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盛世之混世皇子》第9章 我是天才!自學成才!
「額……這個……是說實話,還是假話?」

聽了李濟安的問題後,李祐回道。

「假話如何,實話又如何?這其中有何說法啊?」李濟安聽後,不禁來了興趣。

李祐說道:「若是假話,那便是我是個庸才,學習等於浪費時間,不如出去玩耍,這樣好歹還身心愉悅。人生苦短,應當及時行樂啊!」

「那實話呢?」李濟安又問道。

李祐回答道:「我是天才,無需上課,便能自學成才。上課於我而言,純屬浪費青春,我不如瀟灑行樂,至少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嘛。」

「天才?自學成才?」李濟安看著李祐,道:「我反倒聽著這更像是假話,你前面那話反倒是更像實話。」

這麼自吹自擂的,還真是夠少見的。

「不信就算了,大學士們教的那些東西都太枯燥了。而且我都懂,沒意思。」李祐攤了攤手,一臉無趣地表示道。

「五經你都學完了?」李濟安問道。

李祐回答道:「唉,早就背得滾瓜爛熟了。這種玩意死記硬背沒用的,關鍵得在於活學活用,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學了也白學。」

「呵,口氣倒是不小。」李濟安一時聽樂了。

這時,獨孤無忌開口道:「齊王殿下既然這麼有自信,不如讓老夫來考一考你?」

「可以啊。」李祐點頭應道。

獨孤無忌又道:「《禮記》乃五經之首,內容博大精深,齊王殿下之前又引用了《禮運》篇中的天下為公四個字,那我就考一下你關於《禮記》的內容,如何?」

「好。」李祐回道。

「齊王殿下可知道《禮記》第三十一篇是哪一篇啊?」獨孤無忌問道。

「《中庸》嘛。」李祐回道。

這個時候,溏代文人還都是學的五經和先秦典籍,四書並未成型,《中庸》還是在《禮記》之內並未單獨拿出來的。

四書之稱號真正定下來之時,已經是到了後市宋代了。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中庸》一篇還未引起很大的重視。

對於李祐這麼快就回答出來,眾人還是有些驚訝的。

說實話,獨孤無忌這個題目,說難不難,但說容易也不容易。

雖然只是一個篇章的名字,但這個順序其實並不好記。

要知道,《禮記》一共有二十卷四十九篇,能清楚的記得三十一篇是什麼,應該不是什麼偶然。

「那你知道《中庸》說的是什麼嗎?」獨孤無忌又問道。

李祐回答道:「《中庸》提出了慎獨自修、至誠盡性等內容觀點,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文章。如果你要我背誦的話,我可以背誦啊。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停停停,不用背了,我相信你都知道。」獨孤無忌見李祐嘩嘩嘩就背了起來,而且背誦得流暢無比,立馬就讓喊停了。

「你要是想讓我解釋具體意思的話,也是可以的。」李祐又道。

「不用了,齊王殿下確實不錯。」獨孤無忌搖頭道。

「不如我也來考一考?」這時,玄齡說道。

「無所謂。」李祐一臉無懼道。

玄齡道:「我也考一下關於《禮記》的內容吧,齊王殿下可知道《大學》是《禮記》的第幾篇內容啊?」

他換了個問法,獨孤無忌是說了順序問名字,而他則是說了名字問順序。

「這題也未免太簡單了一些,第四十二篇嘛!」李祐笑道。

「文章內容說的是什麼?」玄齡接著問道。

「講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李祐十分流暢地回答道:「其中有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哼,老子都會搶答了好嘛!

李祐在心中十分得意地想到。

他前世是重點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研究生讀的還是古代漢語學,對這些玩意實在是太尼瑪熟悉了。

什麼四書五經,溏詩宋詞元曲,他全部都是倒背如流啊!

即使是連明小說,他都能原封不動地背不少東西出來。

有些即使不能一字一句背下來,但整個故事脈絡他是完全記得的。

其實只要他想,隨便甩幾首後世的詩詞出來,就能震死他們。

不過,他不屑為之。

畢竟,他要吸收的是別人的負面情緒,而不是什麼震驚、崇拜啊,那特麽有個屁用?

而且,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越是裝逼越是高調的人,反而往往會成為群起而攻之的目標。

簡而言之一句話,悶聲發大財!

太過優秀的人,容易遭人嫉恨,死的早!

就在李祐為自己的搶答而得意洋洋之事,卻見眾人已經是一臉癡獃模樣地看著他了。

「怎麼了?」

李祐看著眾人,心裏狐疑不已。

自己也沒多炫耀啊,只是老實作答而已,不用這麼誇張吧?

「三綱領,八條目,這個概括,倒是十分不錯啊!齊王殿下,真乃天才也!」

最終,杜公率先驚嘆著說道。

糟糕!

李祐瞬間反應了過來,心道不妙。

特麽的這個逼裝大了,溏朝這時候哪裏來什麼三綱領和八條目這樣的概括說法?

自己這回答,太過超前了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