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表哥萬福》第724章:衝冠一怒
謝府一眾人看了文書,不由喜形於色。

事兒辦得漂亮,謝老太爺看「周令懷」,也終於順眼了些:「怨不得虞老夫人臨終前將小窈兒託付於你。」

殷懷璽心中一喜,面上卻謙卑道:「自我進了虞府之後,表妹就對我照顧良多,我這雙腿能好起來,也是託了靈犀蠱葯之故,我與表妹相識、相知、相惜,」他舌尖一卷,將「相愛」兩個字,放在舌間滾了滾,隻覺得心間一片滾燙,「已有多年,如今表妹有需,我自當全力以赴,為表妹分憂解難。」

靈犀蟲液是煉製保天丸的主葯之一。

這話雖不盡詳實,也不算虛言。

謝老太爺聽了這番「肺腑之言」,對他更滿意了,拍了拍他肩膀,也算是認可他了。

若沒有小窈兒,「周令懷」是不可能得到靈犀蟲液,什麼「表兄妹」之間的情份,那都是虛得,他是半點也不相信。

唯獨這一份恩情,才是最實在。

這才是他認可「周令懷」作為小窈兒「表兄」的原因。

殷懷璽目光微閃。

謝府登門那日,他名為請安,其實是為了試探謝府,在發現謝府對他十分防備之後,就知道攀親討好是沒有用的。

解決虞幼窈歸母族一事,讓謝府另眼相看。

趁此機會,以靈犀蟲液為引,在「表兄妹」的情份上,再披上一層「恩情」的外衣,進一步打消謝府的防備。

殷懷璽達成了目的,繼續道:「雖然,虞宗正寫了文書,但表妹歸母族一事,暫時不要聲張,先稱病去謝府小住,再緩緩圖之,這樣也不會折損了表妹的名聲。」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承父族教養,卻背棄父族,投奔母族,依然會惹來世人悠悠眾口,諸多揣測。

虞氏在朝中樹敵頗多,若有人藉此生事,勢必要波及虞幼窈。

謝老太爺表情一陣凝重:「就按你說得辦,具體我再和虞氏族裏談一談,人歸了母族,姓氏不改,就還是虞氏女,只要不聲張,外人也不會知道,對虞氏沒什麼影響。」

「謝府每個季度,都有商船進京,往後讓小窈兒兩邊走動也成,就算有外人說道,虞氏族裏允了,也算名正言順,想來他們也會同意。」

殷懷璽笑了,這就是謝府和虞氏的最大區別,他們所思所想,皆是為了虞幼窈考量。

謝府為了虞幼窈,不願意真的和虞氏撕破臉,為了全虞幼窈的「孝義」,「恩德」,願意主動退一步,全了兩家體面,也算是兩全其美。

虞幼窈也不必兩面為難。

而虞氏始終在意的,還是利益。

如今,女兒謝府幫著養了,其餘的與往常並無不同,虞氏沒道理不同意。

這也正是殷懷璽目的所在:「還是老太爺思慮周全。」

謝府對他防備,他又何嘗對謝府信任?

豈能放心,輕易就將虞幼窈交到謝府手裏?

謝府在試探他對虞幼窈的用心,他何嘗不是在試探,謝府對虞幼窈的真心?一開始沒有明言,只是想看看,謝府會怎麼做而已?

午膳之後,謝府又尋了虞氏族裏,將文書拿給了老族公。

老族公輕嘆一聲,目光看向了虞幼窈,依照慣例問了她的意思:「雖然歸母族一事,前有你祖母當年寫下的保證書,後有她臨終遺言,你父親也同意了,不過你年歲也不小了,還需問一問你自己的意思。」

歸母族這三個字,說得簡單。

可一旦歸了母族,就代表虞幼窈要在虞氏族譜除名,改了謝姓,歸謝氏族譜,從此就是謝氏女,與虞氏再無相乾。

真是可惜了。

虞幼窈頓時紅了眼眶,輕咬了一下唇兒,才按照方才與謝府商量好的話,開了口:「虞氏幼窈,自幼秉承虞氏教養,恩義,自不敢棄,也是祖母心疼我,擔心自己去了以後,我在府中難以自處,亦無長輩教養,相護,也這才讓我歸了母族,一片拳拳愛護,我感念至深,自生是虞氏女,死是虞氏鬼。」

此言一出,謝府一眾人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在場的虞氏族人,也是十分驚訝。

稍一想,就明白了虞幼窈的意思,母親名節險些被汙,身世險些被混淆,父女關係難以自處是真。

十三歲正是需要【正經】長輩悉心教養的年歲,虞幼窈既嫡又長,還封了韶儀縣主,繼室可沒資格教養她。

虞幼窈又是喪婦長女,虞老夫人有善貞節烈的名聲,有老夫人教養,沒人敢說什麼,老夫人去世了,就更不能耽誤了教養。

虞老夫人去世了,最有資格教養虞幼窈的,是身為嬸娘的姚氏,可壞就壞在,謝氏被指和二叔子有染,就難免尷尬。

如此看來,虞幼窈歸母族,是純屬無奈之舉。

至於虞幼窈自己的心思!

祖母的遺願,她不敢違,外家的愛護,她亦不能辜負,家族的恩義,她更不能忘。

虞氏族人對虞幼窈的不滿,也就徹底散了,難免還有些同情。

老族公輕嘆一聲:「楊氏還真是禍害不淺啊!」他瞧了謝老太爺,見他面色不大好,就道:「這事,我們是不是再商量商量,長輩作得孽,總不行讓晚輩受了苦。」

這一切原就是私下商量好的,謝老太爺自是求之不得。

他佯裝不快道:「小窈兒承你虞氏教養,恩義,不忍背離,那就歸人不歸宗,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最後商定的結果是,歸母族一事不作聲張,虞幼窈還是虞氏女,有了虞宗正的文書,虞幼窈將來前程,虞氏不能干涉。

謝氏捐贈族裏的三成產業,永歸族裏。

送給府裡的兩成產業,也不予追究。

虞幼窈主動將名下一成的產業捐贈族裏,助族裏翻修祠堂,擴建族學。

修祠、建學,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對於世家大族來說,沒什麼比這個更能光宗耀祖,福澤及後代子孫的事了。

虞氏還有什麼理由不同意呢?

事情商定之後,立好了契書,雙方仔細看了,一一簽字按了手印,這件事總算是兩全齊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