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賦之群英志》三十九章 官商暗結起迷霧
第三十九章官商暗結起迷霧

阿思諾接旨後不敢有絲毫怠慢,親率著主力從河西開拔,日夜兼程趕到了受降城。

稍作歇息後,敏泰為他設下了酒宴接風洗塵。

席間,敏泰問他為何突然提早到來?

「陛下催的太緊,隻好馬不停蹄疾速趕來。」阿思諾喝了口酒,睜大了眼,「對了,近來褚漠寒可有什麼異常?」

「父帥放心,有季溫協調,近來我軍與漁陽兵馬相互配合,接連兩次擊敗了小股突厥遊騎……並沒什麼別的異常。」

「嗯,這就好;」阿思諾聽後登時放下了心,哈哈大笑道,「俺就說呢,太子也太過多疑,叫俺小心什麼褚漠寒……這不,都好端端的。」

敏泰問明了詳情後,也頗不以為然;說有同羅鐵騎在,褚漠寒必會有所忌憚,不敢打什麼歪主意……

父子二人暢談了一陣,對邊軍之事不免放鬆了警惕。

因戴奚珣與林弗走的太近,加之前番省試兒子隻中了探花,楊嗣郎為此暗恨在心,決意將其排擠出京。

這日朝會之上,魏懷冰向炫帝奏道:「陛下,中州乃大唐腹地,物產豐盈人口眾多,可是數年來河南尹一職一直空缺,臣擔心長此以往,人心不穩、必生弊端,懇請陛下早降旨意,委派一得力之士前往。」

「嗯;古語雲,中原安則天下安。魏卿今日所言,正好提醒朕了。」炫帝稍作思索,掃視了下群臣,問何人可擔此任?

楊嗣郎上前一步,說他推薦禮部尚書——戴奚珣。

戴奚珣聽了頓時心頭一震。

炫帝問楊嗣郎,為何舉薦他?

楊嗣郎說,戴奚珣掌管禮部多年,忠心效命恪於職守,理當予以升遷;而河南尹為從二品之職,以為此職非他莫屬。

炫帝點了下頭,又問戴奚珣,可否願意?

戴奚珣哆嗦了下,心裏雖極不情願,可是在炫帝眼神的威逼下也隻得答應了。

「好,那就有勞戴愛卿了;著即賞戴卿蘇錦十匹,以表朕意。」炫帝踱了幾步,問群臣可還有本上奏?

「陛下,臣有本上奏。」第五祺出列奏道,「去歲冀州一帶天降旱災,許多災民逃荒到京;加之關中一帶又接連遭遇秋澇,兩地災民群聚於城東一帶,致使疾疫蔓延,治安每況愈下,時有搶掠、盜殺之案發生,令往來客商人心惶惶。」

炫帝聽後皺緊了眉頭,對著陳業碩喝道:「陳愛卿,你奉旨賑災已久,為何仍是這樣?」

「陛下勿憂,」陳業碩緩步上前,「自上次朝會後,工部已搭建了臨時帳蓬六十餘座,安置了數百個老弱病殘者;戶部每日派人按時發放錢糧、施捨粥飯,又請了郎中救治患者,災民早已人心穩定生活井然。至於個別盜搶案發,那不過是幾個蟊賊流竄作案罷了。」

第五祺冷笑了聲,復對著炫帝說,據他暗訪,災民雖有救濟,可是大多數人仍是每日食不果腹。

炫帝問,這是為何?

第五祺瞅了眼陳業碩,說就怕有人打著賑災的名義中飽私囊,使救助沒有落到實處哪。

「沒錯,以往類此之事確曾發生過,」炫帝點了下頭,問林弗有何對策?

林弗說,從長遠計,他以為不如將這些災民遷至河西墾荒戍邊、累世定居,從而永絕此患。

「大人想得也未免太簡單了。」第五祺語氣沉重,「災民逃荒到京已是背井離鄉,要是再讓他們西遷千裡之外,路上一旦激起了民變,卻如何應對?」

林弗聽了一時閃爍其辭,不知如何作答。

楊嗣郎說,若細究此事源頭,災民多來自冀州,那可是褚漠寒的轄地。

第五祺說治亂必須查源;他認為災民之所以不減反增,皆因褚漠寒在當地暴斂賦稅,修築雄武城、奴役百姓所致。

「這……」炫帝乾咳了聲,道,「上一次朝會,朕不是已責令他改過了嗎?」

林弗說,修築雄武城一事朝廷已有定論;褚漠寒雖有過錯,可畢竟是為了抵禦突厥入侵。

「沒錯,他也是為了朕的江山嘛,」炫帝呵呵一笑,「此等小過就不必深究了,當務之急,須安撫好災民要緊。」

陳業碩見雙方爭執不下,於是心生一計,對炫帝說他有一策:眼下春耕在即,為不誤農時,可對那些身強體健者資助以盤纏,令其按期返鄉;至於那些年老體衰行動不便者,由官府派人一路護送,遣返至原地。

炫帝聽了頓開笑顏,道:「嗯,不錯;還是陳愛卿所慮周詳,就照此策施行便是。對了,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應分批分次緩步而行。」

林弗、陳業碩見狀急忙道:「陛下聖明。」

這日,太子在宮內甚覺苦悶無聊,輕車簡從又去罔極寺看望蕭良媛。

兩人在一間陋室裡見了面,卿卿我我交談了一陣,正說到了動情處,達復進了屋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