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景道君》069.自此同保見重陽
,初景道君

「不錯,」道人點頭,「天下祖庭、全真聖地,重陽宮歡迎道友。」

凌燕子心中疑惑更重,從對方神情來看,這重陽宮當是一方赫赫有名的仙玄宗門才對,可為何自己在天門界修行半生,卻從未聽說過這一脈的名號?

哪怕是先人典籍中也不曾出現。

難道,此地已不是天門界了?

凌燕子心中一緊,還要說些什麼,忽然又有一名道人過來,同之前那人一般,也是一身淺青道衣,形製如出一轍。

「景和師兄,世平師叔喚你過去。」後進來的道人先是對著凌燕子拱手一禮,而後開口道,「這邊讓我來負責。」

「那就麻煩景明師弟你了。」

喚作景和的道人稍一點頭,而後看向凌燕子,面露歉意:

「師長有命,後面便由我這名師弟照看道友了。」

「道友自去便是,」凌燕子擺手道,「因貧道之故耽擱道友行事,實在不好意思。」

「哪裏的話。」景和哈哈一笑,轉出門外,向著遠方重陽寶殿所在趕去。

凌燕子和景明目送對方離開,而後問景明道:

「這位道友,不知景和道友匆匆離開,所為何事?」

景明並無什麼隱瞞意思,畢竟此事也非隱秘,聞言爽快開口道:

「我聽聞好像是某家善信的幼子要出家,算在世平師叔這一脈,景和師兄作為他們那一系的大弟子,自然要過去觀禮。」

「原來如此。」凌燕子恍然,對此興趣不大。

「不過我聽說那個新入門的弟子剛好單字名景,如今拜世平師叔為師,又是景字輩,不知道他會起什麼道名?」

景明倒是興緻勃勃八卦起來。

「景景這個道名太怪了,或許會叫做景重也說不定!」

「景重?」凌燕子聞言一愣,而後問景明道,「貴宗收徒儀式,可容他人在旁觀禮?」

「道友對此有興趣?」景明想了想,「世平師叔向來和藹,性子不拘小節,道友若要過去,想來沒有什麼問題。」

「那便麻煩道友了。」凌燕子對景明深深一禮,卻被對方側身避開。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景明笑了笑,帶著凌燕子往重陽寶殿行去。

重陽宮收徒儀式莊重卻又簡樸,除非是由宮中主導,幾十上百名弟子同時入門的大事件,不然只需自身這一脈到齊即可,最多再邀請上三五同門觀禮。

世平道人不喜喧鬧,故而也沒有刻意聲張此事,只是將自己這一脈的弟子盡數喚來,因為儀式中有一個新進弟子參拜師兄師姐的程序,缺席不得。

凌燕子和景明在重陽宮中一路行走,所過之處與先前那處無人宮觀佈局一模一樣,除了此間道士眾多外別無二致,讓凌燕子心中疑惑更深。

這處天地到底從何而來?

與王景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之前那巨手握碎數百裡山河,曾道了一句這是第六十三個,莫非自己眼下所處的重陽宮便是第六十四個?

這重陽宮究竟還有多少個?

念頭此起彼伏,讓凌燕子心中憂慮不安,直到來到重陽寶殿前方才回神。

寶殿重簷歇山,階前有玉凋盤龍,上頂太極圖桉,額上「重陽寶殿」四字橫居正中,重樓上又豎有「大道光明」牌匾。

兩旁各有楹聯,內容俱與重陽宮歷史有關,反正凌燕子是沒看懂。

景和道人片刻不見,眼下已換了一身莊重法衣,頂黃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黃絛,外穿鶴氅,足纏白襪,腳納雲霞朱履。

「按閔祖之言,我全真服色惟青為主,景和師兄如今這一身,便是舉行典禮時方才能穿的禮服。」

景明見凌燕子面露疑色,好意在旁解釋道。

「全真?」凌燕子心中滴咕一句,這又是一個沒聽過的辭彙,不知和重陽宮是什麼關係。

景和道人見他和景明到來,也不覺意外,只是微微頷首示意,開口道:

「若要觀禮,還請入殿稍候。」

二人依言入內。

殿內寬闊,如今零零散散站了有五六人,大部分都穿著與景明、景和一般無二的青色道衣,唯獨有一名少年道人身著陰陽道袍,立在一旁,默不作聲。

「那人是?」凌燕子疑惑看去。

「我亦不知,」景明同樣注意到了那人,「或許是哪位同門的好友受邀來此觀禮,就如道友一般。」

二人在殿中站定,片刻後,景和從殿外進來,手中還牽了一名幼童,年紀不過五六歲,只是口唇青紫,呼吸略有急促,似是先天不足。

「據說這位小師弟先天有虧,活不過而立之年。」景明交頭接耳道,「家中帶著他去了各地求醫,就連省城都去了,還是沒有辦法,只能送入山中靜修,期望借我全真道法緩解身上病患。」

凌燕子緩緩點頭,他在這重陽宮中呆了半日,能察覺到這些重陽宮弟子行走坐臥之間都有法力隨身,只是微薄無比,尚不如天門界藏精、養氣境界的修士。

"target="_blank">http://www.>

但是眉心處有清光瑩瑩,明暗不一,看起來在心性修持上別有一番見地。

「難不成重陽宮還是道行仙一脈?」

他忽地記起自己曾與金光道掌門楊楠有過一番對談,傳聞在九州上界,有一脈仙道傳承喚作道行仙,彼輩不求神通,只求道行,觀天地之法而入道,身上沒有法力彷若凡人。

只有在金丹之後,道果初成,才會具備一定的法力,壽元亦有增加。

「倒也似是而非。」凌燕子暗暗搖頭,「不過只要能夠入道修行,有法力生出,這先天不足也並非太過棘手的問題。」

日後境界上來,總有辦法加以彌補。

「隨我來,開壇上香。」

景和對著那幼童招呼一聲,二人立至殿中香爐前,舉手捧香,向上跪拱,以左手獻插爐內,香不離寸,齊勻平直。

一旁眾人默默無言,氣氛霎時間肅穆起來。

景和道人左手結止鶴、行鶴、飛鶴三訣,右手加結玉印,口中默念祝香咒,將三上香一一行遍,而後長出一口氣,開聲道:

「恭請師尊。」

一名老道緩緩走出,身著戒衣,頭戴三台冠,發須如雪,笑道:

「便由老道來宣讀門規戒律。」

老道手中多出一本薄薄書冊,將其翻至一頁,念道:

「夫道之理者,杳冥太極之上,豈可易見。故天下尋者多,悟者少。

「空虛無為之道,乾坤浩浩自然之氣,陰陽光而生物像有作,柰何今萬古遠矣。

「且以藤納孤行而自分也,動止形儀不可違也。茲者以得居善地,私結聖堂,率千裡而來之善侶,合十方有信之良朋。故立教規,幸希笑覽:

「一、犯國法遣出。

「二、偷盜財物遺送尊長者,燒毀衣缽罰出。

「三、說是談非、擾堂鬧眾者,竹篦罰出。

「四、酒色財氣食葷,但犯一者罰出。

「五、姦猾慵狡、嫉姤欺瞞者罰出。

「六、猖狂驕傲、動不隨眾者罰齋。

「七、高言大語、作事躁暴者罰香。

「八、說怪事戲言、無故出庵門者罰油。

「九、幹事不專、姦猾慵懶者罰茶。

「十、犯事輕者並行罰拜。」

十條教規一一度過,世平道人又開口道:「此為元明時期我全真之規,如今時過境遷,罰香、罰油、罰茶等手段已然廢止,但教規依舊,一經有犯,自有其他處置。

「除此以外,待到受戒時,又有相應戒律傳下,二者不可混為一談,你記得了?」

那幼童聞言開口:「知道了。」

「好,那你便登壇祭拜我全真諸祖吧。」

世平道人笑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