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18.無名
天門界莫名之地。

玄色靈柩橫陳在內,陽神真人封鎖於外,符籙道文遍佈,融入虛空,構成一方磅礴陣勢,將柩櫬牢牢鎮壓,叫其難以走脫。

當王景陰神投入道台之內時,四尊陽神紛紛有感,目光投向東海之上。

「天門界中竟然有天陽仙君遺留道痕,」女修陽神鄭重道,「為何我們之前不曾發現?」

「天陽仙君畢竟是天仙大能,在十位救世大尊中都排在前列,這等人物的遺留事物,除非是祖師親至,不然我們如何能夠察覺?」

老年陽神慈眉善目,不以為意道。

九州界和天門界類似,曾經也遭逢過一場浩劫,天地殘破,唯有九州之地被十位天仙大尊聯手保下,行補天之事,被後人尊崇為十位救世大尊。

天陽仙君便是其中一位。

這一位仙君據說在煉虛合道的境界中都走出很遠,只差一步便可號稱不朽。

如此人物的手筆,豈是四個煉神還虛的陽神真人所能窺探到的?

只有當其自主顯化,觸動天機,他們才能察覺到此事。

「唔,是仙君昔年救世場景被天地摹刻下來,蘊含了一縷先天不朽玄氣,只有大道法理,不涉具體修行法門。」

一位中年男子面貌的陽神注目東海片刻,看穿其中虛實。

「那處秘地也是,與我九州日出谷息息相關,可以說是後者投影演化而來,難怪能遮掩天機,不叫我等發覺。」

九州浩土上亦有三大秘地,東海日出谷、雷州日暮沙漠,以及天陽論道台,此三者俱都有昔年天陽仙君留下的道痕,可以由此登上太陽星,進入仙君府邸。

九州歷史上有幾位修士便是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天陽仙府,得到仙君傳承,非但證就元神不說,還各自開闢一方道統,執掌仙道牛耳,至今仍然威名赫赫,為一州霸主。

「仙君道統九州亦有流傳,」最後一位童子打扮的陽神摸著下巴,若有所思,「此事不通傳他們一聲,是否有些說不過去。」

「天陽五脈正法,其中紫陽出走,赤陽入魔,白陽吞併青陽、黃陽化作景陽,」老陽神思索一番,老神在在道,「血陽魔宮自不必提,依我所見,此事隻用告知太虛道宗和景陽道派即可。」

「不過最終還是得掌門真人拿主意。

「清門,你狀態最佳,便由你通知宗門吧。」

「好。」陽神女修應了一聲,背後天門顯化,靈光攢簇成一隻紙鶴,飛向外界。

在此過程中,其餘三位真人不敢大意,全神貫注提防當中那具靈柩,以免棺中之人趁機走脫。

「快!」紙鶴剛剛離去,老陽神一聲大喝,發覺棺槨有些不穩,絲絲縷縷的鮮血從棺縫中溢出,連忙招呼女修回身鎮壓。

「砰!砰!」

棺槨劇烈震動,似是有人躺在棺內用力捶打,牽動外界陣勢,讓四位陽神面色一白,受到陣法反噬。

「該死,全力出手!」

四位陽神背後顯化四座天門,鎮壓地火水風,運轉四象,落在靈柩之下,耗時良久,終於將其鎮壓下去。

清門女修鬢角發白,中年陽神齒松發落,那尊老陽神更是耄朽不堪,蓬頭歷齒,一副隨時都要進棺材的樣子。

只有那位以幼童模樣面世的陽神要好上一些,但是看起來成熟了不少,更近似老氣橫秋的少年人。

此時他無奈道:「這位殿下又開始發癲了,我等不惜耗費壽元才將其鎮壓下去,直到下一次兩界通道開啟,其間都無力他顧了。」

天門與九州兩界之間本就有宙光差異,比例在十比一左右上下波動。

對於陽神真人而言,從九州來此鎮壓靈柩,中途不能隨意脫身,等於看著自己數千載的壽命不斷縮水,最終只有幾百年,尚且不如一些金丹修士。

四尊陽神服下延壽丹藥,狀態終於好上一些,繼續投入到鎮壓靈柩的事業上去,不再說一些無謂的言論。

「此事自有掌門操心,」中年陽神撫須嘆息道,「我等先顧好自己再說吧,爭取騰出時機,輪流回九州調息。」

......

九州,天門山。

一座通體雕飾真龍圖形的道宮內,一位陽神真人從沉睡中蘇醒,有紙鶴翩翩起舞,從道宮外飛來。

「天門界有變?」真人伸手招來紙鶴,其上靈光凝成文字,將天門界之事敘說清楚。

「竟是如此,仙君遺痕嗎......」

真人沉吟片刻,伸手一指,紙鶴分作兩隻,向著兩處不同地界飛去。

「那便告知太虛道宗和景陽道派一聲,還有月余便是約定好的日期,不知他們派去天門界的人又選得如何了?」

兩隻紙鶴振翅,一隻飛向中州景陽道派所在,一隻飛向靈州太虛道宗山門。

「只希望這一次,能夠將兩界成功融合,一償我天門道千年七代所願。」

......

天門界,東海,日出谷。

激昂風雲氣,終協龍虎精。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

雷音滾滾,俱是從王景身中傳出,如佛陀說法,在谷中回蕩不休。

「河上奼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鬼隱龍匿,莫知所存,將欲製之,黃芽為根。」

奼女、鬼,屬陰,水也;火、龍,為陽,神也;埃塵則是指代心靈雜念。

水火相交,必憑意以製之,意為脾所主,脾色應黃,使水火相交以生氣,所生之氣蓋稱黃芽。

對王景而言,這一縷清陽生機之氣,便是他的丹頭道基,演化一種先天道氣,是他合煉而出,純陽之屬,東華至真,沉浮於氣海之中。

「丹頭只是先天炁,煉作黃芽發玉英。」

王景作歌,默誦《風露經》中所載凝丹口訣,丹田內陰陽二氣合抱,中間黃芽萌發,九轉玉液以其為核心,緩緩凝就一枚純青道丹。

如今凝丹已成,接下來就是溫養虛丹,以求渡劫化實了。

他睜開雙眼,陰神歸體,念頭一動,身旁成丹異象消失不見,一切復歸尋常。

凌燕子在旁恭賀道:

「恭喜道友玉液還丹,自此大道可期。」

王景則回禮道:「有勞道友看護了。」

他伸手一招,道台嗡鳴顫動,地底兩道流光被震出,落在道人手上。光華散去,卻是兩塊神鐵,是難得一見的煉器靈材。

神鐵通體烏黑,其上有道紋天成,顯化圖景,一者艷紅昂揚,如旭日東升,衝破雲海;另一塊則有金紋密佈,形如烏羽,幾有遮天蔽日之感。

這兩塊神鐵都是昔年天陽仙君將天門界與九州界融合時,自九州界太陽星上墜下的流火菁英,被封於道台之下,耗費漫長時光孕養,汲取一方地氣,終於成形。

王景將那枚金紋神鐵交於凌燕子,笑道:

「此種靈材內蘊太陽真火,仗之足以煉就一件高品質法器,如今贈與道友,權作護法之謝。」

兩塊靈材,一塊贈人,另一塊神鐵剛好合他重煉本命劍器。

誰知凌燕子聞言拒絕道:「此物太過珍貴,道友還是收起來罷。」

他躊躇半晌,又斟酌著言道:「若是道友有意,只需將仙君傳承分我一份,老道便心滿意足了。」

王景陰神離去後,這方道台便沉寂下來,任憑凌燕子怎樣催動都毫無反應,讓他試圖再次進入道台,感悟仙君大道的打算落空。

蓋因此物已被王景氣機浸染,除他之外,只有純陽一脈的修士來了,才能從中有所收穫。

而且大頭還被王景取走,只有點滴殘留,或許千百年後可復舊觀。

「此事易耳。」道人一口答應下來。

道台中所封只是當年仙君救世的畫面,雖有天陽仙君大道,但有何感悟全憑自身,每人從中所獲都不盡相同。

哪怕王景將《仙君救世圖》繪製出來,轉錄凌燕子一份,也不必擔心一些有的沒的,相反,還可藉此輪道交流一番,彼此印證,共同進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