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戰錘當第四天災》第二百三十七章 泰倫登陸
我在戰錘當第四天災第二帝國第二百三十七章泰倫登陸卡爾尼所率領的帝國艦隊化整為零,陣型被打散。

由一整支密集的戰艦所組成攻擊陣型,分散成一個個由數十艘戰艦組成的小型分隊,在蟲巢艦隊的汪洋中努力維持著自己的存在。

之前那種集中兵力,擺好攻擊陣型,近十萬艘戰艦共同火力齊射的壯觀場面難以繼續。

雖然那樣可以將帝國戰艦的火力優勢發揮到極致,一輪震撼人心的齊射下,就能擊殺上萬的蟲族生物戰艦,但現在蟲巢艦隊已經快要將帝國艦隊淹沒。

如果再繼續維持著死板的陣型,不光火力優勢發揮不出來,帝國戰艦還將變為銀河中不會動的罐頭,被數量眾多的泰倫蟲族一個個打開,然後吞食裏面的「食物」。

因此,在近在眼前的蟲巢艦隊的威脅之下,卡爾尼不得不下讓艦隊集群散開。

但這種情況,卡爾尼砸戰前就已經預料到了。

帝國艦隊的散開並不是如同敗兵之將一樣一鬨而散,而是有秩序,有安排的,從一個大的作戰單位變為了小的作戰單位。

帝國的艦隊早就已經知道,在這些蟲巢艦隊趕到白鹿星系的各個帝國世界之前,無論如何他們也不可能將其全部殲滅。並且在及其懸殊的兵力差距下,他們也不可能完全將其阻攔。

所以,卡爾尼現階段的目標從不是將這支艦隊摧毀。而是在在太空中儘力削減泰倫蟲族的數量,並拖住大部分泰倫蟲族,使它們無法去入侵白鹿星系的帝國世界。

盡全力減輕白鹿星系各個行星的壓力,使帝國部隊在行星地表將要面對的泰倫生物數量大大降低,使各個堡壘城市抵禦泰倫蟲族進攻時所受到的攻擊減弱許多。

以免當帝國艦隊依舊在太空中戰鬥時,他們所要保護的目標——身後的帝國世界及其上的帝國子民,已經被無盡的蟲群淹沒。

卡爾尼之所以認為這場戰鬥勝利的希望渺茫,就是因為他認為在泰倫蟲族恐怖的數量下,帝國世界無法堅持太久。

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的話......

「如果你無法拯救自己的星球,你也可以通過儘可能多地吸引泰倫蟲族來給其他星球一個戰鬥的機會。一些足以摧毀行星的彈藥應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想想這些故事在後人聽來會是有多輝煌!」——某忠誠的審判官

可只要那些帝國世界沒有淪陷,堅守了下來,那麼帝國艦隊就將在太空中和蟲巢艦隊長久的戰鬥下去。

然後,戰爭就將有許多新的可能性。

可能是新的蟲巢艦隊趕到白鹿星系、或者帝國艦隊在長久的戰鬥中被蟲巢艦隊蠶食殆盡。

但也有可能,白鹿星系能夠等來帝國的後續支援,或者蟲族選擇從白鹿星系撤退、又或者卡爾尼率領著帝國艦隊花費了數十甚至上百年將蟲巢艦隊殲滅。

總之,帝國世界才是這場戰爭的重中之重。泰倫蟲族想要吞噬,帝國部隊想要保護。

太空中雙方的艦隊都是圍繞著這些世界在進行戰鬥。只要帝國的旗幟依舊屹立在行星之上,那麼這場戰爭就不會結束。

所以帝國艦隊此時執行這種化整為零的戰術,除了是因為蟲巢艦隊付出了大量傷亡靠近了他們之外,更是因為這種戰術可以讓帝國艦隊拖住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敵人,從而使得更少的蟲族戰艦抵達帝國世界的上空,減輕身後帝國世界的壓力。

之前蟲巢艦隊不惜付出巨大的傷亡,頂著帝國艦隊的炮火向前衝鋒,就是想要和帝國艦隊展開決戰。

在雙方懸殊的戰艦數量差距之下,正面碰撞,帝國艦隊毫無勝算。

可當蟲巢艦隊靠近之後,帝國艦隊立即散開,利用機動性優勢使得蟲巢艦隊撲了個空。

而當蟲巢艦隊想要離開後,那些戰艦分隊,立刻在指揮官的命令下聚集起來,抓住有利戰機攻擊那些蟲族生物戰艦。

依靠帝國戰艦上那遠比蟲族生物戰艦強大的推進系統,戰鬥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帝國戰艦的手中。

打又打不到,防又防不住,甩又甩不了。

和之前的火力齊射相比,一支小型分隊可能一次戰鬥僅僅只能消滅一兩艘蟲族生物戰艦,對蟲巢艦隊所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

但如果將所有的戰艦分隊對蟲巢艦隊所造成的傷害加起來,那麼殲敵數可是一點都不少。甚至比之前的一輪火力齊射所造成的殺傷還要多。

可這並不意味著火力齊射沒有必要,如果沒有之前多輪火力齊射削弱了一波蟲巢艦隊的數量,那麼這種戰術也打不出這種效果。

並且,別看此時帝國戰艦靠著機動性能夠拉扯蟲巢艦隊,由於各個分隊的戰艦數量較少,如果被蟲巢艦隊重創或包圍,那麼則有很大概率被破船而入,源源不斷的泰倫生物吞噬。

泰倫蟲族可以失誤無數次,而帝國的戰艦分隊只能失誤一次。

之前的火力齊射更依靠戰艦的火力配置和陣型的佈置,而現在的戰術則更依賴各個帝國艦長的能力。

如果碰上一個無能的艦長,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成為泰倫口中食物的概率就將大大增加。

雖然在「雄鷹」號上,總指揮官卡爾尼不停的向各個艦長下達著命令、指示。但具體的執行依舊要靠各個艦長,畢竟卡爾尼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到位。

此時,「雄鷹」號的戰略指揮中心,眾多的工作人員向著卡爾尼彙報著所搜集和掌握的與軍事有關的情報。

而他們的彙報方式,則是將信息以文字的方式發送到卡爾尼面前的全息屏幕上。

明明卡爾尼就站在戰略指揮室的前方,但他們卻沒有選擇以話語來傳達信息。

這並不是卡爾尼失去了聽覺,也不是這些人都變成了啞巴,而是因為在這種數以萬計的戰艦參戰的戰場中,信息太多了。

一個人將自己負責的信息通過話語彙報給卡爾尼,當然沒有問題。

那麼兩個人、三個人,此時戰略指揮中心的數百人一起張口呢?

恐怕嘈雜的什麼都聽不見了。

所以,大家才會選擇以文字的形式將信息發給卡爾尼。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字比語音能夠更加迅速的傳遞信息。

一行文字,卡爾尼一眼就能看完。而如果是話語,則卡爾尼需要一秒或兩秒來聽人講述。

戰爭中,時間就是最寶貴的東西。沒有一絲時間是可以浪費的。

在卡爾尼的面前,大量的文字以極快的速度在全息投影上出現,然後又迅速的消失。文字不停的在全息投影上滾動。

艦隊的行動、向卡爾尼提出的報告和建議、分隊的集合、合作,命令的傳達,泰倫蟲族的動向、計劃執行情況......

各種各樣的信息彷彿要塞爆大腦。

但卡爾尼一邊迅速消化這些消息,一邊用自己那超人的大腦和超強的戰場意識對近萬支分隊進行指揮調遣,並且指揮靈活,戰術多變。

他臉上閃爍著一打戰術顯示器的光芒,增強的星際戰士頭腦吸收了無數條不同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為作戰計劃。

任何一個普通人類都不可能做到這種事情。

即使是和卡爾尼相同的星際戰士之中,能充分利用自己那超強腦力的人也是少數,而能將其用在指揮領域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卡爾尼的指揮下,帝國戰艦對蟲巢艦隊反覆消耗,使得蟲族的生物戰艦數量變得越來越少。

雖然按照蟲巢艦隊的數量,帝國艦隊想要完全消滅它們,要花費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

但無論如何,泰倫蟲族在對決中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小。

而就當卡爾尼一心二用,一邊盯著展示著整片戰場的全息星圖,同時一邊看著眾多顯示出的信息時,一道加大標紅的信息在全體投影的上方出現。

「蟲巢艦隊的觸鬚已經伸向了長河星!」

在白鹿星系的小行星帶中,越來越多的蟲族生物戰艦從中脫離,它們聚集起來,向著白鹿星系中的各個帝國世界前進。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支無疑奔向了作為白鹿星系行星首府的長河星。其上大量的人口對於泰倫有著別樣的吸引力。

可現在太空中的帝國艦隊已經沒有餘力再去攔截這些泰倫戰艦,他們已經儘力了。

接下來,該是那些在星球表面駐紮的星界軍和星際戰士表現的時候。

不,等等,還不該他們出場。

應該是那些位於星球表面,極其強大的,組成地面和軌道防禦體系的各種型號的戰爭器械表現的時候。

在蟲巢艦隊向著白鹿星系前進時,白鹿星系的那些帝國世界早已將自己武裝起來。各種防禦太空攻擊的武器層出不窮。

那些深埋在地下的防禦激光發射井、超大型導彈發射巢和數量眾多的電磁軌道炮陣列,在泰倫蟲族和帝國艦隊開戰後就一直在發射。

它們的震動就像不規則的心跳。現在,那些巨型的激光炮、宏炮也同樣加入了它們。整顆行星似乎都在武器陣列的狂怒中顫抖著。

一艘戰艦所能安裝的武器數量是有限的,船艙、動力系統、護盾系統......還有許多其他的東西需要空間。

而對於一顆星球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它所能搭載的武器規模要遠遠超出一艘戰艦。

此時的長河星,可以說就是一個圍繞著恆星運轉的武器平台,其火力足以匹敵一支艦隊。

當那些泰倫戰艦朝著長河星靠近時,長河星上無數的炮火對這些可惡的異形毫不留情。

即使是食物,長河星也絕對是蟻牛罐頭。想要嘗一嘗,是有可能付出生命代價的。

在猛烈的火力攻擊下,泰倫蟲族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終於趕到了長河星的上空,就像它們之前頂著帝國艦隊的火力齊射向前推進一樣。

不過帝國戰艦可以憑藉著機動性再次遠離泰倫蟲族,但長河星不行。

當泰倫蟲族來到長河星上空後,無數的孢子空投囊從天而降。

這些空投囊是蟲巢艦內的伴生體,專為穿破大氣層設計。平時用觸爪掛在母艦上,如同臍帶般汲取營養。在進行行星突襲前,它會將大大小小的泰倫個體吞入體內。

當空投囊進入大氣圈中,厚重的幾丁甲可以從高溫裡保護它,而這幾丁質層會在之後的降落中展開,發揮減速的第二層作用。

但是,這些減速過後的空頭囊在那些武器設施面前就是沒有絲毫防禦的靶子。

長河星上眾多的自動炮炮口對準了從天而降的孢子囊。交錯的爆失和實心彈向天空傾瀉毀滅的暴雨。

眾多防空炮發出轟鳴,防禦激光發射出一列眩目的光,將空氣扭曲成風暴般的氣流。

在長河星密集的防空火力下,許多孢子囊還未落地就連帶著裝載的泰倫生物一起被密集的彈雨打成碎末。

「為了帝皇的偉大榮耀,為保護長河,開火!」

炮聲震耳欲聾,長河星上的各個堡壘和防禦陣地向著天空發射無休止的炮火,摧毀泰倫蟲族的生物艦船和空投囊。

在長河星上的城市邊緣,眾多的重型武器轟鳴著,發出大量的等離子和激光,以至於城市本身及其周圍的環境出現了不自然的熱量提升。

但不管有多少空投囊被彈片或能量爆炸撕裂成碎片,總有更多的補上。

泰倫蟲族的空投囊太多了,並且其中還有許多孢子雷、分裂孢子吸引火力,這使得大量空投囊穿越攔截火網從天而降。

但是,到目前為止,泰倫們還沒有組織起來。那些落下的空頭囊通常體型不大,泰倫蟲族更大的巨獸還沒有降下足夠的數量。

可有時候,「小」的威脅要遠比「大」大得多。

那些被火力摧毀的空頭囊、孢子雷中,釋放出了無數的微生物到空氣中,這些微生物與長河星上看不見的細菌、病毒和微觀生物群落髮生了戰爭。

這種生物的一部分是為了汙染武器或破壞機器而設計的,而其中的大部分則在長河星為生存而戰的過程中,開始了對世界的吞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