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34.無憂
敕:正議大夫行燕王府長史崔鹹:

先帝以四科辟士,求多略不惑強明決斷者任三輔兩京之令,今亦擇散官有才理者補之。

卿識量淹通,理懷沈正,攝官無怠,歷職有聲,其鑒於茲,可檢校雒城令,散官如故。

……

春闈之前,京中出了一件大事。

有仙道修士潛伏城外,趁雒城令焦公良外出查案之際,於甲胄環衛之中突然暴起,發動刺殺,最終在聞訊趕來的府衛包圍下翩然而去,遠遁千裡之外。

而焦公良本人則重傷垂死,雖保住了一條性命,卻也至今昏迷不醒,無力繼續操持雒城縣務,被迫呈辭掛印。

經過朝堂之上一番爭議,雒城令一職最終交由正議大夫崔鹹擔任。

其人本是燕王府長史,總管府內事務,又是東萊崔氏的嫡脈,無論是家世亦或能力,都足以擔負起治理天子輦轂的職責。

除此以外,左監門衛上將軍卓鼎因功行見漲,自覺積累已足,宣佈要閉關衝擊武相之境,也將自身職責託付給了右府,由右監門衛繼續掌管門禁。

「以一位上將軍為代價,將雒城令換成自己人,倒也算不上吃虧。」

當王景聽到那一篇《崔鹹可雒城縣令製》後,他便知曉了麗娘等人的謀算。

同時,麗娘背後之人也自然浮出了水面,為王景所知。

正是燕王!

也只有這位曾與先帝爭奪皇位的親王,才會如此不加遮掩,將自己的野心昭然於世。

而且左監門衛上將卓鼎以及國丈安陽侯,都與燕王走得極近,是廟堂上的同盟。

「燕王之意彰明較著、眾目昭然,偏偏身份特殊,反而令太后不敢輕舉妄動,頗受掣肘。」

先帝昔年上位,其實不太光彩,似有弒兄之嫌。

彼時先帝獲封代王,只是太宗膝下諸子中毫不起眼的一位,朝堂之上最得人心的其實是齊王肖閭,接下來便是燕王肖旦。

偏偏齊王與燕王又都是太皇太后所育親子,兄弟倆文資武質皆是不凡,十六歲時齊齊入微,二十三歲那一年又先後突破先天,進階神意、練竅的時間也相差彷彿,俱都有武聖之姿。

——沒有武相聖者的實力,皇子們根本難以繼承大統,不然僅憑壽命一條便足以將其刷落。

王景前世曾聞極西之地有撒克遜一國,行虛君之製,以女王為一國元首。其人龜齡長命,年已鮐背依舊不曾退位,有子十歲被立為王儲,亦達六十四年之長。

於是有人感慨:古今天下,豈有七十年之太子乎?

但對壽達八百的武相聖者而言,哪怕你已耄耋黃髮,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垂髫稚子罷了。

只要修行養氣有成,壽數便可達到自身極限正如那女王一般。

入微延壽至二甲子,先天壽二百,神意壽數與先天同,煉竅壽三百,武聖的壽命更是長達八百載。

雖然只有同境界仙道修士壽元的八成乃至一半,但對凡人而言,無疑是超出太多太多。

大肖王朝立國近千載,實則隻過去了三朝,當今幼帝正是第四位君主。

由此可見,當年被譽為有武聖之姿的齊王和燕王是何等強勢、何等意氣風發,基本上已經鎖定了勝利的果實。

然而最後卻是資質平平無奇的先帝一鳴驚人,以不到百歲之齡成就武相,得了太宗歡心,被立為儲君。

至於齊王、燕王二人,前者突破武聖時失敗身隕,後者被指控以血祭之法謀害兄長性命,奪爵除國,終生不得入京,還是先帝登基後方才下詔將其復家。

但燕王卻並不領情,反而認為齊王之死與先帝脫不了乾係,宣稱齊王突破武聖前,代王曾秘密來訪。故而對先帝敵意深重,時常言行不遜,甚至大打出手,又每每被先帝放過,實在令人費解。

不過十幾年前那場宮中劇變,燕王卻不曾參與進去。

甚至先帝駕崩前,還將攝政監國之責託付給了太后、燕王二人,有詔令為證。

也是因此,太后明明和燕王是敵非友,卻也不能拿對方如何;燕王則有恃無恐,大肆結交黨羽,率領剩餘不多的宗室勛故和太后相抗。

還一意孤行,給先帝定下了世宗的廟號。

此諱雖是守成令主所用,但也暗喻世系傳承轉移,有支系入繼大統。

不然按太后意思,是該定成「孝宗」或者「仁宗」的,畢竟先帝向來以寬仁忠孝為譽,甚至和太后伉儷情深,畢生不過納了一後三妃,還導致了子嗣不昌的後果。

如今燕王更進一步,將府中長史都派出來擔任新任雒城令,自是在朝野之中又引發了一場震動。

王景行走在坊市閭裡之中,入耳所聞的儘是有關於新任雒城令的討論,大街小道、尋常巷陌,盡皆如此。

「燕王與太后的矛盾,竟已發酵至這種地步了?怕不是你們在暗中推波助瀾。」

他看向身邊佳人,語氣莫名。

在他一旁粉黛羅綺,身披帔帛而行的女子正是麗娘,面對王景疑問,她言笑晏晏道:

「若非幾位幫助,我等計劃也難以成功。」

王景輕哂,他自認在此次事件中沒有多少貢獻,不過是牽製住名府兵,給「女尼」創造動手的機會罷了。

隨便換一個先天過來,都能做到這點。

便是如此,麗娘卻在今日邀自己外出會面,不知道又在打什麼如意算盤。

二人行走間,來到了豐都南市,不過沒有去往茶肆所在,而是曲折幾次,停在了一家書坊門前。

此間書房門臉不小,裝潢清雅,來往學子極多,內中書架林立,其上俱是印刷精良的裝訂本,此外還有一個大櫃枱,上面凌亂地堆放有古籍抄本、竹簡碑刻諸物。

櫃枱後面,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閉目養神,聽見動靜睜眼看來,見到麗娘不由一笑:

「我當是誰,原是麗娘來了。」

麗娘笑著回應:「張老先生怎的今日有閑在此,我還當是魏小哥當值呢。」

「年紀大了,靜極思動,便出來看看。「張姓老者看了王景一眼,「怎的,你要帶他進去?」

麗娘含笑應是。

「隨我來吧。」

老人起身,動作不見遲緩,帶著王景和麗娘來到書坊後院,指著東南處一口水井道:

「便是此處了,我已打開禁製,你們自己下去便是。」

王景聞言動念,神識一掃,卻是發現地下竟然有一方寬廣無比的空間存在,幾有整個南市大小,但卻模模糊糊,難以分辨內中情形。

這還是他首次遇上這種情況,在此之前,王景都不曾注意到地下空間的存在。

「這裏是?」道人看麗娘道。

「此處是無憂洞的一處入口,」麗娘回答道,「剛才那位張老,便是無憂洞的守洞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