們幾個別死死的帶著這些人頭。把它們都集到一起去。到時候入城了我也好向上級彙報。」左晉被薛仁義一邊攙著走,一邊說道。他們已經可以遠遠的看見寧遠城城牆了,而他們的四周聚集的潰兵和逃難的百姓也愈發的多了起來。整個隊伍像是一條細長的蛇,從寧遠城外一直蔓延道外邊的林子裏面去。「哦…」孫守道有一點不情願的應了一聲。「放心,沒有人去搶你的。」左晉說道:「我們這一次大敗,上頭應該都急瘋了。這個時候你幾個人拿著人頭去,不怕人家認為你是拿著守邊屬夷的人頭嗎?」孫守道聽了嘆了口氣,他相信那些同袍們確實是幹得出這種事情的。「對了哲布。」左晉喊住正在交人頭的蒙古大鬍子。「怎麼說呢,嗯,你該把你的頭髮整理一下了。這裏不比錦州,你還是一頭蒙古人的髮型難免會有人刁難。更何況,這一次那些蒙古部落大部也投降韃子了。」「啊。」哲佈點了點頭應聲道。「等下進城的時候…」左晉那拿手指著不遠處的城門,那裏有幾個兵士攔住一個人像是在盤問一樣。「等會進城的時候你先把頭盔帶上,進城後要薛仁義給你剃頭。」「好吧。」哲布看著愈發接近的城門捎帶有一絲無奈的說道,別走著他邊把頭盔帶上了。見哲布把頭盔帶上左晉也就滿意的把視線移開去看即將到近處的寧遠城,這座城池巍峨高聳足以可以媲美傳統的軍事重鎮潼關。但左晉對於這座城池的堅固程度顯得興趣乏缺。兵者,詭道也。自崇禎一年開始到現在,韃子的酋首皇太極有那一次是正面從關寧防線打過去的呢?沒有一次!一座城池的堅固在這樣的一場全體戰爭面前起到的做用可以說是幾乎於無。能打敗關外的女真人需要的絕不是堅城待守。左晉心裏明白,要在這樣一場殊死的搏鬥中倖存下來大明需要的東西太多。她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她需要一個健全的財政,她需要一隻善戰的隊伍,她需要的太多太多。而這一切需要的東西都已經缺失,到了現在,這個王朝只能像是被打痛的孩子一樣把自己的手縮回關內。左晉往前望去,在前面,拖拉的潰兵還有擁擠在城門口的難民們正在緩慢的行動。左晉向後看去,在後面,關外之土不再是大明之土,關外之民亦然不是大明之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