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盛世之混世皇子》第269章 長孫皇后的感覺
「好,我繼續教皇后娘娘其他雞湯,現在講一個胡蘿蔔玉米雞湯。」

李祐再次說道。

「玉米?這又是什麼東西?」長孫皇后一聽,又是感覺奇怪地問道。

之前有個胡蘿蔔,現在又冒出來一個玉米,怎麼都是她沒有聽說過的東西啊。

李祐笑著說道:「這個玉米跟胡蘿蔔一樣,也是我發現的新作物,可以吃的。」

有一種說法:歐洲文明是小麥文明,亞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則是玉米文明。而墨西哥及中美洲,正是玉米的發源地,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多年前,這裏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種植玉米的歷史也已有3500年。考古學家已經在普埃布拉州特瓦坎谷地發現了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1540年之間玉米文化的遺跡,表明古印第安人如何在狩獵活動日漸稀少的同時,逐漸開始採摘野果並過渡到人工種植玉米的過程。

悠久的玉米文化歷史使墨西哥人對玉米的種植和加工技術的錘鍊達到了極致。在墨西哥,不僅有白色的玉米、黃色的玉米,還有深藍色的玉米、墨綠色的玉米、紫紅色的玉米,還有紅、藍、綠、白、黃間雜排列的五彩玉米。墨西哥人製作的玉米食品的種類已經豐富得數不勝數,並且還不斷有新的創造。

根據原時空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

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玉米,以後直到整個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帶回西班牙後,逐漸傳至世界各地,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6世紀時傳入華夏,最早記載見於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書的《鞏縣誌》,稱其為「玉麥」,其後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稱作「番麥」和「西天麥」。

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種植已達十餘省,如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玉米」之名最早見於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在原產地美洲以外,華夏是玉米種植最為普及的地區之一,玉米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所以,現在溏朝,自然是沒有玉米的。

長孫皇后聽了李祐的話後,不由得笑道:「齊王殿下真是總能給人帶來驚喜啊,不過,我聽說你現在跟外面的人打賭,說是你發現的紅薯和土豆能畝產幾十石,那玉米和胡蘿蔔呢,產量如何?」

「產量也不小,可以說是極大的。」李祐回答道。

長孫皇后聽後,笑著說道:「那你怎麼不幹脆一起對外說出來呢?」

李祐回道:「事情要一件件辦,不用急嘛。等到我的紅薯和土豆確定了畝產量之後,外面的人就無話可說了。到時候,我再把胡蘿蔔和玉米說出來,基本就沒有會再懷疑我的話了。否則我一次性說太多,沒有人信我,那我就要多花精力去證明我的話是正確的,這多麻煩啊。」

「也是,齊王殿下真是想的周到啊。」長孫皇后笑著點頭道。

「多謝誇獎,我們繼續說。」李祐笑了笑,接著說道:「胡蘿蔔玉米雞湯需要的食材有肌肉、胡蘿蔔、玉米、紅棗、生薑、鹽、花等。」

「具體的製作步驟有胡蘿蔔,玉米,雞肉,紅棗備用,紅棗、在冷水中浸泡至泡發。胡蘿蔔去皮,切成小塊,玉米切成小段。雞肉切成小塊,焯水後備用。湯鍋中加足量水,放入雞肉,紅棗,生薑片,花椒等。大火煮開,撇去表面的泡沫,加入胡蘿蔔和玉米。轉小火一炷香的時間,加入適量的鹽,即可。」

「這個花椒就是你之前拿陛下的獵犬做狗肉火鍋的時候,放的玩意吧?」長孫皇后笑著問道。

當初李祐大鬧梨園的事情,她還是了解的。

記得在那個時候,李祐就已經搗鼓出了不少新鮮的玩意來。

「嗯,是的。」李祐點頭回道:「還有另外一個做法,食材是差不多的。」

「第一步,雞肉洗凈,玉米切成小段,胡蘿蔔切丁。」

「第二步,雞肉,即把雞肉放進沸水鍋中略滾,去掉雞肉的血水。」

「第三步,砂鍋或者電飯鍋放水,把雞肉和玉米,胡蘿蔔一起放進去煲湯,檢驗方法可以看雞肉是否熟爛。」

「最後,湯熟放入鹽即可。」

長孫皇后聽連連點頭,笑著應道:「好的,知道了,又學到了一種呢。」

李祐說道:「好,最後再教你一種雞湯,基本上各色各樣的雞湯也就齊全了,然後我們就一起做做看。」

「好的,洗耳恭聽。」長孫皇后回道。

她覺得現在的自己彷彿回到了十幾歲的時候,非常得輕鬆,毫無壓力。

這種感覺,真是好啊!

真的,她都有些不想回皇宮去住了呢。

住在齊王府這兒,真的是感覺太舒服了,有一種身心愉悅的暢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