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殺了曹操》第六五二章 困守孤城,公孫瓚對劉成俯首
,開局就殺了曹操

「帶兵馬北上,去取兗州?」

陶潛聽到了劉備的話之後,出聲如此念叨,帶著一些沉思。

他沒有立刻回答劉備的話,而是坐在這裏,用手指叩著桌案,一下一下,低頭進行思索。

而劉備也並不著急,就跪坐在陶謙對面,看著陶謙思索。

等待著陶謙做出決定。

窗外又有著一些雨下了起來,不過已經不再是疾風驟雨。

而是變成了緩緩的細雨。

微風和著細雨,飄飄灑灑。

有的落在了樹葉之上,發出一些沙沙的聲響。

房間之中,一時之間顯得特別的安靜。

這沙沙的雨聲,容易讓人的心情,隨之一起安靜下來。

過了一陣之後,陶謙終於抬起了頭,望向了劉備。

「玄德。」

他開口了。

劉備拱手:「侄婿在。」

「兗州在在我們徐州北面。

北方與冀州相接。

東面臨著青州。

袁本初此人,雖然和劉成比起來,遠遠不如。

可是在如今,也是一個很有實力之人。

看得出來,也有著一些野心。

如今兗州這裏,沒有什麼太過於強勢的人物。

允誠離世之後,有群龍無首之感。

此時去將兗州取到手中,倒不是不可以。

只是……兗州這裏連著冀州。

袁紹那廝,在幽州那裏,獲得了勝利之後,必然會揮師南下。

那麼兗州到時間,就會首當其衝。

兗州不取在手中,和徐州之間,還有一定的緩衝地帶。

但若是取了兗州,那麼到時間便會和袁紹,再也沒有任何的隔絕地方。

將要直面袁紹。

這些事情,你要考慮好。」

聽到遠聽到陶謙如此說,劉備對著陶謙鄭重拱手,而後出聲說道:「叔父大人,這些侄婿已經思慮清楚。

袁紹說是四世三公袁家之人。

實際上野心勃勃。

當初號令天下諸侯,前去討伐董卓,其實心思並非純良。

而是想要藉機,坐實他主導天下的地位罷了。

同時,也是謀求現在所出現的,諸侯格局。

當時沒有看清楚,此時已經能夠將其真正面目看透了。

這人也確實是狼子野心。

名為大漢的四世三公袁家之人,實際上卻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

大漢變成如今他這個樣子,董卓劉成這些賊子,並不能夠擔起全部的責任。

袁紹等這些人,在裏面所起到的作用,不比董卓等人小。

而且,叔父也說了,此人在取了幽州,整合之後,必然會揮師南下,來取兗州。

此時,我們不將兗州取下來,那麼到時間,就會落到袁紹手中。

那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一樣還是要和袁紹這傢夥直面嗎?

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能夠先將兗州取到手中。

兗州地方不小,而且還可以將兗州當做徐州北方屏障。

到時候袁紹這廝,真的是要揮兵南下,那麼有這兗州在前方頂著,徐州這裏的戰略縱深,也將會大大的加深。

能夠堅持的更久一些。

說不定還能夠將袁紹此人,給戰敗。」

聽到劉備如此說,陶謙點了點頭。

「這些玄德既然已經考慮好了,那麼便去兗州吧。

兵馬糧草這些,我會給你。

讓你帶著將兗州取下。

同時,我這裏也會寫上一些書信來,去聯繫兗州那裏有名的人物,讓他們一起幫助。

儘可能的,減少那裏的抵抗,讓玄德你取兗州,更加的順風順水。

不過這些你可要考慮清楚,玄德你取了兗州之後,和那袁紹之間,可就沒有了什麼迴旋的餘地。

今後將要直面袁紹。」

劉備聞言站起身來,對著陶謙恭敬一禮。

出聲道:「多謝叔父。

叔父提醒,備謹記心中。

不過袁紹這廝,在之前的時候便直接揮兵南下,拿下了侄婿的平原縣。

真的說起來,他本身就與我有著仇。

更不要說,如今還在北方那裏,攻打我兄公孫伯歸。

在此等情況之下,我又怎能與他善罷甘休?

他若揮兵南下,我就在那裏與他對上一場也就是了!

聽到劉備如此說,陶謙點點頭。

越發對劉備欣賞了。

這才像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若是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夠如同玄德這般,那該有多好,?

自己倒也不必想太多事情,不必像現在這般辛苦。

如此想著,他又伸手指指桌面上,畫出來的簡易圖形。

「兗州之後,還有青州。

青徐,青徐。

青州徐州鄰近,和兗州也臨近。

徐州兗州在手,最好也是能夠將青州這裏給一併拿在手中。

有兗州青州在手,後面還有徐州作為支撐。

三州連在一起,在此時倒也能夠算得上是一方大勢力。

能夠在這天下之間,進行立足了。

渤海太守孔融,我以往的時候與其交情不錯。

之前青州那裏黃巾起,他前來求援,我這裏派遣兵馬前去幫助,對其幫助進行救援。

他那裏,對我也算是有些虧欠,欠下了不小的人情。

此時,我也將會派遣一些兵馬前去青州,看看能不能將青州給拿下。

若是能夠將青州一併拿下,那有這三州之地在手,今後很多事情都容易做了。」

聽到陶謙如此說,劉備忍不住的對著陶謙再度躬身一禮。

說實話,陶謙所說的這些,剛好說在他的心裏面。

他也是如此想的。

僅有徐州之地不行,拿下兗州之後,最好連能夠連青州一併給取到手中。

如此在今後,才能夠有一戰之力。

有著三州之地在手,那麼不論是誰,今後都可以和其好好的爭上一爭。

陶謙嘆息一聲道:「這些事情,我一直以來不想做。

因為我乃是大漢臣子。

這裏也是大漢天下。

爭來爭去,你將這裏給佔據,我把這裏給佔據了。

如此下去之後,反倒是令得君不君,臣不臣?

明明是大漢的忠臣,卻成了一方的諸侯……

可是在如今這個時候,有些事情往往身不由己。

你不去做,別人就會去做,到時這些東西,都會被那些亂臣賊子給佔據。

我等這些忠於大漢之人的力量,將會越來越薄弱。

手中沒有力量,今後想要匡扶漢室都是不成。

既然這樣,那便也只能是違背一些初心,需要進行改變。

我陶謙也要在這裏爭一爭了,將這些地方都給拿在手中。」

陶謙如此說了之後,伸手拉住了劉備的手。

「玄德,有些話,如今到了這裏,叔父也需要跟你說一說了。

叔父老了,身體這些已經不如之前那般好。

我的兩個兒子,又不是有什麼有才能的人。

徐州這裏,今後與他們,他們守不住,

給他們,不是什麼福分,反而會給他們帶來無窮的禍害,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我的子侄輩這些,我都看仔細的思慮了一遍。

也只有玄德你,才是一個有才能之人。

在這如今的這個時代裡,也能夠煥發出一些光彩。

徐州今後,我不會給兩個兒子,也不會給別人。

如果我死了,徐州這裏必定將會給玄德你。

這些我提前與你說了。

我說的也都是真心實意。

免得在今後,會產生一些什麼樣的誤會之類的事情,變得不好。

甘露雖不是我的親侄女,可是也養在家裏多年了,和親侄女沒有什麼區別。

你是我的侄女婿,我對你的感覺很好。

覺得特別的親切。

今後,徐州這裏終究還是要歸你的。

讓你來主持大局。」

聽到陶謙如此說,劉備連忙躬身行禮。

顯得有些慌亂的道:「叔父,還請不要如此說。

您春秋鼎盛,今後壽命還有很長。

您才是這大漢的棟樑,是徐州頂天立地的人物。

沒有您在這裏支撐著,只怕今後匡扶大漢的道路,更加的不好走。

小侄我出身微末,雖是中山靖王之後,可這中山靖王之後,在更多的人聽起來,其實更像是一個笑話。

沒有什麼樣的分量。

侄婿也沒有什麼才能,一直漂泊至今。

擔當不起什麼大任。

只是在如今的這個時候,看到大漢如此,有些不忍心和不甘心,想要搏一搏而已。

叔父您萬萬不可生起如此心思。

劉備對自己,還是很清楚的,不足以擔當如此大任。

這裏今後還需要叔父您主持大局,方才可以。」

陶謙聞言,搖了搖頭。

「玄德,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

本來就已經年紀大了,這自從董卓逆賊公然造反,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之後,心裏面就一直沒有平靜過。

思慮過重,隻想著能夠早一日,讓大漢重新變得富強。

如今公偉又戰死,允誠也死了。

對我的衝擊很大。

讓我覺得很累。

也不得不服老了。

今後這些,都將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

我這一把老骨頭,就算是想拚也,是拚不過了。

我方才所說,都是真心。

我有意將徐州這些,歸於玄德你之手。

到時間有徐州兗州,若是能夠再拿下青州。

有這三州之地,玄德你到時間,並非不能夠做出一些事業來。

不過,我能夠將這些給你,對你有這麼大支持,也是有要求的,

那便是興復漢室!

讓這大漢早一日的變好,不至於如此虛弱!」

聽到陶謙如此說,劉備慌的雙膝跪地。

連連搖頭推辭。

說了一陣之後,陶謙將劉備扶起來。

「玄德,這些事情,我先與你交個底。

此時我身體還能夠撐上一段時間。

便在這裏,與你穩住後方。

你此時隻管帶兵去取兗州。

玄德你今天來了,其實你今天不來,我再過上幾天,便也會讓人將你喚來,與你說上這些。

不過,玄德你能夠主動來尋我說這些,是讓我心中很是高興。

因為你能夠主動過來與我說這些,與我喊你與你過來,與你說這些,中間差著很多的意思。

這些你是懂得的。

放手去做吧,爭取能夠將兗州拿下來,也爭取能夠將青州拿下來。

這些事情,我倒是能夠希望,你能夠做成。」

聽到陶謙如此說,劉備對著陶謙鄭重一禮:「備必將竭盡全力,爭取能夠將事情做好。

也爭取能夠讓整個大漢變好。

縱然備天性愚鈍,但是到了如今的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挺身而出。

不得不竭盡全力去做事情。

事情能不能成,備不能說,也沒有這個底氣說。

但是侄婿卻可以說,以後必定會竭盡全力的讓事情變好。」

陶謙聞言,笑了起來,他伸手拉著劉備的手:「盡人事,聽天命,如此便好,已經是足夠了。」

劉備很快就告辭了陶謙,從這裏這裏離去。

在劉備離開之後,陶謙房間的屏風之後,轉出來了一個人。

這人乃是陳登陳元龍。

「陶公,您真的準備將徐州交給劉備,讓劉備去做這些事情?」

陳登出來之後,望著對著陶謙躬身一禮,而後出聲詢問。

陶謙點了點頭:「確有此意。

元龍覺得這玄德如何?」

陳登道:「從其所做出來的種種事情,再觀其言行態度,此人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

可稱之為當世之英雄。

至少要比袁術,劉表之流好的多。

只是……只是他終究與陶公您沒有血緣關係……」

陶謙聞言搖頭道:「我看此人不是什麼忘恩負義之人。

我對他好,今後至少也要保住我家小。

而且,不能夠和袁術袁紹等人一般,考慮事情。

這徐州是大漢的徐州,並非我陶謙的徐州。

更不是我陶家的徐州。

這一點元龍你須明白。

如果我陶謙二子真的有能力,那麼他們接替我,接任這徐州倒也無妨。

但他二人沒有這種實力,身處如此大爭之世,沒有能力,卻佔據高位,不是什麼好事。

反而會引來無盡的禍患。

元龍既然覺得也覺得這玄德可以,那今後便與玄德多多接觸。

多多輔佐玄德做事情。

此舉,不僅僅是為了大漢,也是為了徐州。

這點兒,元龍需明白。」

陳登聞言,對著陶謙認真拱手開口說道:「陶公您所言極是,屬下當今後必定不負陶公您的囑託,會努力的輔佐劉備。

將這徐州,將這天下變得更好。

不過陳登才能亦是有限,不能夠做出什麼保證。

只能說是儘力而為罷了。」

陶謙點點頭道:「如此便已經很好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