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殺了曹操》第六五五章 定叫他拱手來降!
開局就殺了曹操正文卷第六五三章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文舉公,還請好好的思量一下在下所言,看看到底對不對,是不是這個道理。

文舉公,人生在世,所能夠依靠的還是自己。

這話確實不假。

不過人力有窮盡。

但有些事情,僅僅只是依靠自己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去做的。

有些時候,跟對了人,要比自己的能力這些,更為重要……」

北海郡這裏,許攸看著孔融如此說道。

孔融哼了一聲道:「跟著袁紹便好了嗎?

袁本初當真就能比得過陶恭祖?

若是論起家世這些,陶恭祖確實不如袁本初。

但是如果真的論起了做人,陶恭祖可比袁紹強上百倍!」

許攸一聽這話,便知道對方這是還在生之前遭遇黃巾,向袁紹求援,袁紹不曾搭理他的氣。

對此,他並不慌亂,而是笑道:

「文舉公還是因上次之事兒。對本初懷恨在心。

您有這等想法,也能夠理解。

不過本初那裏,倒也並非不想救援文舉公。

實在是當時,本初也是分身乏術。

北方公孫瓚那廝,實在強悍。

當時本初被打的抬不起頭。

自保都要困難,又哪裏有能力前來救援?

本初每每說起此事,心中便多有愧疚。

說對不起文舉公。

上一次的事情,兩相對比之下,陶謙做的確實不錯。

解了文舉公這裏的黃巾之圍。

不過有些事情,文舉公還是要好好考慮清楚的。

陶恭祖那裏,對文舉公確實不錯。

但是不要忘了,陶恭祖年事已高。

最近聽聞,因為朱儁之死等事情,他直接便臥床不起好多天。

看起來陽壽已經不多。

徐州那裏,真的能夠拿出來一用的,也只有陶恭祖一人而已。

在他離世之後,文舉公覺得,那裏還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人物?

還有誰能夠護住文舉公?

靠那個不完整的劉玄德嗎?

那不過是一個妄托漢室宗親之名,臉皮比城牆還要厚的織席販履之徒罷了!

依照文舉公的身份地位,到時便當真願意臣服這能人之下?

說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且不說其身份出身,單論其才能,文舉公覺得,這樣的一個人真的能夠成事嗎?

能夠抵得住本初?

還是說文舉公覺得,與這樣的人聯合在一起,便能一起抵住本初?」

聽到許攸這話,孔融變了面色。

其實,這些也是他在心裏面有所猶豫的地方。

若非如此,在許攸到來之時,他便已經是讓人將許攸給趕了出去。

不會與其相見。

「你這是在威脅我孔融?」

孔融望著許攸,需要面色不善的說道。

許悠搖搖頭道:「並非如此,許攸有幾個膽子,敢來威脅文舉公?

只是向文舉公陳述一個事實罷了。

有些事情需好好想一想,不能夠行差踏錯。

這些可都是關乎自己身份地位的重要事情。

本初那裏,是當真想要讓文舉公前去。

需要文舉公這等德高望重之人進行幫扶。

文舉公手握北海之地,在青州這裏更是德高望重。

便不想再更進一步,掌控整個青州嗎?

到時間,本初必定會對文舉公格外重視。

本初那裏,即將把公孫瓚徹底拍死。

而後便會帶兵南下,攻打打兗州。

青州這裏和兗州相鄰,又與冀州相鄰。

文舉公覺得,那如今正在兗州那裏活動的劉備小兒,能夠擋得住本初嗎?

文舉公,該說的許攸都已經說了。

如何抉擇,全然按照文舉公您的意思來。

您若是覺得許攸所言不實,又或者覺得我所說的話,令您心中不舒服。

那您便將許攸留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許攸的話,一時之間令得孔融有些拿捏不定。

「你帶子遠去休息一下。」

坐在這裏想了一會兒之後,他轉首望著邊上一人,如此吩咐。

許攸毫不畏懼,跟著那人離開了這裏。

臨走的時候,一句話都沒有說。

許攸離開之後,孔融立刻召集身邊謀士進行商議。

正在商議之中,還不曾商議出什麼結果,就有人前來報告,說徐州太守陶恭祖所遣使者到了。

要與孔融相見。

孔融聞言,便將正在商議的事情放下。

連忙讓陶謙的使者過來。

準備看看陶謙那裏的使者,都會說一些什麼話。

陶謙使者到來之後,便拿出陶謙的書信與孔融。

隨後開始交談……

雙方正在這裏談話,卻忽然之間聽到,前方有著喧嘩之聲。

同時還有著一些兵甲相撞之聲。

陶謙聽到這等動靜之後,為之大驚,以為是黃巾在此來襲。

面色不由就變了。

正要起身往一邊躲避,並連忙喊人進行護衛,大殿的門,卻直接被人從外面給踹開了!

一行極為雄壯的武士,手持染血兵刃,就這般地闖進來!

在他們身後,露出走出了一身儒衫,面上帶著笑容許攸許子遠。

「將陶謙這些人,全部都與我殺掉!」

他出聲下令。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這些虎狼之士,立刻衝上前來,將陶謙那裏派來的使者,盡數擒拿。

陶謙見此,又驚又怒。

出聲呵斥:「許子遠!

你敢!

這是我的座上賓!」

許攸笑著道:「有何不敢?」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這些虎狼之士,立刻就將刀劍落下。

直接將陶謙派來的使者,當著孔融面斬殺了。

孔融又驚又怒,面色變得煞白,整個人的身體,都在顫抖。

「許子遠!你……你欺人太甚!!」

許攸對此,毫不在意。

他彈彈衣袖:「文舉公,並非如此,而是因為許攸見到文舉公這裏,可能會走上一條萬劫不復的道路。

所以及時幫文舉公您給修正。

此時我已經將陶謙那裏的人給殺掉,而且還是在文舉公您這裏殺掉的。

之後,將會有傳言起,說這些都是文舉公您下的手。

事已至此,文舉公您就看著辦吧。

如果是想要將許攸殺掉,以平心中之憤,那麼便盡情下手。

許攸站就站在這裏,任由您砍殺,絕對不會眨一下眼睛。」

孔融聽了許攸之言,再看看那地上倒伏那一地,陶謙那裏所派遣來的使者,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了。

過了一陣之後,他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的。

「許子遠,你這是毀壞老夫的名聲,讓老夫愧對陶公啊!」

許攸笑著道:「並非是害文舉公,而是在保文舉公。

賀喜文舉公做出這等,極為正確的抉擇。

您這一步走得特別對,今後您一定會為今日的英明抉擇,而感到欣慰。」

許攸笑著對孔融如此說道。

孔融無力的擺擺手:「但願如此。」

……

許攸並沒有從這裏離開,而是開始在這裏協助孔融一起,佈置兵馬。

在青州這裏,做出種種事情,將兵馬一直開到,與兗州交界的地方。

同時,還將一些袁紹那裏的兵馬,從冀州那裏,調到青州這裏,協助孔融一起對兗州那裏進行防禦……

兗州那裏,正在調兵遣將,不斷攻佔兗州的劉備。在得知了這些事情之後,不由得為之憤怒。

也是派遣兵馬,加快速度,朝著兗州東側這邊,攻佔與青州接壤的地方……

徐州這裏,陶謙將手中的茶壺,直接給摔在了地上!

「這孔融,當真是忘恩負義!

之前若非老夫這裏派兵對其救援,他到了此時,墳頭上的草都已經長得老高了!

老夫以誠心待,可到了這種時候,他居然又站到了袁紹那邊!

這是嫌袁紹將其坑得不夠死嗎?

這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還是孔夫子後裔呢!

當真是糊塗!

沒有絲毫的禮儀廉恥!」

陶謙在這裏出聲呵罵。

孔融的這一番舉動,可是將陶謙給氣壞了。

讓他忍不住的憤懣。

原以為,有了之前的那一番佈置,還有自己對孔融的恩情在。

自己這裏取青州,問題應該不大。

可哪能想到,卻突然之間發生了這種事情!

這如何不讓他感到憤恨?

罵了孔融一番之後,陶謙忍不住長嘆一聲。

事情到了此時,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了。

「玄德啊!」

他出聲感嘆:「我也只能幫你到這裏了。

接下來,到底能走到什麼地步,只能是看你自己的了!」

……

而此時的關中,劉成這裏討伐袁術的檄文已經發出。

正在整理兵馬。

劉成準備再度親自帶領兵馬出征。

「克德,你此時不適合再度出征了。

如今你已經成為漢王,身份尊貴,在此之時,最好還是在關中這裏,靜候佳音。

你只需要制定出作戰的計劃,將之交給手下大將,讓其帶領兵馬,代替你出征便好。

克德你現在的身份不同,戰場之上,當真發生一些意外,那麼將會造成所造成的影響,是無法挽回的。

而且關中這裏,才是根本,在你走之,若是……」

蔡邕來到劉成這裏,對劉成進行勸說。

不太主張劉成親自帶領兵馬出征。

蔡邕其實還有一點,沒有直接說明。

那便是擔心他離開之後,關中這裏,董卓或者是其餘的一些人……最主要是董卓,可能會趁機作亂。

一旦如此,那麼劉成所做出來的種種,都將會白費。

關中這裏,將會再次大亂……

劉成自然知道自己老丈人的心思。

他笑著道:「嶽父大人不必擔憂這些,我自有安排。

太師那裏也不必擔憂。

他之前既已經放權於我,那麼便不會再在此時貪戀富貴。

如果這樣做了,豈不是等於前功盡棄了嗎?

嶽父大人也不必擔憂小婿。

我此去,不會遇到什麼危險。

小婿本身就是馬上的將軍,征戰這些,是最喜歡做的事情。

如今在這關中閑適的時間太久,隻覺得渾身的骨頭都癢了。

再這樣下去,人就會廢掉。

而且,此次出兵,事關重大,並非僅僅只是為了打一個袁術而已。

更是為了能夠在今後,儘可能快的定頂關東。

能夠讓大漢再度的歸於一統。

在此等重要的情況之下,僅派手下大將前去征伐,又怎麼能行?

此事,小婿必須要親自帶領人去做。

只要小婿能夠將這些事情,都給做好。

那麼在今後,小婿的這個漢王,便是實至名歸,再無人敢多說什麼。

甚至於在今後,走上那一步,也沒有人會說什麼。

將會是眾望所歸。」

聽到劉成如此說,蔡邕開口道:「既然克德你這些都已經做好了決定,那我便按照你所說的去做。

我倒不是真的懷疑,董卓那裏會做些什麼事情。

只是……如今事情過於重大,每走一步都至關重要。

過於關心,生怕克德你會遇到一些危險。」

劉成笑道:「我知道嶽父大人的心思,知道這是你對小婿的關心。

但是,人需要大膽的往前走的時候,就必須要邁開步子。

而且,人與人之間,也可以多些信任。」

對蔡邕點頭道:「克德,你如此想就好。

你隻管帶兵前去好了,關中這裏,我會儘可能的支撐。

不讓這裏出什麼亂子,不拖你的後腿。」

劉成聞言點頭:「有嶽父大人此言,小婿便放心了。」

蔡邕又在這裏,和劉成說了幾句話之後,便從這裏離開。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人來到這裏,對劉成進行勸說的了。

又過了一會兒之後,郭嘉來了。

劉成望著郭嘉道:「奉孝,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

郭嘉道:「皇叔所說是何事?」

劉成道:「自然是我此次出征的事情。」

郭嘉道:「這些,屬下覺得沒有什麼好說的。

皇叔您此次,是必須要出征的。

關中這些地方,已經被清掃。

已經穩定。

恰巧此時,袁術公然稱帝,進行謀反,乃是天賜的良機!

皇叔身為漢王,又有天子詔書在手,前去征討袁術,乃是上順天意下合民心,此乃最為正義的行為。

袁術此人,佔據南陽之地,汝南,以及大半個豫州。

看上去聲勢浩大,極有權勢。

但是此人卻過於草包。

與其動手,打著最為舒服。

主公正好,可以藉助此次機會,名正言順的東出。

解決了袁術之後,還可以清掃其餘反叛之人。

可以名正言順的清掃天下!

一旦將此事做成,那麼在今後,不論皇叔想要做些什麼事情,都無人能夠阻擋!

皇叔您隻管帶兵前去,關中這裏亂不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